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新的角度审视了明成祖曲折的一生。在作者的笔下,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既有功也有过的皇帝,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价值观……。书中资料颇为翔实。
目录 · · · · · ·
开头的话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乱世婴儿 一、出生于战乱年代 二、生母之谜 三、明成祖生母传说及社会思想根源 第二节 从宫廷到就藩燕京 一、宫廷生活 二、受封燕王 三,青少年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初露头角 一,众藩之首 二、结识怪杰姚广孝 三,初战告捷 四、易储未呆第二章 训兵待举 第一节 明太祖之死 一、太祖遗诏 二、燕王奔丧 三、建文继位 第二节 建文削藩 一、首削周王 二、再削数王 三、关于削藩的不同意见 四、对燕王的防范 第三节 众谋士怂恿起兵 一、姚广孝和袁珙 二、金忠和癫士 三、建文新政 第四节 暗中准备 一、风声渐紧 二、父子相继入京 三、佯狂称疾第三章 起兵靖难,巩固后方 第一节 北平誓师 一、智擒张爵、谢贵 二、夺占九门 三、誓师靖难 第二节 略定后方 一、初战告捷 二、大破宋忠于怀来 三、智取卜万 第三节 勇挫耿炳文 一、耿炳文北伐 二、燕王奔袭,南军败绩 三、真定大战 第四节 大败李景隆 一、李景隆北伐 二、援永平和取大宁 三、北平保卫战 四、郑村坝之战 五、自沟河大战第四章 转守为攻,直取金陵 第一节 转战山东 一、李景隆一败再败 二、铁铉坚守济南 三、东昌大战 第二节 转战河北 一、夹河大败盛庸 二、藁城击溃吴杰 三、斗智斗勇,固守北平 四、击破房昭 第三节 长驱金陵 一、长驱南下 二、有胜有败,有进无退 三、灵璧之战 四、耀兵江上 五、建文求和成泡影第五章 南京称帝 第一节 人正大统 一、金川门之变 二、明成祖登极 三、革除之际 四、论功行赏 第二节 屠戮建文遗臣 一、血腥的一幕 二、方孝孺不屈,“诛十族” 三、“瓜蔓抄” 第三节 踪迹建文帝 一、建文帝死于火了吗? 二、寻找建文下落 三、关于建文疑案 第四节 胜败之间 一、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二、建文帝失去民心了吗? 三、靖难之役中的李景隆 四、败者有因,胜非偶然第六章 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节 设立内阁 一、由丞相到内阁 二、内阁事权 三、内阁七学士 第二节 再次削藩 一、削藩前先行安抚 二、削藩时雷厉风行 三、削藩后藩禁严厉 第三节 任用酷吏 一、纪纲 二、陈瑛 三、用酷吏掌之有度 第四节 创设东厂 一、重用宦官由来已久 二、设立东厂,层层监督 三、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第七章 经营边疆 第一节 经营东北和设立奴儿干都司 一、对东北边陲的初期经营 二、设立奴儿干都司 三、竖立永宁寺碑 第二节 设哈密卫和改土归流 一、经营西北和设立哈密卫 二、经营西南和改土归流 第三节 封赠乌斯藏和经营南海 一、封赠乌斯藏 二、经营南海诸岛第八章 四方宾服 第一节 开明友好的睦邻政策 一、遣使通好 二、放松海禁 三、优待来使 第二节 通好西域 一、与帖木儿帝国重归于好 二、陈诚和《使西域记》 第三节 改善对日关系 一、明初倭寇问题 二、遣使通好,恢复邦交 三、望海埚之战 第四节 郑和下西洋 一、用人得当,动因复杂 二、力排众议,连续出使 三、成就巨大,耗费惊人 第五节 国王来访传佳话 一、满刺加王来访 二、苏禄王来访 三、浮泥王和古麻剌朗王来访第九章 下安南和征漠北 第一节 八十万大军下安南 一、安南王位继承问题 二、大举征讨 三、安南叛服 第二节 首次亲征漠北 一、抑强扶弱,和平争取 二、丘福北征,全军覆没 三、御驾亲征,大获全胜 第三节 第二次亲征漠北 一、漠北形势的新变化 二、率师亲征 第四节 晚年三次出塞 一、第三次北征 二、第四次北征 三、第五次北征 四、五征漠北有得有失第十章 文治有成 第一节 尊儒纳士 一、“儒道光荣多矣” 二、延揽文士 三、编纂图书 第二节 三千文士修大典 一、《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 二,价值巨大,历经劫难 第三节 台阁派歌舞升平 一、台阁派的兴起 二、歌舞升平第十一章 屡兴大工 第一节 营建北京 一、建都问题 二、营建和迁都 第二节 浚通大运河 一、漕运问题 二、宋礼浚会通河 三、治黄和开凿清江浦 第三节 修建大报恩寺等 一、大报恩寺 二、武当山宫观 三、长陵和永乐大钟第十二章 治国得失 第一节 知人善任 一、恩威并济,赏罚分明 二、人有长短,量才适用 三、不拘品级,不计旧嫌 四、敢言比敢为更可贵 第二节 政无壅蔽 一、求臣下直言 二、勤于政事 三、“贵得大体” 第三节 愿“斯民小康” 一,关心农事 二、赈灾治水 三、重丰收不重奇巧 第四节 唐赛儿起义 一、劳民过甚 二、唐赛儿起事青州第十三章 家庭生活和立储之争 第一节 家庭生活 一、娶徐达女为妻 二、并不安静的后宫 三、近于病态的晚年 第二节 为夺储兄弟阋墙 一、倾陷世子 二、立储之争 第三节 倾太子明争暗斗 一、太子处境艰难 二、倾太子密锣紧鼓 三、众臣忧心,多人蒙难第十四章 思想、才识和一生功过 第一节 思想和信仰 一、政治思想 二、崇佛而不佞佛 三、尊道意在利用 第二节 才识、爱好和作风 一、才识和爱好 二、躬行节 俭 三、政贵务实,不尚虚文 第三节 千秋功罪待评说 一、一个大有作为的帝王 二、一个有局限的帝王 三、结语后 记
开头的话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乱世婴儿 一、出生于战乱年代 二、生母之谜 三、明成祖生母传说及社会思想根源 第二节 从宫廷到就藩燕京 一、宫廷生活 二、受封燕王 三,青少年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初露头角 一,众藩之首 二、结识怪杰姚广孝 三,初战告捷 四、易储未呆第二章 训兵待举 第一节 明太祖之死 一、太祖遗诏 二、燕王奔丧 三、建文继位 第二节 建文削藩 一、首削周王 二、再削数王 三、关于削藩的不同意见 四、对燕王的防范 第三节 众谋士怂恿起兵 一、姚广孝和袁珙 二、金忠和癫士 三、建文新政 第四节 暗中准备 一、风声渐紧 二、父子相继入京 三、佯狂称疾第三章 起兵靖难,巩固后方 第一节 北平誓师 一、智擒张爵、谢贵 二、夺占九门 三、誓师靖难 第二节 略定后方 一、初战告捷 二、大破宋忠于怀来 三、智取卜万 第三节 勇挫耿炳文 一、耿炳文北伐 二、燕王奔袭,南军败绩 三、真定大战 第四节 大败李景隆 一、李景隆北伐 二、援永平和取大宁 三、北平保卫战 四、郑村坝之战 五、自沟河大战第四章 转守为攻,直取金陵 第一节 转战山东 一、李景隆一败再败 二、铁铉坚守济南 三、东昌大战 第二节 转战河北 一、夹河大败盛庸 二、藁城击溃吴杰 三、斗智斗勇,固守北平 四、击破房昭 第三节 长驱金陵 一、长驱南下 二、有胜有败,有进无退 三、灵璧之战 四、耀兵江上 五、建文求和成泡影第五章 南京称帝 第一节 人正大统 一、金川门之变 二、明成祖登极 三、革除之际 四、论功行赏 第二节 屠戮建文遗臣 一、血腥的一幕 二、方孝孺不屈,“诛十族” 三、“瓜蔓抄” 第三节 踪迹建文帝 一、建文帝死于火了吗? 二、寻找建文下落 三、关于建文疑案 第四节 胜败之间 一、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二、建文帝失去民心了吗? 三、靖难之役中的李景隆 四、败者有因,胜非偶然第六章 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节 设立内阁 一、由丞相到内阁 二、内阁事权 三、内阁七学士 第二节 再次削藩 一、削藩前先行安抚 二、削藩时雷厉风行 三、削藩后藩禁严厉 第三节 任用酷吏 一、纪纲 二、陈瑛 三、用酷吏掌之有度 第四节 创设东厂 一、重用宦官由来已久 二、设立东厂,层层监督 三、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第七章 经营边疆 第一节 经营东北和设立奴儿干都司 一、对东北边陲的初期经营 二、设立奴儿干都司 三、竖立永宁寺碑 第二节 设哈密卫和改土归流 一、经营西北和设立哈密卫 二、经营西南和改土归流 第三节 封赠乌斯藏和经营南海 一、封赠乌斯藏 二、经营南海诸岛第八章 四方宾服 第一节 开明友好的睦邻政策 一、遣使通好 二、放松海禁 三、优待来使 第二节 通好西域 一、与帖木儿帝国重归于好 二、陈诚和《使西域记》 第三节 改善对日关系 一、明初倭寇问题 二、遣使通好,恢复邦交 三、望海埚之战 第四节 郑和下西洋 一、用人得当,动因复杂 二、力排众议,连续出使 三、成就巨大,耗费惊人 第五节 国王来访传佳话 一、满刺加王来访 二、苏禄王来访 三、浮泥王和古麻剌朗王来访第九章 下安南和征漠北 第一节 八十万大军下安南 一、安南王位继承问题 二、大举征讨 三、安南叛服 第二节 首次亲征漠北 一、抑强扶弱,和平争取 二、丘福北征,全军覆没 三、御驾亲征,大获全胜 第三节 第二次亲征漠北 一、漠北形势的新变化 二、率师亲征 第四节 晚年三次出塞 一、第三次北征 二、第四次北征 三、第五次北征 四、五征漠北有得有失第十章 文治有成 第一节 尊儒纳士 一、“儒道光荣多矣” 二、延揽文士 三、编纂图书 第二节 三千文士修大典 一、《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 二,价值巨大,历经劫难 第三节 台阁派歌舞升平 一、台阁派的兴起 二、歌舞升平第十一章 屡兴大工 第一节 营建北京 一、建都问题 二、营建和迁都 第二节 浚通大运河 一、漕运问题 二、宋礼浚会通河 三、治黄和开凿清江浦 第三节 修建大报恩寺等 一、大报恩寺 二、武当山宫观 三、长陵和永乐大钟第十二章 治国得失 第一节 知人善任 一、恩威并济,赏罚分明 二、人有长短,量才适用 三、不拘品级,不计旧嫌 四、敢言比敢为更可贵 第二节 政无壅蔽 一、求臣下直言 二、勤于政事 三、“贵得大体” 第三节 愿“斯民小康” 一,关心农事 二、赈灾治水 三、重丰收不重奇巧 第四节 唐赛儿起义 一、劳民过甚 二、唐赛儿起事青州第十三章 家庭生活和立储之争 第一节 家庭生活 一、娶徐达女为妻 二、并不安静的后宫 三、近于病态的晚年 第二节 为夺储兄弟阋墙 一、倾陷世子 二、立储之争 第三节 倾太子明争暗斗 一、太子处境艰难 二、倾太子密锣紧鼓 三、众臣忧心,多人蒙难第十四章 思想、才识和一生功过 第一节 思想和信仰 一、政治思想 二、崇佛而不佞佛 三、尊道意在利用 第二节 才识、爱好和作风 一、才识和爱好 二、躬行节 俭 三、政贵务实,不尚虚文 第三节 千秋功罪待评说 一、一个大有作为的帝王 二、一个有局限的帝王 三、结语后 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共8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武则天传》《明宪宗传》《唐高祖传》《宋太祖传》《秦始皇传》
等
。
喜欢读"明成祖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明成祖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有黑料的一流杰出帝王
作者采用的是纪年体,按时间顺序,从明成祖的童年写到了老年。 明成祖是卓越的战略家。发起靖难后,明成祖内线防御战,外线运动战,快速奔袭,扬长避短,常常以不可以思议地扭转局势取得战斗胜利、赢得战略优势。 明成祖也是卓越的政治家。在其治理之下,管束宗亲,完成了建文...
(展开)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人民出版社 (1993)8.0分 24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14)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wildice)
- 我的明月清风Ⅰ (羊的门)
- 玩大的 (Luke)
- 永乐(1403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共22年。 (想飞的鱼儿)
- ccxx的简明中国史阅读列 (ccxx)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成祖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大坨 2017-09-01 06:40:59
做传,最好能分析材料去伪存真还原一个皇帝的事功,心理,生活几方面,感觉樊的两本要更好一些。
1 有用 为这街而来 2018-07-02 10:42:10
我对酷厉的人有好奇,也许自己太冷清太丧了,对戏剧性充满好感。第二点感怀就是,很多都是虎父犬子,朱元璋倒是有一个完美继承他狼性的儿子,不知道他的成长经历是怎么样的?从小生活在勾心斗角的环境里,人很快就找到了适应社会的方式。
0 有用 边走边唱 2024-12-28 11:41:33 湖南
书已读了一半,我认为这还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有少量资料引用,但没有很深入的学术考证,各方面都只能简单带一下。但由于史料选取精当,读了还是有不少裨益。内容涉及也比较广,如成祖经略边疆的事情全都浅浅介绍了一遍。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偏向于写史,而不是作传,与成祖个人直接相关的材料几乎看不到,只有最后几张才专门介绍了一点。既然这样,写前面的一些重大事件,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一些奏章之类的体现出成祖的思路和反应呢... 书已读了一半,我认为这还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有少量资料引用,但没有很深入的学术考证,各方面都只能简单带一下。但由于史料选取精当,读了还是有不少裨益。内容涉及也比较广,如成祖经略边疆的事情全都浅浅介绍了一遍。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偏向于写史,而不是作传,与成祖个人直接相关的材料几乎看不到,只有最后几张才专门介绍了一点。既然这样,写前面的一些重大事件,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一些奏章之类的体现出成祖的思路和反应呢?他的喜怒哀乐思想变化在书中都看不到,成祖在书中是一个帝王,而不是一个人。但总的来说,朱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帝王,除了五征漠北有些个人情节外(连阳衰都被考证出来真是太尴尬了)而且这本书的装帧做得很好,封面黄皮纸 里头是布面 还有龙纹 真是要做出帝王气派来了 哈哈。 (展开)
5 有用 亢龙无悔 2008-01-28 12:13:03
很好的著作,研究的很到位
1 有用 通天塔 2023-07-13 15:32:27 江苏
对于感性的英雄崇拜情节来说,朱棣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或者皇帝,但是他的那些污点使得他的形象永远无法光明伟大,这个人始终背负着残酷、冷血、无视传统礼法、更违背人伦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