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全书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看点——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直鲁军残败之后的奉军易帜,未被采纳的建议西北国防电文,最不应该发生的蒋桂战争,声名大噪的“...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全书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看点——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直鲁军残败之后的奉军易帜,未被采纳的建议西北国防电文,最不应该发生的蒋桂战争,声名大噪的“三自三寓”政策和“三民主义模范省”,给予日军“近代史上最惨烈之挫败”的台儿庄大捷,“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抗日最高战略,中日战史上最惨烈的攻坚之战昆仑关大捷,抱憾终身的东北四平街会战,渡江战前促请蒋介石下野的《亥敬》与《亥全》电报,等等。
下卷看点——台湾岁月,包括二二八事件后衔命赴台宣慰,与本地族群的交流;作为协会理事长,鼓励回教改革要受现代教育;嗜好围棋,资助林海峰成就“世界棋王”¬¬;喜爱狩猎,与“理论狩猎者”叶公超惺惺相惜;受情治人员长期监控,跟胡适、宋子文、“飞虎将军”陈纳德、邵氏老牌明星洪波等人交游。家族亲情,讲述马太夫人九十大寿,父亲母亲患难相敬,母亲是家中擎天一柱,还有大姐先智、二姐先慧、三姐先明、大哥先道、二哥先德、三哥先诚、四哥先忠、六弟先刚、七弟先敬以及先勇,十个兄弟姐妹的照片故事。
作者简介 · · · · · ·
白崇禧, 字健生,广西桂林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属国民党桂系中心人物,陆军一级上将,现代杰出军事战略家,有“小诸葛”之称,与李宗仁并称“李、白”,蒋介石屡次重用又“敬而不亲”。
白先勇,白崇禧之子,1937 年生,广西桂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他的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内外拥有读者无数。
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等人戏曲,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新版《玉簪记》,影响极广,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
目录 · · · · · ·
【序言】 / 002
【第一部】 北伐 / 011
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国民革命军将领
北伐纪录照片来源
历史时刻:直鲁军易帜
· · · · · · (更多)
【序言】 / 002
【第一部】 北伐 / 011
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国民革命军将领
北伐纪录照片来源
历史时刻:直鲁军易帜
征东胜利,唐山欢庆
北伐时期媒体报道
广州号飞机
龙潭之役:北伐战史上至为关键、扭转乾坤的一役
【第二部】 蒋桂战争 建设广西 / 071
最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父亲致国民政府:《建议西北国防的电文》
建设广西模范省
《白崇禧访问记》(《良友》画报专访)
两广事变
蒋桂议和
广西三杰
【第三部】 抗战 / 111
中外皆知的抗日名将
雷霆走精锐,行止关兴衰
淞沪会战: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最惨烈的第一役
台儿庄开战的历史时刻
父亲与台儿庄大捷
大破日军两将军
大捷之后,举国振奋
武汉军事会议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
桂林行营
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中日战史上最惨烈的攻坚之战
血战昆仑关
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
赋予重任
巡视陆军机械学校
战火中的桃花源
校阅青年军
汉中会议
【第四部】 胜利与内战 / 203
胜利来临
南京谒陵
军事会议,反对裁军
苏沪视察军队接收
视察江南造船所
父亲的憾恨:东北失守始末
忧国之心:余纪忠四平街之憾
南京,国庆
祭悼史迪威
安抚马歇尔
南京出席国民大会
华北巡视:北平行辕、张家口、太原……
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风波
父亲与徐蚌会战
最后胜负
内战尾声
撤退前夕与诺兰的会面
【下卷】 《台湾岁月》(1949—1966)
【序言】 / 332
【第五部】 台湾岁月 / 335
二二八事件父亲来台宣慰
台湾民众对父亲的感念
超越族群省籍的友谊
《敬悼白上将健生先生》(《中国一周》专文)
“国民大会”
军政活动
松山机场参观“空军飞行表演”
校阅“陆军光武演习”
参观“空军”
民间交流
回教活动
围棋
狩猎
受到情治人员监控
朋友往来
父亲归真
【第六部】 家族亲情 / 501
祖母九十大寿
父亲母亲
《敬悼先室马佩璋夫人》(白崇禧)
十个兄弟姐妹与父亲的照片故事(先智、先慧、先道、先德、先诚、先明、先忠、先刚、先敬、先勇)
【大事记】 白崇禧将军年表 / 613
【后记】 父亲的身影 / 625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 更多书评 26篇
-
Valerie_Cozy (两坨板栗)
谁不想做安闲人,可是既欲爱国而不肯克苦负责是谓自欺。救国计划很多,但任何计划要有人然后成事,如果有人而没有组织没有训练,虽多亦不能发生效力。今日如不切实从事组织训练,打假大言杀到东京,岂不是笑煞人的事!是以民众武备不但广西要办,各省也得要办,将来随时可调几千万雄兵,然后可谈救亡。2012-05-27 21:59 2人喜欢
-
尘埃泛花 (。活出点姿态来,OK?。)
白崇禧(1893——1966)十八岁以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北伐从广州一直打到山海关,最后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抗战南征北讨,重要战争无一不与,终于驱走入侵强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要保护民国于屹立不坠。而国共内战,白崇禧最后从武汉与林彪气死复生的四野部队(得益于蒋介石1946年6月6日的第二次停战令)周旋到底,一直战到退回广西,手下打得不剩一兵一卒,终于无力回天,永别大陆,退撤台...2012-09-06 20:16
白崇禧(1893——1966)十八岁以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北伐从广州一直打到山海关,最后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抗战南征北讨,重要战争无一不与,终于驱走入侵强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要保护民国于屹立不坠。而国共内战,白崇禧最后从武汉与林彪气死复生的四野部队(得益于蒋介石1946年6月6日的第二次停战令)周旋到底,一直战到退回广西,手下打得不剩一兵一卒,终于无力回天,永别大陆,退撤台湾。 北伐战争进程介绍《良友》、《北洋画报》 白崇禧致电国民政府建议西北国防的电文(1928.12.28)(新疆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叹可恨,时代如何变迁,总不乏荒唐与争斗) 蒋桂大战 国民党史上最不该发生的战争 广西模范省建设 “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 1935年徐悲鸿游学广西,出任桂林美术学院院长,作有《广西三杰》(白崇禧、李宗仁、黄旭初)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蒋桂战争的恩怨,因对外抗日而暂时勾销。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日本报纸称白崇禧为“战神”。 1938年,白崇禧在武汉军事会议中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打持久战”,此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介石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此提法来自于对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辟总结。)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痛定思痛,检讨大陆失败的原因。蒋介石终于也在他撰写的《苏俄在中国》做出了这样的结论:1946年6月6日第二次停战令之结果,就是政府在东北最后失败之唯一关键。 徐蚌会战,是国共内战最后决胜负的一仗。徐蚌会战,国民党军队溃败,折损六十万大军。如果蒋介石当初便采用白崇禧“守江必先守淮”、设“剿总”于蚌埠,由白崇禧统一指挥策划,恐怕战争结果不致如此。白崇禧拒绝指挥徐蚌会战,蒋介石颇不谅解。 白崇禧在回忆录中承认,替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是他犯下的一大政治错误。(当时呼声较高的副总统人选是孙科) 蒋介石对白崇禧有过这样一段话: “回顾当年北伐出师,你当了我的参谋长,我们两人精诚团结,合作无间,所以能够取得全国统一。其后我们两人分道扬镳,以至同室操戈。及七七事变我们两人又携手合作并肩站时,终于获致抗战的胜利。有了这些历史教训,使我个人深信,今后局势无论如何困难,只要我们两人同心同德,彻底合作,则事尚有可为。”程思远《白崇禧传》 蒋介石这番话说得痛切,但亦合乎史实。蒋、白二人密切合作,北伐成功,抗战胜利,而国共内战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徐蚌会战两人分歧,终至一败
回应 2012-09-06 20:16 -
Valerie_Cozy (两坨板栗)
一九三八年,父亲在武汉军事会议中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此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介石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权判策略影响至巨。改日军装备远优于中国军队,与日军正面打正规战,必牺牲惨重,无制胜可能,故应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以消耗敌人为主要目的,积小胜为大胜,并拖长敌人补给线,使其陷入中国内地广大空间,效法俄国对付拿破仑之...2012-06-05 14:27 1人喜欢
-
Valerie_Cozy (两坨板栗)
-
尘埃泛花 (。活出点姿态来,OK?。)
白崇禧(1893——1966)十八岁以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北伐从广州一直打到山海关,最后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抗战南征北讨,重要战争无一不与,终于驱走入侵强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要保护民国于屹立不坠。而国共内战,白崇禧最后从武汉与林彪气死复生的四野部队(得益于蒋介石1946年6月6日的第二次停战令)周旋到底,一直战到退回广西,手下打得不剩一兵一卒,终于无力回天,永别大陆,退撤台...2012-09-06 20:16
白崇禧(1893——1966)十八岁以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北伐从广州一直打到山海关,最后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抗战南征北讨,重要战争无一不与,终于驱走入侵强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要保护民国于屹立不坠。而国共内战,白崇禧最后从武汉与林彪气死复生的四野部队(得益于蒋介石1946年6月6日的第二次停战令)周旋到底,一直战到退回广西,手下打得不剩一兵一卒,终于无力回天,永别大陆,退撤台湾。 北伐战争进程介绍《良友》、《北洋画报》 白崇禧致电国民政府建议西北国防的电文(1928.12.28)(新疆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叹可恨,时代如何变迁,总不乏荒唐与争斗) 蒋桂大战 国民党史上最不该发生的战争 广西模范省建设 “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 1935年徐悲鸿游学广西,出任桂林美术学院院长,作有《广西三杰》(白崇禧、李宗仁、黄旭初)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蒋桂战争的恩怨,因对外抗日而暂时勾销。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日本报纸称白崇禧为“战神”。 1938年,白崇禧在武汉军事会议中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打持久战”,此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介石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此提法来自于对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辟总结。)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痛定思痛,检讨大陆失败的原因。蒋介石终于也在他撰写的《苏俄在中国》做出了这样的结论:1946年6月6日第二次停战令之结果,就是政府在东北最后失败之唯一关键。 徐蚌会战,是国共内战最后决胜负的一仗。徐蚌会战,国民党军队溃败,折损六十万大军。如果蒋介石当初便采用白崇禧“守江必先守淮”、设“剿总”于蚌埠,由白崇禧统一指挥策划,恐怕战争结果不致如此。白崇禧拒绝指挥徐蚌会战,蒋介石颇不谅解。 白崇禧在回忆录中承认,替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是他犯下的一大政治错误。(当时呼声较高的副总统人选是孙科) 蒋介石对白崇禧有过这样一段话: “回顾当年北伐出师,你当了我的参谋长,我们两人精诚团结,合作无间,所以能够取得全国统一。其后我们两人分道扬镳,以至同室操戈。及七七事变我们两人又携手合作并肩站时,终于获致抗战的胜利。有了这些历史教训,使我个人深信,今后局势无论如何困难,只要我们两人同心同德,彻底合作,则事尚有可为。”程思远《白崇禧传》 蒋介石这番话说得痛切,但亦合乎史实。蒋、白二人密切合作,北伐成功,抗战胜利,而国共内战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徐蚌会战两人分歧,终至一败
回应 2012-09-06 20:16 -
Valerie_Cozy (两坨板栗)
论坛 · · · · · ·
在读《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和《封面民国》,对民国... | 来自可儿 | 2016-07-04 | |
大陆出版的近代史,着实不期待,你懂的。 | 来自Jeff | 8 回应 | 2012-09-26 |
有无删节? | 来自周公度 | 24 回应 | 2012-05-28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7.6分 114人读过
-
時報 (2012)7.3分 76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7.9分 72人读过
-
時報出版8.0分 1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艾弗砷 2012-08-20
嗯。子为父隐,为尊者讳,儿子给父亲写东西就该这么写,不然儿子岂不是白做了。内容没什么新东西,还不如看白先勇的采访。不过买这本书就是为了看“第一俊敏军人”白崇禧的照片。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9 有用 熊阿姨 2013-01-14
图片丰富,图说一般,像是博物馆的介绍,全是全面,但无波无澜,历史盲听个热闹但出门就全忘了。
1 有用 [已注销] 2013-01-13
鐵馬歲月,光影留情。
1 有用 南姜茴 2014-12-23
与巨流河不同,这本书同样也是一个国民党上层领导的后代描写父辈以及父辈一起的人物,照片很多,而且有一些手稿,都是珍贵的历史材料。但作者似乎过高的评价了白将军,蒋介石也许有错,但白将军也不是全对。无论如何,这本书都是真实的了解大陆国共时期,和国民常去台湾后最早半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白先生能如此详尽有逻辑的把白将军的一生整理出来,白将军能拥有如此一生,值得敬佩!
1 有用 kivo 2012-07-29
儿子写父亲,总是看不到坏话,这也是这本书存在的一点点小遗憾。
0 有用 光与暗的假面 2021-02-25
很多老照片,故事比较模糊。
0 有用 philos 2021-01-21
@2015-07-20 21:39:36
0 有用 熊柴大略 2021-01-20
资料阅读,相同的文字部分已经辑录在八千里路云和月中,这本书主要是图片照片下面的介绍。戎马一生
0 有用 豆友227023442 2020-11-24
值得观看…
0 有用 神射手小老马 2020-08-26
不太客观,当然儿子给老子出书,客观就有鬼了。只是淮海战役,白崇禧袖手旁观不肯出兵支援,这是海峡两岸公认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还在狡辩,就没什么意思了。口口声声说派出了黄维兵团,实际黄维是嫡系,小诸葛留也留不住,蒋光头真正想要的是桂系张淦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