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政治的概念》是关于政治学的文集,涉及到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正确概念、合法性与正当性等领域。
政治的概念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施米特1888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天主教徒,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施米特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的长诗《北极光》的专著,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思想生涯。
目录 · · · · · ·
编选说明
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1922]
第二版序[1933]
一、主权的定义
二、主权问题作为法律形式和决断问题
三、政治的神学
四、论反对革命的国家哲学(迈斯特、波纳德、柯特)
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1923]
附录 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1918」
政治的概念[1932]
重版序[1963」
一、国家的和政治的
二、划分敌友是政治的标准
三、战争是敌对性的显现形式
四、国家是政治的统一体,因多元论而出问题
五、决断战争和敌人
六、世界并非政治的统一体,而是政治的多样体
七、政治理论的人类学始基
八、伦理与经济的两极导致的非政治化
1932年版跋
增补附论
一、国家的内政中立化概念的各种意义和功能概观[1931]
二、论战争概念与敌人概念的关系[1938]
三、国际法的不牵涉国家的各种可能性和要素的概观
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1929]
一、嬗变的中心领域的阶段后果
二、中立化和非政治化阶段
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
引言:与其他国家类型(司法型国家、政府型国家和管理型国家)相对的立法型国家的合法性制度
一、议会制立法型国家的合法性制度
二、魏玛宪法的三种特别立法者
结语
重印附言[1957」
前言
引论
理论的发展
晚近阶段的视角和概念
政治的神学续篇
――关于终结所育政治神学的传说[1970]
给读者阅读方向的提示
引言
一、关于彻底终结神学的传说
二、已成传说的文献
三、传说的结论命题
跋 问题的当前状况:近代的正当性
· · · · · · (收起)
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1922]
第二版序[1933]
一、主权的定义
二、主权问题作为法律形式和决断问题
三、政治的神学
四、论反对革命的国家哲学(迈斯特、波纳德、柯特)
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1923]
附录 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1918」
政治的概念[1932]
重版序[1963」
一、国家的和政治的
二、划分敌友是政治的标准
三、战争是敌对性的显现形式
四、国家是政治的统一体,因多元论而出问题
五、决断战争和敌人
六、世界并非政治的统一体,而是政治的多样体
七、政治理论的人类学始基
八、伦理与经济的两极导致的非政治化
1932年版跋
增补附论
一、国家的内政中立化概念的各种意义和功能概观[1931]
二、论战争概念与敌人概念的关系[1938]
三、国际法的不牵涉国家的各种可能性和要素的概观
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1929]
一、嬗变的中心领域的阶段后果
二、中立化和非政治化阶段
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
引言:与其他国家类型(司法型国家、政府型国家和管理型国家)相对的立法型国家的合法性制度
一、议会制立法型国家的合法性制度
二、魏玛宪法的三种特别立法者
结语
重印附言[1957」
前言
引论
理论的发展
晚近阶段的视角和概念
政治的神学续篇
――关于终结所育政治神学的传说[1970]
给读者阅读方向的提示
引言
一、关于彻底终结神学的传说
二、已成传说的文献
三、传说的结论命题
跋 问题的当前状况:近代的正当性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813年4月,普鲁士往事诏令,每个公民都有义务用各种武器抵抗入侵之敌——特别推荐斧头,干草叉,镰刀和霰弹枪。每个普鲁士人都有义务不听敌人的任何指令……即使敌人想重建公共秩序也不可顺从……预期让敌人从容支配所有部队,不如纵容放荡不羁之的家伙们的荒唐行为。为了保护游击队员,应不惜采取镇压和恐怖措施以恐吓敌人。 1813年的普鲁士诏令很短命,其特殊意义究竟何在?在于它是一个特殊化的文献——使保家卫国的游击队正当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6页 -
俾斯麦决心让阿刻戎流动起来。他喜欢使用经典性引语Acheronta movere(我将去阿刻戎),不过,他自然更想将这归咎于自己在内政方面的对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施米特文集(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政治的概念》《政治的浪漫派》《论断与概念》《宪法学说》
。
喜欢读"政治的概念"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政治的浪漫派 8.7
-
- Homo Sacer 9.2
-
- 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 9.0
-
- 隐匿的对话 8.0
-
-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8.7
-
- 强力与自由 7.9
-
- 施特劳斯、韦伯与科学的政治研究 7.2
-
- 财富与德性 8.4
-
- 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 9.2
政治的概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王钦:政治的概念的限制——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中的“国家”
本文原刊于《经典与解释》第52期 《施米特论战争与政治》(娄林主编,华夏出版社2019年5月) 继施特劳斯(Leo Strauss)对于施米特(Carl Schmitt)的《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进行“X光”式的解读之后,以迈尔(Heinrich Meier)为代表,多有论者将施米...
(展开)

抄书之《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 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崇高的政治,当时仅仅意味着对外政治。这种政治以一个主权国家承认其他与其对立的主权国家为基础,在这种承认的同时,一个主权国家决断了对于其对立的其他主权国家友好、敌对还是中立。P91 在这种国家间的国际法范围内,作为主权国家获得承认...
(展开)

陈建洪:论施米特的政治概念及其严肃性
原载《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一期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恰当理解施米特的政治概念及其道德严肃性问题。文章首先比较施米特和毛泽东的政治概念,指出两人对于政治的理解貌似相同,实质上相差甚远;其次通过比较施米特和霍布斯政治理论的不同旨趣,论证了虽然施米特的政治概念是...
(展开)

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对标韦伯
无法回避的卡尔·施密特。 从韦伯转向施密特的反省,韦伯对国家的理解是否存在根本的问题——以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对现代政治的理解,过于集中在国家权力,并把国家权力理解为国家合法使用暴力(理性国家),实际上不过是继承了现代政治中的欲以“去政治化”、“非政治化”的过...
(展开)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摘评
大一开始旁听哲院的政治哲学课,老师以施特劳斯的范式评点政治哲学史上的风云人物,当时就已提到施米特,意犹未尽,大三追听了他的政治哲学研究生课,发现整个是根据施米特的观点将政治哲学的各种概念范畴推倒重组,暴论频出,我问他底气在哪里,他说政治不是游戏。 今天总算读...
(展开)
>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9.0分 548人读过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8.9分 110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8.9分 38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8.8分 21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他者化的梅毒隐喻 (藤原琉璃君)
- 西方文化批評專題【1】 (南池子)
- 施米特文集 (homo silvester)
- 政治文化与传播 (amyaima)
- 海上心史-上海藏书 (海上心史)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政治的概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蝉 2014-04-03 16:03:22
: D0-53/0292
1 有用 愚公 2015-03-15 17:41:46
施米特对于政治的解释,其实与贝克启蒙哲人天城一样,揭示了现代性与传统神学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将其作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同样,在他看来启蒙、自由主义在扬弃了神学之后,又试图将自己塑造为新神学,这本身就存在某种悖论,即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可以质疑政治本身,却无法正确塑造政治。因此,他针锋相对提出了政治区分敌我的命题。现代并非如康德所言,是走向了永久和平,而是只要人存在,政治就永恒存在——敌我斗争将继续下... 施米特对于政治的解释,其实与贝克启蒙哲人天城一样,揭示了现代性与传统神学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将其作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同样,在他看来启蒙、自由主义在扬弃了神学之后,又试图将自己塑造为新神学,这本身就存在某种悖论,即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可以质疑政治本身,却无法正确塑造政治。因此,他针锋相对提出了政治区分敌我的命题。现代并非如康德所言,是走向了永久和平,而是只要人存在,政治就永恒存在——敌我斗争将继续下去。 (展开)
0 有用 希尔达 2016-01-25 11:31:02
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
0 有用 食肉兰 2021-05-30 22:55:24
不是学政治学的,政治学知识储量也止步于零星书本阅读…读施米特是为了写德国史选修课的作业。所以对书本身的体验倒是带着一点(蹩脚的)历史主义意味了。不能说把观点都读透了,对于大部分篇目仍止步于标签化的认识。这样打分很不公平…总之,以后决不会念政治学的!
0 有用 boywanted 2010-11-24 18:06:08
国家是政治的统一体。世界是政治的多样化
0 有用 食肉兰 2021-05-30 22:55:24
不是学政治学的,政治学知识储量也止步于零星书本阅读…读施米特是为了写德国史选修课的作业。所以对书本身的体验倒是带着一点(蹩脚的)历史主义意味了。不能说把观点都读透了,对于大部分篇目仍止步于标签化的认识。这样打分很不公平…总之,以后决不会念政治学的!
0 有用 智 2018-11-09 07:36:15
行走在左与右的边缘,冷静而又带点讥讽,对于现代政治的观察极为精确。
0 有用 希尔达 2016-01-25 11:31:02
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
1 有用 愚公 2015-03-15 17:41:46
施米特对于政治的解释,其实与贝克启蒙哲人天城一样,揭示了现代性与传统神学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将其作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同样,在他看来启蒙、自由主义在扬弃了神学之后,又试图将自己塑造为新神学,这本身就存在某种悖论,即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可以质疑政治本身,却无法正确塑造政治。因此,他针锋相对提出了政治区分敌我的命题。现代并非如康德所言,是走向了永久和平,而是只要人存在,政治就永恒存在——敌我斗争将继续下... 施米特对于政治的解释,其实与贝克启蒙哲人天城一样,揭示了现代性与传统神学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将其作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同样,在他看来启蒙、自由主义在扬弃了神学之后,又试图将自己塑造为新神学,这本身就存在某种悖论,即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可以质疑政治本身,却无法正确塑造政治。因此,他针锋相对提出了政治区分敌我的命题。现代并非如康德所言,是走向了永久和平,而是只要人存在,政治就永恒存在——敌我斗争将继续下去。 (展开)
0 有用 蝉 2014-04-03 16:03:22
: D0-53/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