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原文摘录

  • -1-序言 Albers:“好的教学,与其说是给予正确的答案,不如说是提出正确的问题,而问题式教学恰恰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方式,不断地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思考能力的提高,使得他们能够独自面对世界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显然比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也因此,實驗的教學是最具启发性的,突破了安全的边界,也具备了创新的可能,而试错则更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善识色彩的眼睛,更可以让我们对一些所谓的艺术戒律提出挑战,但是挑战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基本常识的基础之上。 包豪斯延续的一种传统,就是理论并不脱离实践,所有包豪斯的基础教员,都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用他们自己的绘画创作来提炼和印证理论的有效。 色彩研究的难度在于,如何克服色彩的相关性和不稳定性来寻求色彩的基本规律。 在情景中思考的教育模式:力图论证色彩间的相互关系,而非简单地对单色加以定义。色彩构成是实验和研究,观察和发现,来辨别色彩在不同的构成关系中其不同感觉的呈现。 就視覺感知而言,色彩看上去几乎从来不像它本来的模样,这一特色令色彩成为了艺术中最具相对性的媒介。 将实践置于理论前,毕竟,理论是实践的结果。 (查看原文)
    30°⊙ 2赞 2018-02-14 11:36:27
    —— 引自第1页
  • 色彩在不断地流动,总是与不断变化的相邻色彩及不断变化的条件存在联系。 (查看原文)
    30°⊙ 2赞 2018-02-14 11:36:27
    —— 引自第1页
  • 所有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数量的变化来实现的,数量变化会导致主导程度、再现的变化,进而导致布局的变化。 (查看原文)
    30°⊙ 2赞 2018-02-14 11:36:27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