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2-4
页数: 174
定价: 1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沈从文作品(插图本)
ISBN: 9787537823425
内容简介 · · · · · ·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作者简介 · · · · · ·
沈从文(1902-1988),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后正式参加军队。 1922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离开军队到北京,学习写作。1924年起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发表作品。1934年至1935 年,在北京、天津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著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湘西、茶峒--边城县 -
这并不是人的罪过。 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以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幅带有魔力的彩画,难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彩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分隐秘里,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少女情怀总是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边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边城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边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90 条 )
-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每个人心里也许都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作者如是,翠翠如是,我也应如是。然后,我们都将余下的岁月留在了等待里,孤寂地等待。但即使等得眼已垂落、耳已闭锁又如何,毕竟似水的流年还在记忆里,曾经的梦想还在心里,闭上双眼往昔的温暖还一息尚存。 是谁说过,不哭过长夜,不能语人生。我... (2回应)
2014-08-21 22:47:31 168人喜欢
-
sunburst (惟愿无事常相见)
1. 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必未婚,必爱好,善修饰。平时贞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转多幻想。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因此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 2. 典籍上关于云贵放蛊的记载,放蛊必与仇怨有关,仇怨又与男女事有关。换言之,就是新欢旧爱得失之际,蛊可以应用作争夺工具或报...2016-07-30 11:48:23 40人喜欢
1. 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必未婚,必爱好,善修饰。平时贞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转多幻想。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因此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 2. 典籍上关于云贵放蛊的记载,放蛊必与仇怨有关,仇怨又与男女事有关。换言之,就是新欢旧爱得失之际,蛊可以应用作争夺工具或报复工具。中蛊者非狂必死,惟系铃人可以解铃。这倒是蛊字古典的说明,与本意相去不远。看看贵州小乡镇上任何小摊子上都可以公开的买红砒,就可知道蛊并无如何神秘可言了。但蛊在湘西却有另外一种意义,与巫,与此外少女的落洞致死,三者同源而异流,都源于人神错综,一种情绪被压抑后变态的发展。因年龄、社会地位和其他分别,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三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巫,十六岁到二十二三岁,美丽爱好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三者都以神为对象,产生一种变质女性神经病。年老而穷,怨愤郁结,取报复形式方能排泄感情,故蛊婆所作所为,即近于报复。三十岁左右,对神力极端敬信,民间传说如“七仙姐下凡”之类故事又多,结合宗教情绪与浪漫情绪而为一,因此总觉得神对她特别关心,发狂,呓语,天上地下,无往不至,必须作巫,执行人神传递愿望与意见工作,经众人承认其为神之子后,中和其情绪,狂病方不再发。年轻貌美的女子,一面为戏文才子佳人故事所启发,一面由于美貌而有才情,婚姻不谐,当地武人出身中产者规矩又严,由压抑转而成为人神错综,以为被神所爱,因此死去。 3. 便因为这点哲学,水手们的生活,比起“风雅人”来似乎也洒脱多了。若说话不犯忌讳,无人疑心我“袒护无产阶级”,我还想说,他们的行为,比起那些读了些“子曰”,带了五百家香艳诗去桃源寻幽访胜,过后江讨经验的“风雅人”来,也实在还道德得多。 4.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5. 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 6. 但不知怎么的,老船夫对于这件事情的关心处,使二老父子对于老船夫反而有了一点误会。船总想起家庭间的近事,以为全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 7. 一切河流皆得归海。话起始说得纵极远,到头来总仍然是归到使翠翠低头红脸那件事情上去。待到翠翠显得不大高兴,神气上露出受了点小窘时,这老船夫又才象有了一点儿吓怕,忙着解释,用闲话来遮掩自己所说到那问题的原意。 8. 这并不是人的罪过。诗人们在一件小事上写出一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象;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份稳秘里,便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 9. 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的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又想起白日在河街上同大老谈话的经过,想起中寨人陪嫁的那座碾坊,想起二老!想起一大堆过去事情,心中不免有点儿乱。 10. 祖父又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甚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11. 大老不善于唱歌,轮到大老时也仍然由二老代替。两人凭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这么办可说是极公平了。 12. 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13. 祖父看看那种情景,明白翠翠的心事了,便把眼睛向远处望去,在空雾里望见了十六年前翠翠的母亲,老船夫心中异常柔和了。轻轻的自言自语说:“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个窠。”他同时想起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一点隐痛,却勉强笑着。 14. “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点茶峒人的歌声,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妇的一切正经事。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有情人,却更不能缺少个照料家务的好媳妇。我这人就是这么一个打算,‘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唉,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 15. 如今假若翠翠又同妈妈一样,老船夫的年龄,还能把再下一代小雏儿再抚育下去吗?人愿意的事天却不同意!人太老了,应当休息了,凡是一个良善的中国乡下人,一生中活下来所应得到的劳苦与不幸,业已全得到了。 16.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甚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 17.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甚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18. 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19. 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 20. 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于是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这人虽然脚上有点小毛病,还能泅水;走路难得其平,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 21.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22. 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命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就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 23.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主顾,做生意时得先交钱,数目弄清楚后,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 24.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活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但这些人想些甚么?谁知道! 26. 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于是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这人虽然脚上有点小毛病,还能泅水;走路难得其平,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水面上各事原本极其简单,一切都为一个习惯所支配,谁个船碰了头,谁个船妨害了别一人别一只船的利益,照例有习惯方法来解决。 27.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 28. 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命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就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 29.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主顾,做生意时得先交钱,数目弄清楚后,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 30.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活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但这些人想些甚么?谁知道! 31. 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32. 爷爷在溪中央于是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加寂静。 33.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34.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
回应 2016-07-30 11:48:23 -
边城 读后感 “边城”这本书是一部非常美好,非常纯净的书。书里并没有扑朔迷离的情节或是扣人心魄的悬念,一切的一切都是平静而美好的,仿若一潭注入心灵的清泉,让人沉醉在其中无法自拔。边城是一个小城,城里面的人都善良友好。永远没有矛盾,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政治阴谋,是向往和平的人们心中都憧憬着的世界。在书中,翠翠是一个美丽羞涩的姑娘,仿若一支还没绽放的花骨朵。这样甜美的她,让傩送和天保两兄弟都喜欢上了她... (2回应)
2015-10-30 00:05:18 37人喜欢
边城 读后感 “边城”这本书是一部非常美好,非常纯净的书。书里并没有扑朔迷离的情节或是扣人心魄的悬念,一切的一切都是平静而美好的,仿若一潭注入心灵的清泉,让人沉醉在其中无法自拔。边城是一个小城,城里面的人都善良友好。永远没有矛盾,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政治阴谋,是向往和平的人们心中都憧憬着的世界。在书中,翠翠是一个美丽羞涩的姑娘,仿若一支还没绽放的花骨朵。这样甜美的她,让傩送和天保两兄弟都喜欢上了她。可是一心只能容下一人,傩送非常幸运的住进了翠翠的心。天保知道弟弟因为他对翠翠的心意而犹豫不决,于是便决定成全他们,出了远门。可是不料却出了事故,一去不回。傩送得知消息,悲痛欲绝,觉得一切都是他的错。他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年轻单纯的翠翠一直等在边城小城,盼望着有一天傩送会回来。这本书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人们都是淳朴的,善良的。可是翠翠的无助和盼望在这洁白无染的世界里洒下了点点墨汁。 在这个世上,有快乐,就有悲伤;有希望,就有破灭。没有绝对的光明,也没有绝对的黑暗。
2回应 2015-10-30 00:05:18
-
小说出现了三层结构性的矛盾关系。第一层矛盾关系,是义与利。边城这个地方,和今天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见义让利。坐渡船,那老头说,不要给钱。中国历来就有这个说法,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的意思不是卑鄙的人,也不是小孩,就是普通人。不读书的人,就是要钱,读了书的人知道,要按道理,不能收钱。而在这个小小的边城,不管读书也好,不读书也好,大家都不要钱。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同,也是边城最美好的地...
2022-05-23 21:12:12
小说出现了三层结构性的矛盾关系。第一层矛盾关系,是义与利。边城这个地方,和今天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见义让利。坐渡船,那老头说,不要给钱。中国历来就有这个说法,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的意思不是卑鄙的人,也不是小孩,就是普通人。不读书的人,就是要钱,读了书的人知道,要按道理,不能收钱。而在这个小小的边城,不管读书也好,不读书也好,大家都不要钱。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同,也是边城最美好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归根到底又是讲钱的。男主人公讲婚嫁的时候,旁人告诉他:如果娶了翠翠,得到的是一个船;如果娶另一个女人,就会有一个碾坊,是稳定赚钱的。对于这个男人,虽然自家是有钱的,但也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选择:找一个穷女人还是找一个富女人。这个选择,无情解构了前面的“见义让利”。
第二层矛盾关系,是家庭亲情和男女爱情。小说里设计了一个绝大绝难的选择。两兄弟喜欢了同一个女人,这个问题上,恰恰是西方道德和东方道德冲突得最厉害的。按照中国传统道德,女人没那么重要,不值得伤了兄弟的感情,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张爱玲曾解构说,男人把女人当衣服,女人把男人当作还不如她的衣服。至于两姐妹争一个男人,更是不道德,只能让那个男人来选。但是,按西方人文主义的观念,爱情是最高的,比兄弟姐妹、比父母的感情都要高。按西方价值观来说,家庭指的是夫妻和小孩,这才是最直接的。中国人传统的家,首先是父母长辈,一定是和父母的关系更重要。两个人相好,父母反对,就没办法了。现代西方人不是这样,真爱是必须要争的,千万不能让,也不能听任对方挑,因为如果你放弃了爱情,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爱人。
在这个地方,小说里展开了一个无解的矛盾。开始好像很有办法,两兄弟说好了,我们唱歌,她挑中谁就算谁,等于是俄罗斯转盘。大哥说我唱不好,二弟说那我代唱。这其实有点开玩笑的性质了。但这哥哥知道争不过他,就走了,结果在船上出事,死了。他一死,使得弟弟有负罪感,觉得对不起他哥哥,于是也伤心地走了。女孩的外祖父后来也死了,女孩就住在这个有钱人家里,不知是什么身份,等着二佬回来。小说写得很美好,也很凄凉、很浪漫、很忧郁。结尾非常经典:“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省略号。亲情与爱情的冲突,造成了小说的核心矛盾。
第三层矛盾关系,整个《边城》没有一个坏人,却讲了一件坏透了的事。
常有同学问我,怎么来区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这个问题很难。最简单地说,凡是有明显的坏人,大都是通俗文学;凡是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坏人,可能就是严肃文学。当然有特例,比如《奥赛罗》 就是一部有坏人的、经典的严肃作品。但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文学阅读的简单规律是靠谱的。
回应 2022-05-23 21:12:12 -
边城读于2022年5月20日。 翠翠 一读完一开始会为翠翠鸣不平,她这么质朴的女孩子,怎么会那么晚那么难才得到自己的幸福,但细想又觉得她童年和长成都是极其幸福的,小时候有爷爷的陪伴,长大有大老和二老的喜爱,爷爷死后又有老兵的守护以及船总顺顺的成全。 但从另一个角度,翠翠又是极其不幸的,从小就失去母亲和父亲,生活也只靠收入微薄的渡船,虽有爷爷,也只有爷爷。长大后又因喜欢自己而得不到回应的大老的死去而被船总...
2022-05-21 22:47:09
边城读于2022年5月20日。
翠翠
一读完一开始会为翠翠鸣不平,她这么质朴的女孩子,怎么会那么晚那么难才得到自己的幸福,但细想又觉得她童年和长成都是极其幸福的,小时候有爷爷的陪伴,长大有大老和二老的喜爱,爷爷死后又有老兵的守护以及船总顺顺的成全。
但从另一个角度,翠翠又是极其不幸的,从小就失去母亲和父亲,生活也只靠收入微薄的渡船,虽有爷爷,也只有爷爷。长大后又因喜欢自己而得不到回应的大老的死去而被船总顺顺误解,也因此不能和互相喜欢的二老在一起。
爷爷
爷爷有翠翠,有渡船,有自己爱喝的酒,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有受人尊敬的本事,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爱渡船所以守了它一生,他爱翠翠所以在死前还在为翠翠的未来打算,他爱翠翠的母亲,即使她因那个年代的爱情失去了性命也仍然爱她。
所有不幸和幸福总是伴随在一起的,爷爷爱翠翠的母亲,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得到幸福,但却因爱情最后也没能留住她,得了可爱的小孙女翠翠,却也未能如愿在死前看到她的归宿,他怕翠翠走她母亲的老路,他怕翠翠得不到自己爱的人,他怕自己死了翠翠无依无靠,他怕急了!最后他爱的渡船因为暴雨被冲没了,他自己也在大雨的夜里永远闭上了眼睛。
天边被粉红色的云晕染着,心也被同样晕染着。
回应 2022-05-21 22:47:0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1 )
-
Harper Perennial (2009)8.3分 26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8.9分 18754人读过
-
限时抢
-
武汉出版社 (2013)8.6分 8205人读过
-
限时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7分 616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小说类| (蜜蜂)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由于非技术原因,仅显示99种) (迎风追)
- 应该读的好小说 (老探戈)
-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阅读书目(戏剧)。 (Su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边城的评论:
feed: rss 2.0
89 有用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2008-11-01 21:17:02
为什么我老感觉翠翠很萌???
186 有用 刘二苍松 2008-10-15 20:18:02
不知道为啥,我老是觉得沈从文的文字感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流畅,难道因为我是北方人?
2634 有用 陸緣冰 2012-11-19 10:55:35
初中的时候读边城读到emo泪目,现在我真是读编程读到泪目。。。
46 有用 shu 2008-01-15 09:52:48
几年了,这仍是我最爱的一本书。 他还是我最好的朋友。
174 有用 Cassie 2009-12-31 14:33:39
尽管它很有名,但是SORRY,只觉得似乎和作者不是一个星球的,无法产生共鸣。扭捏啊扭捏,墨迹啊墨迹,看我得憋屈啊憋屈。对,我跟文学大家不是一个星球的,他地球的我火星的,绝对不是大师的问题那一定是我文学修养十分肤浅。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墨迹!
0 有用 Du Du 2022-05-24 23:39:05
读不懂这个故事啊,也没有办法感受到文笔中的优美,只觉得好绕
0 有用 (._.) 2022-05-24 21:50:14
也许他明天就回来。
0 有用 听风来 2022-05-24 20:31:03
因为一本书想去一座城。
0 有用 NANA(学习中) 2022-05-24 18:32:15
中文人必读书目,先前几次断断续续看过一点,但都没有看完,直到大三为了考试才重新阅读。 观感如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沈从文!你好狠的心!!!二老和翠翠的相处总是让我忍不住嘴角上扬,感慨年轻人鲜活的爱情真好啊。多么淳朴单纯的人,远离战火和现代事物侵扰的世外桃源,注定只是沈从文记忆里的湘西。存在于那片空间和时间里的故事,如滚滚车轮向前,一去不复返,只留得后人想象和品味。我相信二老会回来,一定会的。
0 有用 阿訣 2022-05-24 17:07:38
含糊不清的暧昧害死了人,不痛快的人有了不痛快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