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六卷八册)的创作者
· · · · · ·
-
高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高阳,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小说家,写下七十多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对于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场竞争都独有洞察。著作风靡全球华人,多次再版,《胡雪岩》《慈禧全传》等更成为经商、为官必看之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由于情势复杂,若说谋定后动,便不是三、五天的事。因此,袁世凯一时不会动摇,暗中盘算,只要唐绍仪访美有成,足为奥援。 原来一度因为美国排华而生了裂痕的中美邦交,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瀛台落日(下) -
趋和好,而且美国决定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充作中国派遣留美学生的经费。朝廷为报答美国的好意,将于六月间派奉天巡抚唐绍仪为专使,并加尚书衔,访美致谢。这是表面文章,实际上袁世凯已奏准慈禧太后,决定在外交上亲美,希望能够借到巨额美款,收回东三省的铁路,同时缔结中美德三国同盟。唐绍仪赴美,即衔有此两大使命,此外并兼充考察财政大臣,分赴各国相机谈判免厘金、加关税的条约。 照袁世凯的想法,唐绍仪赴美谈判的两大任务,如有成功的希望,他的地位便如磐石之安,将来总理大臣一席,非我莫属。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从设立总理衙门,办洋务以来,人与外交便是离不开的,既然袁世凯主张亲美外交,则只要美国一日亲华,袁世凯即一日不会失权。否则,朝廷就会视如亲美外交的破裂,万万不肯出此。 可惜,唐绍仪动身得晚了,等他九月十七日到达东京时,日本的特使高平早着先鞭,已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开始谈判在华利益。及至唐绍仪由东京坐邮船到美国西海岸途中,接到两宫先后驾崩的消息,从轮船上一上岸,有个北京来的电报在等他:唐绍仪应改名为唐绍怡,因为仪字犯了新帝之讳。 虽在旅美途中亦须遵礼成服。服制中有一项严格的规定,百日内不得剃发,连带亦就不能剃须,所以唐绍怡上岸时,已是于思满面。及至换乘横贯美国大陆的火车,抵达华盛顿,来迎接的美国礼宾官员,大为骇异,中国派来的外交官,首如飞蓬,青布旧袍,何以如此狼狈?唐绍怡揽镜自顾,亦觉得是一副从未有过的倒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瀛台落日(下)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慈禧全传(六卷八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清朝的皇帝(上、下) 8.5
-
- 玉座珠帘(上下) 8.6
-
- 胡雪岩(全三册) 8.5
-
- 同光大老 8.4
-
- 红顶商人 8.0
-
- 瀛台落日(上下) 8.0
-
- 胭脂井(上下) 8.4
-
- 清宫外史(上下) 8.3
-
- 胡雪岩全传(共七册) 8.5
-
- 徐老虎与白寡妇 7.9
慈禧全传(六卷八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7 条 )

高仿真的历史,我的人物观
我们大部分人的历史知识不是老师教的,是电视剧教的。实际上来讲这两者不论是谁都犯下了跑偏甚至胡编乱造的苛症,但这所谓的跑偏并不是我这里所要去妄言或者菲薄的对象,我所要琢磨的是高阳笔下那高仿真的历史故事内某些我所捕捉到的浅薄脉息,即是管窥之见,亦称肤浅之言、实...
(展开)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读历史小说不免会带入历史上帝视角,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一个是没人会承认自己不如人,尤其是历史人物,有基本历史常识的人都不免会拿所谓正确的发展道路去和当事人的选择作比较,两相结合,在寥寥无几的言语中不难得出自己高明的结论,自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个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67篇
论坛 · · · · · ·
看了第一章,觉得把慈禧写成了个戳是非的家庭妇女... | 来自Lino | 2015-06-29 17:07:22 | |
我真在看! | 来自白衣僧 | 1 回应 | 2015-04-30 23:27:01 |
历史小说,高阳当属第一 | 来自丁小强 | 2009-11-12 15:02:4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新星出版社 (2015)9.4分 1745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年)9.2分 29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郭誉峰)
- 木心先生推荐书目 (Live_Evil)
- 20世纪中文经典小说200部 (东方快车)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读者投票版) (东方快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慈禧全传(六卷八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锥指 2012-02-07 15:44:52
清國衰亡記。幾乎可作同光宣紀事本末觀。總算對清代末葉人事升沉稍有直觀認識了。不知何處有乾嘉以前的。唯一的遺憾是戊戌以後的敘事繁雜冗弱,非熟悉掌故心力頑強者不能卒讀。
1 有用 richilo 2007-08-24 11:13:16
十足一部晚清信史
0 有用 David 2015-08-08 19:46:18
果然
0 有用 静亦 2010-03-10 16:29:17
很久以前就爱读的一套书,直到今天仍时不时地翻翻。
0 有用 领主的采邑 2005-09-01 10:06:16
最经典,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