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征 短评

热门
  • 18 2012-08-03 14:39:47

    个人临床经验多,实证研究少。居然没有引用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拒绝长大,是因为面对某个阶段生命发展的任务,没有信心或能力完成好而产生的逃避和自我安慰。

  • 6 David 2015-04-25 11:19:19

    作为心理学大三的本科生,觉得还是蛮棒的一本书。借用名著的细节来阐述非常通俗易懂(如之前读过《彼得潘》就更好了)。我看底下有人评论说没有提到埃尔克森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我觉得作者是站在心理咨询的实操角度来谈的,没有必要把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都搬过来。后半程的案例,语言鞭辟入里,非常棒。

  • 9 涤恒 2012-11-01 21:39:04

    这是一本继去年《暗时间》后第一本让我看的泪流满面的书。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那个散落仙尘,追逐永无乡的彼得潘不明明就是自己吗。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我无法接受这个长不大的自己。只想说声对不起,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对我最爱的人。

  • 2 你好-再见 2012-06-15 22:37:51

    我应该没有吧,我看了,那些条目、标准。。。 。。。

  • 2 伊卡洛斯 2012-11-01 21:42:06

    不负责、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社交无能、而立之后绝望……别再孩子气了。

  • 4 塔勒布中国分布 2015-10-06 20:50:01

    接受现实,不要逃避在永无乡。虽然这很痛苦,但为了新生必须面对。

  • 2 小亲斤㍿ 2014-03-05 21:05:06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其实没什么太大意思,感觉只是写给一群管不住老公的妻子看的情感读物。

  • 0 [已注销] 2012-07-06 16:28:05

    每个女人都该读读这本书

  • 2 秋阳 2013-07-21 07:42:14

    彼得潘综合征的,何止是男人,女人也比比皆是。人到底因为什么成长着,又因为什么活着。哎,好吧,我在自己给我套圈。

  • 3 双之哀殇 2012-09-02 12:09:57

    心理杂志开个专栏最多分上下两部一部3~4页左右就能阐述的东西给扩成了一本书,这下知道读起来多纠结了吧?

  • 1 江户川歌磨 2016-04-23 14:17:20

    Just so so. 并不是一本严肃的心理学读物。彼得潘综合征只是对于一类心理创伤的一个笼统名称。缺乏是非观,缺乏能动性,自恋狂妄,自私冷漠,基本上就是彼得潘综合征的标签。

  • 1 壳壳。给爷笑个 2013-11-05 09:41:22

    用来自省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部分难免cliche

  • 1 NARUMI 2013-11-21 19:18:42

    190511回望过去。 当年 自己在寻找成熟的世界观,以便自己走上自认为还算正义且舒适的道路。 皮特森指出了这个综合征! 201311....

  • 1 岂能无怪哉 2013-03-26 21:19:58

    它中断并剥夺了男性心智成长、成熟的机会?!别开玩笑了!说的好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拦着他们成长一样……唔……如果说这本书写于80年代……与其看这本书还不如看看自恋主义文化~

  • 2 尼欧✔️ 2013-07-06 10:52:22

    你若是看穿了他的骄傲,就能看到他的脆弱。你若是看透他的冒失,便能感受到他的恐惧。

  • 0 冰冻 2015-03-23 09:54:57

    是不是夸张了点,看完以后心理好沉重呢

  • 2 2015-10-30 20:59:37

    就是自恋的长不大的小孩。。。个人觉得作者把彼得潘的年龄定的太前,30岁以后还这样就当作病症吧,其他的是很常见的青春期的问题

  • 0 RogerSunFly 2013-04-20 15:26:59

    自我分析,自我成长的书籍

  • 0 钟茵怡 2012-09-03 00:17:14

    Really helpful if you find you feel familiar with many descriptions in the book. It not only makes me know more about P.P.S., but me myself.

  • 0 郁郁葱葱 2013-01-25 09:06:58

    才一遍,有点感觉概念不清。对相关症状和本身孩子气分不太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