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约斯·德·穆尔 [荷] Jos de Mul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
原作名: The Tragedy of Finitude.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译者: 吕和应
出版年: 2013-5
页数: 440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ISBN: 9787542638014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
原作名: The Tragedy of Finitude.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译者: 吕和应
出版年: 2013-5
页数: 440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ISBN: 9787542638014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狄尔泰 (斗篷客)
-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集结号——书痴必须购全的人文、历史、哲学、宗教大全) (小布头)
- 2013 Ⅱ (疯清扬)
- 荷兰语非虚构作品中文译本 Dutch Non-fiction in Chinese 1 (深入荷兰)
- 书 (lucif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有限性的悲剧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多阿多糯🍚 2022-03-27 17:33:11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话题性无非是想要回答,我们怎样(或在多大程度上被允许)理解我们在此时此地这个充满着机缘巧合、矛盾冲突和无能为力的糟糕生活,我们能以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意义在这个基本满是悲剧色调的时间激流中划出一条白色的浩渺航道。但我们似乎不再真诚地注释“生命那张谜一般的、深不可测的面孔(嘴角含笑、眼神哀伤)”而情愿躲闪回避,所以当代学问(点草社会学)视他为“过时”,大概是我们自己的遗憾吧
3 有用 Kiyose 2018-12-17 02:00:25
只看了前两章,已经够五星了。书出版时国内的狄尔泰研究才刚刚起步,我看现在也还没有什么起色,反倒是译者一个非哲学专业的如此尽心尽力,就在这里表示感激吧。
1 有用 青云浮水 2014-04-29 13:48:28
看到H. Nohl,想起他跟皮朗的友情。
0 有用 不再奔跑的猎物 2014-02-05 18:47:26
尤其喜欢第一章。
14 有用 琴酒 2016-06-12 21:26:43
狄尔泰理论的部分感觉只懂了20%,非常惶惑。但是大的脉络是清晰的,在历史意识发展迅速的19世纪,为了避免相对主义/怀疑论对康德哲学做出的努力:为历史性的先验主体奠基。这个矛盾性的修辞让狄尔泰扣住了“生命”和“理解”(这里的逻辑我没有懂,早期的描述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然后是和新康德主义对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的划分的争议,李凯尔特引入的普遍/特殊,狄尔泰对“历史"的坚持,和胡塞尔再次放在括号中将历史悬置... 狄尔泰理论的部分感觉只懂了20%,非常惶惑。但是大的脉络是清晰的,在历史意识发展迅速的19世纪,为了避免相对主义/怀疑论对康德哲学做出的努力:为历史性的先验主体奠基。这个矛盾性的修辞让狄尔泰扣住了“生命”和“理解”(这里的逻辑我没有懂,早期的描述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然后是和新康德主义对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的划分的争议,李凯尔特引入的普遍/特殊,狄尔泰对“历史"的坚持,和胡塞尔再次放在括号中将历史悬置起来走向形而上学的分歧,海德格后期对主体哲学的疑问,以及德里达的对形而上学的抵抗式拆解。作者的观点始终是将狄尔泰放在康德这样”看清形而上学虚幻“的意义上来理解的。嗯大脉络好像没什么问题,就是狄尔泰真的好难懂啊。 (展开)
0 有用 saki 2023-11-12 14:45:22 江西
最开始听说狄尔泰是在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一直以为狄尔泰仅是一位连接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之间的过渡性人物。直到看完这本书才惊觉狄尔泰贯穿了古典哲学的康德、尼采的生命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舍勒的现象学、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哈贝马斯以及后现代的福柯德里达,狄尔泰的辐射面之广、影响时间之久,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0 有用 不龟手之药 2023-08-06 09:55:53 江西
4.5
0 有用 aschenglorie 2022-10-22 18:49:58 天津
把人作为主体的近代形而上学发展已暗含着人类学转向,呈现为二律背反的先验幻象既表达了形而上学情感欲求也展示了意识的有限性,否定了超历史理性意识的可能—它作为历史性的有限的现象只能在时间性中展开并依赖于个体在世界中存在—同时先天之物的历史性和理解的客观性扩展了个体的视域也要求着实践的建构性释义学;在这个意义上客观性并不作为构成性而作为调节性标准预先为主体通达事物本身定向并发挥构成主体间普遍理解基底(u... 把人作为主体的近代形而上学发展已暗含着人类学转向,呈现为二律背反的先验幻象既表达了形而上学情感欲求也展示了意识的有限性,否定了超历史理性意识的可能—它作为历史性的有限的现象只能在时间性中展开并依赖于个体在世界中存在—同时先天之物的历史性和理解的客观性扩展了个体的视域也要求着实践的建构性释义学;在这个意义上客观性并不作为构成性而作为调节性标准预先为主体通达事物本身定向并发挥构成主体间普遍理解基底(unter-stand)的效果性作用“以便能在变动的语境中阐明它的意义”;为克服因主体间行动带来的不可调和的差异而造成的实践性解释暴力,审美性解构释义学以自身为游戏撒播视域,在三者“对立的和谐”关系中个体以前理论的生活世界作为活动场所,以自身性作为自身统一的保证体验着作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内在的矛盾与困境 (展开)
3 有用 Moonkagari 2022-10-15 22:31:23 山东
为了证明下自己不是来豆瓣砸场子的,得找些值得五星的书 模范般的哲学研究,足以令国内学院派汗颜,不仅对狄尔泰思想做了无比清晰的梳理,也串联起了从康德至现象学和诠释学的思想脉络,当做半本康德和现象学导论看也不为过。
0 有用 Vinland 2022-09-06 16:48:18 北京
目前看到有关狄尔泰最好的论著,概念很多却不显繁琐,第二章对康德的介绍相当好狄尔泰前承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与新康德主义、尼采、历史主义、胡塞尔等对话,后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前期以描述性心理学为精神科学奠基,后期将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方法拓展为生命哲学的诠释学。作者的解读相当清晰,且不满足于与海 伽 德里达等人对话,还反过来以狄尔泰的视角对其进行批判。狄尔泰的解读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吕老师翻译... 目前看到有关狄尔泰最好的论著,概念很多却不显繁琐,第二章对康德的介绍相当好狄尔泰前承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与新康德主义、尼采、历史主义、胡塞尔等对话,后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前期以描述性心理学为精神科学奠基,后期将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方法拓展为生命哲学的诠释学。作者的解读相当清晰,且不满足于与海 伽 德里达等人对话,还反过来以狄尔泰的视角对其进行批判。狄尔泰的解读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吕老师翻译也很尽心。 “因为每一代诗人和思想家都试图解读生命那张谜一般的、深不可测的面孔(嘴角含笑、眼神哀伤),所以这种解读是无止境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