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放着清華你不讀,去什麼香港!香港除了購物還有什麼?」
在一片反對聲中,這個不到二十歲的清華尖子,帶著冒險的衝勁來港唸書,可再大的好奇也掩不住舉目無親的失落;吃的,講的,處處都是南北差異;「被洗腦」、「搶飯碗」,香港人偏見不絕……小學生的公民意識,倒讓她刮目相看。
回到家鄉,京城大興土木,成長記憶失落,身邊人又使盡方法出國……兩地文化如鏡子,反照盲目競爭的自我。考上最好的大學,修讀最熱門的學系,躋身專業的審計行列,靈魂卻失落了;瘋狂加班之際,她赫然發現夢想早已變得奢侈。
作者在文化拉扯之間,在經歷人生的漂泊之後,才意識到,沒有根才最悲哀。終於,她把香港視為第二故鄉,對於北京的愛亦更加深厚。從這六年的軌迹中,她梳理出生命最重要的菁華,放下了各種豐盛的機會,走進北京最貧窮的角落,立志成為兩個城市的祝福。
喜欢读"港漂双城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港漂双城记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港漂双城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啦,我只是想强调,评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她啦!有的东西在上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说句调侃话,在许多权利面前,GDP算个屁!看社会是不是发达,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在自由市场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
2015-02-12 18:08 1人喜欢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啦,我只是想强调,评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她啦!有的东西在上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说句调侃话,在许多权利面前,GDP算个屁!看社会是不是发达,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在自由市场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它的书店卖什么书,它的头条是什么,它的市民感冒咳嗽是不是自觉戴口罩,它的媒体有什么批评政府的声音,它的校车是否安全,它的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秩序,它的医疗费贵不贵,它的市民是不是清楚知道有什么权利? 引自第161页 回应 2015-02-12 18:08
-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啦,我只是想强调,评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她啦!有的东西在上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说句调侃话,在许多权利面前,GDP算个屁!看社会是不是发达,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在自由市场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
2015-02-12 18:08 1人喜欢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啦,我只是想强调,评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她啦!有的东西在上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说句调侃话,在许多权利面前,GDP算个屁!看社会是不是发达,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在自由市场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它的书店卖什么书,它的头条是什么,它的市民感冒咳嗽是不是自觉戴口罩,它的媒体有什么批评政府的声音,它的校车是否安全,它的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秩序,它的医疗费贵不贵,它的市民是不是清楚知道有什么权利? 引自第161页 回应 2015-02-12 18:08
-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啦,我只是想强调,评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她啦!有的东西在上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说句调侃话,在许多权利面前,GDP算个屁!看社会是不是发达,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在自由市场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
2015-02-12 18:08 1人喜欢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啦,我只是想强调,评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她啦!有的东西在上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说句调侃话,在许多权利面前,GDP算个屁!看社会是不是发达,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在自由市场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它的书店卖什么书,它的头条是什么,它的市民感冒咳嗽是不是自觉戴口罩,它的媒体有什么批评政府的声音,它的校车是否安全,它的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秩序,它的医疗费贵不贵,它的市民是不是清楚知道有什么权利? 引自第161页 回应 2015-02-12 18:08
论坛 · · · · · ·
年底《港漂双城记》会在内地出版 | 来自cherry | 1 回应 | 2013-04-25 |
淘宝有得卖了 | 来自Brown Hair | 2013-02-20 | |
看不到的痛苦 | 来自普通人″ | 2012-10-02 | |
这本书哪里有卖? | 来自Elika | 4 回应 | 2012-08-02 |
0 有用 我的话可别当真 2019-05-08
放在汗蒸房的书。2016。
0 有用 Sunrise 2013-03-25
坦诚又真实,初来一年的感觉和采取的行动和作者也太太太相似了,连“如果从头来过,我会...”的想法都相契,所幸我还有两年时间真的去行动。如果读书是求印证,是不是应该释然?只是这本书是平日博客的结集,如果多费些时间,关乎身份、压迫、精英价值观等等的话题,肯定可以写得更深些,而非纯粹描述经验和片段式思考。
2 有用 金天线遗址公园 2013-02-16
真诚、谦虚、不文艺——自传类的书能同时做到这三点就不容易。
1 有用 envision 2016-06-05
当时在香港教会里拿到这本书,后来通过各种机缘“认识”了作者,她回北京做了记者。今天才在整理中把这本书翻完,因为是短文合集,内容琐碎浅显了些,但原来我们都有相似的痛苦和纠结,感同身受。
0 有用 123木头人 2013-11-28
第3和第4部分不喜欢
0 有用 我的话可别当真 2019-05-08
放在汗蒸房的书。2016。
0 有用 fei 2016-07-29
无意搜到作者博客,经历出奇相似,特意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然而发现还不如一本日记= = 作者是有情怀,但或许文字还是需要有岁月才能读来更有积淀感吧
1 有用 envision 2016-06-05
当时在香港教会里拿到这本书,后来通过各种机缘“认识”了作者,她回北京做了记者。今天才在整理中把这本书翻完,因为是短文合集,内容琐碎浅显了些,但原来我们都有相似的痛苦和纠结,感同身受。
0 有用 早睡早起读书 2016-03-19
梗概:作者北京土著,考上清华后港大来招生,她临时起意报考中了。当时香港学制3年所以她在清华1年港大3年,选的是会计专业。到港之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后在事务所干了半年辞职,迷惘不已。后来,她决定不理别人或社会的期待,作为虔诚信徒,她等待主的安排,最后进入NGO帮助农民工子弟。//一开始挺逗的,到大学的部分开始有了思考。职场有共鸣,对于荒唐的职业,作者“才”“坚持”了半年。//这个世界我们... 梗概:作者北京土著,考上清华后港大来招生,她临时起意报考中了。当时香港学制3年所以她在清华1年港大3年,选的是会计专业。到港之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后在事务所干了半年辞职,迷惘不已。后来,她决定不理别人或社会的期待,作为虔诚信徒,她等待主的安排,最后进入NGO帮助农民工子弟。//一开始挺逗的,到大学的部分开始有了思考。职场有共鸣,对于荒唐的职业,作者“才”“坚持”了半年。//这个世界我们有很多东西无法控制,却还有不少可以选择。作者面对困境与迷惘,选择了皈依信仰。同样处境下,也有人会选择回国、选择换行业、选择继续进修,这些也都是选择。当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大胆选;如果还不清楚,也不妨先试试看,但不要拖,更不要苟且。 (展开)
0 有用 终钟 2015-10-01
大概是只讲现实久了,高尚和高贵总让我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