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的帝国的笔记(1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黎明鸟 (晨睡懒觉,夜读闲书,此生足矣!)

    但清政府却一直不认为电报是官方文件,只是称之为“抄电”。当时官员打电报上奏之后,仍旧要用传统途径送递一份同样内容的奏折,以便备档。可见在当时清政府看来,电报根本不能算是正式文书。 不要笑清政府过于迂腐,要知道当今的政府信息化也是这么做的,许多政府部门在网上发布文件之后往往还会打印一份纸质版的传达出去,政府信息化本来是为了简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如今反倒是画蛇添足了。

    2013-10-16 23:45:31   1人喜欢

  • 黎明鸟 (晨睡懒觉,夜读闲书,此生足矣!)

    “仗马之鸣”也作仗马一鸣。仗马,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鸣,叫。 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是不允许鸣叫的。 这个短语说的是,仗马居然鸣叫了,打破了常规,破坏了制度。指的是在政治高压下敢说话的行为。

    2013-10-17 00:08:29

  • 黎明鸟 (晨睡懒觉,夜读闲书,此生足矣!)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典出鲁迅《阿Q正传》中阿Q调戏小尼姑之语。强词夺理的逻辑,把别人犯的错误当成自己犯错误的理由。

    2013-10-16 23:38:39

  • 黎明鸟 (晨睡懒觉,夜读闲书,此生足矣!)

    “时任太古轮船公司总经理的郑观应”。将当今的生活用语与古人联系起来总给人一种穿越的喜感~

    2013-10-16 23:32:20

  • 黎明鸟 (晨睡懒觉,夜读闲书,此生足矣!)

    倒数第二段的“舌挢不下”一词有误,应为“舌桥不下”,形容惊讶得咋舌不已。

    2013-10-16 23:24:51

  • twopersons (缝牢嘴巴戳瞎眼跪断双膝做人~)

    黄遵宪曾经写过一首咏物诗,写的很好,直接可以拿来作谜面,有兴趣的人可以猜一下,全诗如下: “一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纸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见闻,使我容颜悴。安得如电光,一闪...

    2013-10-10 23:26:44

  • vielay

    很薄的小册子,通过“电报”这一关键词串起近代史,还是挺有可读性的。偶尔读点跟自己没啥关系的书,懂点杂学应该也是有好处的。嗯,说起来,这是一本关于电报的八卦史,电报和史为辅,八卦才是正事

    2013-02-27 22:48:12

  • n1_Blast (我想说点什么呢?)

    所以说丁日昌是中国电报第一人,实在是当之无愧。光他一个人就占了三项电报第一:第一个修建中国自己的电报线;第一个设立电报学堂;还有就是“暴力拆迁”了中国第一条专用电报线路。

    2012-10-17 09:44:07

  • n1_Blast (我想说点什么呢?)

    话说当初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之所以选择SOS这三个字母作为国际救援信号,...,只是因为这三个字母的电码“···- - -···”(三个圆点,三个横线,然后再加三个圆点)在莫尔斯电码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

    2012-10-16 23:28:29

  • n1_Blast (我想说点什么呢?)

    失之英吉利东隅,收之美利坚桑榆,英国海军话音刚落,莫尔斯电码便在北美大陆呱呱坠地,不思进取的约翰牛就这样把发明电报的殊荣拱手让给了扬基佬莫尔斯。

    2012-10-16 23:26:16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触电的帝国

>触电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