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张爱玲补妆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smee 2011-04-25 07:57:46

    下三滥不要脸臭流氓。把张的早期作品捧到天上,后期《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连讽刺带挖苦。plus未经许可私自公布私密书信,揭人隐私。不懂张当年为什么见他,给他留个话柄把自己标榜成张爱玲专家

  • 3 易思棠 2018-10-06 23:44:58

    两星半,取这个名字不要脸,收了水晶出版过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张爱玲未完》和另外一些集子里的文章,就几篇直接见她的比较有价值,其余的不过“姑妄言”,看完之后挺反感水晶的,他完全是自以为是的在那儿误读她的某些方面。

  • 2 已注销 2013-06-23 16:49:39

    就是觉得作者略骄傲

  • 1 guihua 2009-05-08 19:33:00

    张迷一词来历。

  • 1 伢栗野 2019-04-03 12:26:38

    文笔很恐怖,令人作呕。有几篇写得尚可,但基本也属于歪打正着。他当然完全不懂张爱玲,虽然批评家大概也不一定非要理解一个作者,然而自称“张迷”就令人反感了。张爱玲晚年写信说,水晶恨不得她快点死掉不要再写了,免得“破坏image”。祖师奶奶看人还是准的。

  • 0 小M 2007-06-14 14:18:05

    水晶很了解她

  • 1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6-11-05 23:34:08

    关于张爱玲的若干散论也很有意思,作者大胆表白自己既是一名文学研究者,更是不折不扣的张迷。但和坊间常见的跟风狗相比,水晶先生明显是有积淀的,故说出来的话也显得劲道十足,一招一式皆有所依,于“散”中更能体现出其精神之自由度有多大。

  • 1 嘘! 2017-10-02 15:33:54

    我觉得我还是少看评张的东西为妙,骂她的我想撕了那人,夸她的又觉得肉麻,认真评她的,觉得说不到点子上。好吧,作为张迷我真是难伺候。想想图书馆里各种靠她吃饭的“垃圾”,以后少去看,看了生气。

  • 0 Eciah 2012-12-02 18:12:46

    张粉的敬仰作,一些文章的表达有重复,光是「姘居」一次就提到多次。「既有“孤标傲世偕谁隐”又与尘世“惹尘埃”」。“你尽是苍绿。”

  • 0 2006-09-24 12:56:15

    我才知道过去的读是走马观花,在安静的周日上午,伴着经十路上繁忙吵闹的车辆声,阳光倾洒在半旧不旧的墙壁上,白色的柜子空空荡荡,不时出没的蟑螂似乎是这个学校最大的特产,我已经不在乎它会吃掉什么。

  • 0 燕贼 2017-03-26 23:24:07

    P21。夏济安曾经在一篇英文文章里说台湾作家不是隐士,是“声名狼藉的朝夕聚会的社交家notoriously gregarious."

  • 0 夏夜风 2008-12-18 11:00:48

    一本很有感情的书,毕业时摆地摊卖掉了

  • 0 听风的歌☁️ 2019-04-21 21:17:40

    “《歇浦潮》是中国‘自然主义’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可惜作者的‘视景’(vision)不深,没有如《红楼梦》那样悲天悯人,也不像《海上花》的温柔敦厚。所以作者看到的,只是人性狭隘的一面,也就是性恶的一面,使人觉得这本书太过cynical(愤世嫉俗的,冷嘲的)了,不能称做伟大。” “谈到鲁迅,她(张爱玲)觉得他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这一种传统等到鲁迅一死,突告终断,很是可惜。因为后来的中国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帜下,走的都是‘文过饰非’的路子,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实在可惜。” ——水晶《蝉——夜访张爱玲》

  • 0 127cathy 2007-11-12 11:51:42

    看了很久了,很想重温的一本书,水晶先生的文字,常令我有同感受..

  • 0 岫烟 2013-10-06 23:32:41

    小说艺术部分,或许是喜欢的极了,有种谄媚的偏颇。而等到较为客观的未完时,又于前面赘余的让人不耐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