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遠流出版
原作名: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译者: 陳儒修 / 郭幼龍
出版年: 2012-4-1
页数: 528
定价: NTD45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3269618
内容简介 · · · · · ·
《電影理論解讀》回顧在二十世紀「電影的世紀」裡,電影理論自己的歷史發展。本書帶領讀者自默片古老年代理論大師的著作開始悠遊,例如林賽與孟斯特堡是如何看待當時的新發明──電影,一路走到當代最新的電影理論發展,包括文化研究、德勒茲、酷兒理論、後殖民論述、以及數位理論等。本書極具國際觀點,而非僅偏狹介紹歐陸或美國的理論,這是因為電影一開始就是國際化媒體,電影理論也是如此。所以本書涵蓋的理論著作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美國、墨西哥、巴西、與阿根廷等國,作者不僅將理論承先啟後的關係作一清楚論述,並依不同地區與文化,描繪各自獨特的發展。在解讀各派電影理論時,作者時時注意到該理論背後的歷史與哲學基礎。全書字字珠璣,為有心鑽研電影理論的學者提供清楚而完整的理論認知地圖。
作者简介 · · · · · ·
Robert Stam
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學系教授,著作甚豐,包括《熱帶多元文化工業:巴西電影及文化中的種族比較史》(Tropical Multiculturalism: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Race in Brazlian Cinema and Culture, 1997)、《絕想歐洲中心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媒體》﹝Unthinking Durocentr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與艾拉.蘇黑特(Ella Shohat)合著,獲凱薩琳.辛格.科沃克斯(Katherine Singer Kovocs)最佳電影書獎﹞,及《顛覆的快感:巴赫汀、文化批評與電影》(Subversive Pleasures: Bakhtin, Cultural Criticism, and Film, ...
Robert Stam
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學系教授,著作甚豐,包括《熱帶多元文化工業:巴西電影及文化中的種族比較史》(Tropical Multiculturalism: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Race in Brazlian Cinema and Culture, 1997)、《絕想歐洲中心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媒體》﹝Unthinking Durocentr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與艾拉.蘇黑特(Ella Shohat)合著,獲凱薩琳.辛格.科沃克斯(Katherine Singer Kovocs)最佳電影書獎﹞,及《顛覆的快感:巴赫汀、文化批評與電影》(Subversive Pleasures: Bakhtin, Cultural Criticism, and Film, 1992),並與托比.米勒(Toby Miller) 合編《電影評論讀本》(A Companion to Film Theory, 1999)及《電影與理論》(Film and Theory: An Anthology, 1999)等。
目录 · · · · · ·
原序
緒論
電影理論的前身
電影與電影理論:萌芽階段
早期的無聲電影理論
電影的本質
蘇聯的蒙太奇理論家
俄國的形式主義與巴赫汀學派
歷史前衛派
有聲電影出現之後的爭論
法蘭克福學派
寫實主義的現象學
作者崇拜
作者論的美國化
第三世界電影與理論
結構主義的出現
電影語言的問題
電影特性之再議
質問作者身分及類型
1968年與左翼的轉向
古典寫實主義文本
布萊希特的出現
反身性策略
尋找另類美學
從語言符號學到精神分析
女性主義的介入
後結構主義的變異
文本分析
詮釋及其不滿
從文本到互文
聲音的擴大
文化研究的興起
觀眾的誕生
認知及分析理論
符號學再探
來得正是時候:德勒茲的影響
酷兒理論的出櫃
多元文化主義、族群及再現
第三電影再議
電影與後殖民研究
後現代主義的詩學與政治
大眾文化的社會意義
後電影:數位理論與新媒體
電影理論的多樣化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巴拉兹: 特写是一种沉思隐秘事物温柔善良态度,一种纤柔的关怀,一种对亲密生活缩影的轻柔倾向,一种更热情的识别力。 特写将我们视为平常、却又相当陌生的事物,呈现在银幕中,同时特写也显露出电影故事音律变化般的活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1页 -
以严格的编年方式写下的电影理论发展史,有可能是虚假的……谁能相到亨利·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在隔了一世纪之后,出现在德勒兹的著作中? 笔者非常不同意以伟人取向研究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是一个逐步发展成型的概念体,被设计用来说明电影的所有面向,被设计用来说明学者、评论家、及感兴趣观众的一种释义的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y)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電影理論解讀"的人也喜欢 · · · · · ·
電影理論解讀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電影理論解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作者-结构主义强调:作者是一个关键性的构想,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人。 类型一词以两种意义被使用:1、包含一切意义,认为所有的电影都有其类型;2、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意义是指,好莱坞及其模仿者工业产制模式的类推,是一种既标准化又差异化的工具,因此类型拥有习惯的影响力和惰性。类型意指一个总称的工作部分,每一种类型不但有其流行或进展的阶段,也有其不同的工作人员。 汤姆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受到列维斯特劳斯...2018-08-22 10:55
作者-结构主义强调:作者是一个关键性的构想,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人。 引自 质疑作者身份及类型 类型一词以两种意义被使用:1、包含一切意义,认为所有的电影都有其类型;2、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意义是指,好莱坞及其模仿者工业产制模式的类推,是一种既标准化又差异化的工具,因此类型拥有习惯的影响力和惰性。类型意指一个总称的工作部分,每一种类型不但有其流行或进展的阶段,也有其不同的工作人员。
汤姆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受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影响,把神话解读为消除结构的紧张状态。他使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划分为重建社会秩序的作品以及建立社会整合的作品,类型起着文化仪式的作用,透过浪漫的故事、或透过一个角色在敌对派别之间的斡旋,整合起来一个冲突的社会。
回应 2018-08-22 10:55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反身性引发了一种非再现的艺术,其特性是:抽象、片段、以及强调或凸显艺术的素材和过程,包括:凸显其摄制的部分,《日以作夜》;凸显其作者身份,《八部半》;凸显其文本的过程,迈克尔·斯诺《波长》;凸显互文影响,梅尔·布鲁克斯;凸显接受的部分,《福尔摩斯二世》《开罗紫玫瑰》。借由提醒注意电影作为一种中介特性,反身性的电影推翻了“艺术是一种透明的传播媒介,是世界的一扇窗子”的假设。 反身性并不配备一种先验...2018-08-21 16:40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萨里斯:电影呈现的方式,和导演的思考与感知方式有关。 作者论是一个方法论的焦点。作者论代表了对先前批评方法论的改良,印象主义派(主要以影评人的感受与口味,对影片所做的感知回应);与社会主义派(一种评论取向,依据故事人物或情节来研判其所内含的政治讯息为进步的或反动的)。 作者论在电影理论及电影方法学上,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将人们注意的焦点从“什么”(故事、主题),转移到“如何”(风格、技法),表明形...2018-08-21 16:00
萨里斯:电影呈现的方式,和导演的思考与感知方式有关。
作者论是一个方法论的焦点。作者论代表了对先前批评方法论的改良,印象主义派(主要以影评人的感受与口味,对影片所做的感知回应);与社会主义派(一种评论取向,依据故事人物或情节来研判其所内含的政治讯息为进步的或反动的)。
作者论在电影理论及电影方法学上,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将人们注意的焦点从“什么”(故事、主题),转移到“如何”(风格、技法),表明形式本身具有个人的、意识形态的、甚至形而上的余韵,它促使电影进入文学,并且在电影研究的学术合法性上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后来符号学的出现,作者论逐渐转化为混合的形态——“作者-结构主义”。
回应 2018-08-21 16:00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以严格的编年方式写下的电影理论发展史,有可能是虚假的……谁能相到亨利·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在隔了一世纪之后,出现在德勒兹的著作中? 笔者非常不同意以伟人取向研究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是一个逐步发展成型的概念体,被设计用来说明电影的所有面向,被设计用来说明学者、评论家、及感兴趣观众的一种释义的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y)2018-08-20 16:13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类型,有些引自文学作品,喜剧、悲剧、通俗剧,其他比较专门属于电影,旅行纪录片、动画卡通。 有些类型是以故事内容为分类依据(战争片),有些借用文学的分类法(喜剧、情境剧) ,借用其他媒体(歌舞片),根据预算(大卡司、B级片),根据演出者,根据艺术情形,种族认同,根据地区,根据性向。 通过题材的分类是最不具说服力的,因为没有考虑到题材是如何被处理的。2018-08-20 16:38
-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1950s末期—1960s初期:作者论开始支配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 巴赞附和萨特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精髓,声称电影的存在高于它的本质,萨特和巴赞共享的基本信条是:主体活动的中心,是所有现象学的前提。 作者论同昂也是文化形成的产物,孕育作者论形成的舞台包括电影杂志、电影俱乐部、法国专门展映实验性电影的电影院、电影节,作者论同时受到解放运动时期一些经过筛选的美国电影的刺激。 1948年阿斯克吕特摄影机自来水...2018-08-21 14:37
1950s末期—1960s初期:作者论开始支配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
巴赞附和萨特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精髓,声称电影的存在高于它的本质,萨特和巴赞共享的基本信条是:主体活动的中心,是所有现象学的前提。
作者论同昂也是文化形成的产物,孕育作者论形成的舞台包括电影杂志、电影俱乐部、法国专门展映实验性电影的电影院、电影节,作者论同时受到解放运动时期一些经过筛选的美国电影的刺激。
1948年阿斯克吕特摄影机自来水笔,导演不再是既存文本的仆人,而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1954特吕弗发表《法国电影的某些倾向》,批评爸爸电影,优质电影,把电影创作简化为既存电影剧本的转化。
作者论主张本质优秀的导演,即使在好莱坞的片场制度下,经过多年的时间,仍可以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站显现出一种可辨认的、形式与主题上的个性,简言之,真正有才能的导演,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有突出的表现。
1951年《电影手册》自发行后就变成了传播作者论的关键性杂志,其评论将导演视为肩负电影美学和场面调度等重则大任的最终决定性人物。
矛盾的是,作者论的意识形态根源来自现代浪漫派的表现主义,却用在具有现代主义精神与美学观念的电影中。
回应 2018-08-21 14:37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作者-结构主义强调:作者是一个关键性的构想,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人。 类型一词以两种意义被使用:1、包含一切意义,认为所有的电影都有其类型;2、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意义是指,好莱坞及其模仿者工业产制模式的类推,是一种既标准化又差异化的工具,因此类型拥有习惯的影响力和惰性。类型意指一个总称的工作部分,每一种类型不但有其流行或进展的阶段,也有其不同的工作人员。 汤姆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受到列维斯特劳斯...2018-08-22 10:55
作者-结构主义强调:作者是一个关键性的构想,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人。 引自 质疑作者身份及类型 类型一词以两种意义被使用:1、包含一切意义,认为所有的电影都有其类型;2、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意义是指,好莱坞及其模仿者工业产制模式的类推,是一种既标准化又差异化的工具,因此类型拥有习惯的影响力和惰性。类型意指一个总称的工作部分,每一种类型不但有其流行或进展的阶段,也有其不同的工作人员。
汤姆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受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影响,把神话解读为消除结构的紧张状态。他使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划分为重建社会秩序的作品以及建立社会整合的作品,类型起着文化仪式的作用,透过浪漫的故事、或透过一个角色在敌对派别之间的斡旋,整合起来一个冲突的社会。
回应 2018-08-22 10:55 -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反身性引发了一种非再现的艺术,其特性是:抽象、片段、以及强调或凸显艺术的素材和过程,包括:凸显其摄制的部分,《日以作夜》;凸显其作者身份,《八部半》;凸显其文本的过程,迈克尔·斯诺《波长》;凸显互文影响,梅尔·布鲁克斯;凸显接受的部分,《福尔摩斯二世》《开罗紫玫瑰》。借由提醒注意电影作为一种中介特性,反身性的电影推翻了“艺术是一种透明的传播媒介,是世界的一扇窗子”的假设。 反身性并不配备一种先验...2018-08-21 16:40
-
olivia (信都收到了吗)
萨里斯:电影呈现的方式,和导演的思考与感知方式有关。 作者论是一个方法论的焦点。作者论代表了对先前批评方法论的改良,印象主义派(主要以影评人的感受与口味,对影片所做的感知回应);与社会主义派(一种评论取向,依据故事人物或情节来研判其所内含的政治讯息为进步的或反动的)。 作者论在电影理论及电影方法学上,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将人们注意的焦点从“什么”(故事、主题),转移到“如何”(风格、技法),表明形...2018-08-21 16:00
萨里斯:电影呈现的方式,和导演的思考与感知方式有关。
作者论是一个方法论的焦点。作者论代表了对先前批评方法论的改良,印象主义派(主要以影评人的感受与口味,对影片所做的感知回应);与社会主义派(一种评论取向,依据故事人物或情节来研判其所内含的政治讯息为进步的或反动的)。
作者论在电影理论及电影方法学上,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将人们注意的焦点从“什么”(故事、主题),转移到“如何”(风格、技法),表明形式本身具有个人的、意识形态的、甚至形而上的余韵,它促使电影进入文学,并且在电影研究的学术合法性上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后来符号学的出现,作者论逐渐转化为混合的形态——“作者-结构主义”。
回应 2018-08-21 16:0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遠流 (20020901)8.7分 6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電影理論解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九龙公园游泳池 2019-06-22
#電影文化理論 很好用的工具書,遠流的電影館系列真香。
0 有用 藕花多处一舟轻 2020-05-20
Stam估計是個不錯的老師。
0 有用 卓大少 2013-12-15
应买被查
0 有用 蓝阕 2020-04-28
内容丰富,不过台版的部分术语及人名和内地不同。
0 有用 木柵永樂町 2019-09-10
導師大大翻譯的書[膜拜]
0 有用 藕花多处一舟轻 2020-05-20
Stam估計是個不錯的老師。
0 有用 蓝阕 2020-04-28
内容丰富,不过台版的部分术语及人名和内地不同。
0 有用 木柵永樂町 2019-09-10
導師大大翻譯的書[膜拜]
0 有用 九龙公园游泳池 2019-06-22
#電影文化理論 很好用的工具書,遠流的電影館系列真香。
0 有用 click 2019-04-20
至今没看完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