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书的书评 (14)

《天书》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神的语言,《地书》是红纷绿骇哄哄杂杂人的一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天书》只有字,却无人能识; 《地书》没有字,而人尽可知。 文化存在于公共符号,而非封存于人脑,社会成员透过这些符号交流世界观、文化取向、文化精神以及其他观念,并传递给下一代。《地书》利用了符号与文化意义的锁合关系,将人的一天归纳为一套符号。这一天远不止于一... (展开)
《地书》的平等与平等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是被如此简单的封面所吸引,从图书馆书架上拿出这本白的耀眼的书。封面没有字,想来这本书在艺术类的架子里,没有字也是正常,艺术总给人不羁和灵魂自由之感,从封面我不能猜想到这本书将会带给我什么就像其他有字的书一样,只有品尝一下内容才会知道。翻到书...
(展开)

一个社畜的一天 有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觉得挺有趣的,站在书店看都会笑出来。给我感觉很严肃的徐冰居然做出如此接地气儿的“地书”。全书都是表情和图形符号,一个文字都没有,从头到尾翻了翻,看到一个二维码,赶紧好奇地扫了一下,是书籍信息。版权信息也都是图标,没有价格和条形码,这种书能在中国出版也是付... (展开)
评价一本书,还是一个艺术品?
徐冰先生的这本《地书》从设想上就可谓别具一格:全书不着一字,仅通过各式各样的符号,便描绘了一个大多数读者都能理解的故事(无论ta是哪国人)。 若从“书”的角度来进行评论,那么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其情节几乎没有亮点,也没有任何深度,只不过是对一位普通白领日常生活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