内容简介 · · · · · ·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早慧却也早逝的史学家。当他还未是满十八岁的中学生时,就因在著名的《学衡》上对“梁启超”才“证老子之失”提出驳难受到梁氏的常识与学界的注目,而他也不掩饰他的目无余子,曾在后来慨叹自梁之后,史学益衰,“不学无术之人因缘时会,凭藉结纳,亦且披猴冠而登坛坫焉”,盼望能够早日改观,并为之奋斗一生。
李书是张荫麟受聘为高中所编的教科书,为此
作者简介 · · · · · ·
张荫麟(1905—1942),自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入读清华学堂时,被梁启超先生许为天才。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在斯坦福大学学哲学。1933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35年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初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卢沟挢事变后,只身南下,任教于浙江大学,后英年早逝。在宋史、清史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目录
目录 · · · · · ·
本书说明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章 另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期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财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 · · · · · (收起)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章 另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期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财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新世纪万有文库·近世文化书系(共8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春游纪梦》《国史探微》《中华民族的人格》《龙坡论学集》
等
。
中国史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9 条 )



不仅文采斐然,尤其善于提纲契领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有五本比较好的通史类图书,这五本书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童书业的《春秋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孟森的《明史讲义》和萧一山的《清史大纲》。它们篇幅都不是很大、写的通俗易懂,而且都是清末民初5本最著名的历史通史书籍了。 其实...
(展开)



【转】李埏:张荫麟先生传
【作者简介】李埏(1914.11.21——2008.5.12),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路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博士生导师。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深得史学真传。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
(展开)
> 更多书评 99篇
论坛 · · · · · ·
有没有这本书的电子版啊~ | 来自十三。 | 3 回应 | 2009-10-20 10:51:22 |
张荫麟:用故事笔法“画”历史(ZT) | 来自Ex | 2008-04-10 09:06:1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0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9.1分 283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3分 1024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2分 62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2分 50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历史研究生参考书 (蚂蚁仓主)
- 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书 ([已被注销])
- 新世纪万有文库(第二辑) (RMR)
- 推荐给欲学法学者 (铅笔刀客三分部)
- 史籍要览 (过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史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齐物秋水 2021-03-14 20:18:46
又读一次。行外读者对这本书,易有“能欣赏我的故事,却照例忽略里面蕴藏的义理”之弊,所以一是要具备史学知识,二要细细体会。张素痴确是一位天才。
0 有用 pp 2012-03-19 13:47:50
严肃且不失可读性。相比起来,钱穆的国史大纲可读性就差了。而像柏杨中国人史纲,相比起来,竟和故事会有几分相像。可惜天妒英才啊。我读的这个辽宁教育的版本各方面都不错,但是有错别字,比如勾践都被写错了。
0 有用 朋歌PONGO 2013-01-19 14:01:43
猫头归还,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0 有用 楚青 2005-12-07 14:01:57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柏杨的《中国史纲》是多么俗
0 有用 Ling🌙 2006-11-09 16:41:30
英年早逝的大家
0 有用 多吃青菜少长肉 2023-02-05 12:55:38 河南
书的校对很成问题,但内容则是晓畅易明,识见高绝。
1 有用 齐物秋水 2021-03-14 20:18:46
又读一次。行外读者对这本书,易有“能欣赏我的故事,却照例忽略里面蕴藏的义理”之弊,所以一是要具备史学知识,二要细细体会。张素痴确是一位天才。
0 有用 Yuimokin 2019-10-10 11:16:49
我若早十年读得此书并致书于父母,本科必得历史学。
0 有用 吴江涛哥 2019-05-17 22:54:44
作者被称为“史学奇才”,尽管这是一部未完成之书,只写到东汉刘秀作者就英年早逝,然而由于著者才、学、识的出众,终于使其成为一部享誉中外的史学名著。 作者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抓住最有意味的关节,提取最典型的事例;用通透的哲学和社会学的眼光,把握历史事件的实质,再现历史人物的性格。很喜欢每章的开始部分,不但语言精炼,而且文采斐然,每能将历史的脉络捋的条理清晰。最喜欢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家派和人物的异同点... 作者被称为“史学奇才”,尽管这是一部未完成之书,只写到东汉刘秀作者就英年早逝,然而由于著者才、学、识的出众,终于使其成为一部享誉中外的史学名著。 作者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抓住最有意味的关节,提取最典型的事例;用通透的哲学和社会学的眼光,把握历史事件的实质,再现历史人物的性格。很喜欢每章的开始部分,不但语言精炼,而且文采斐然,每能将历史的脉络捋的条理清晰。最喜欢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家派和人物的异同点,突然一下子对它们有了新的认识,而且确实能印在脑海里。 (展开)
1 有用 时光·沧海 2018-12-28 20:15:45
这本书写的通俗易懂,蛮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