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可听风吟 2016-05-30 17:37:32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如果你想变成一个更好的读者,要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好吧,这的确是一本超越我头脑的书。首先,它并不是一本历史入门书籍,吕思勉是历史大师,所以这本书里很多引经据典的举证,而这些举证对于我这个历史门外汉来说看得似是而非。其次,这本书成书于抗战时期,写作语言是半白话的,更增添了其阅读难度。不过,我还是要说这是一本好书,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结构,并不像通常的通史那样,按照年份梳理一遍,而是分了主题(文化、学术、货币等等),对于每个主题从古至今的理一遍,有助于我们贯通了解各个主题。我觉得这个书我一定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 4 焚琴客 2014-02-05 09:28:48

    上编细中有粗,下编粗中有细,细节处常蓄锋芒,颠覆得不露声色。但受马氏史观荼毒太深,述史也未能持守客观,文笔不文不白,许多论断又下得草率,自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少,让人有点头大。

  • 4 Strepsiades 2015-06-21 16:23:01

    感觉读起来还是困难。

  • 1 巴喆 2015-09-19 11:41:36

    上下两侧,分门别类;总论而开,自成一派。

  • 2 遄周弥格 2015-09-29 06:24:26

    “民国以来的史学家,在解释上,高过钱穆的太多了。钱穆的老师吕思勉就出其右。老师前进,学生落伍,只有钱穆那种自成一家的迂腐,才有此怪现象。”

  • 1 深蓝 2018-09-26 19:41:56

    没有按照常规路数遵循年代由古至今开始叙述时代变迁,而是通过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角度阐述时代变迁……标新立异,有的篇幅也确实味同嚼蜡。下篇基本可以忽略不读了,硬着头皮读完,走马观花也就如此

  • 1 板栗子 2017-06-16 20:25:39

    读起来略困难…我还是去读姚著吧…

  • 1 仰望星空 2017-05-01 21:13:23

    如果作为中国通史的入门之书,尚可称职。限于篇幅,整体内容较为浅显,如果要进一步深入,还得看二十五史。

  • 0 Μοπёу 2016-03-04 15:47:16

    民国时期的语言,翻来覆去地论述,不算享受的阅读体验。但是确实是本不错的书。

  • 0 汤茗阅历 2018-05-11 21:41:37

    读书就要读大师级的作品。

  • 0 simple 2021-07-13 16:52:49

    非一遍能理解全篇。

  • 0 Stan 2021-12-20 20:49:23

    读了一半。自己根基浅,觉得可读性不强。

  • 0 Lazy 2024-03-07 01:00:43 江苏

    当年似乎看得这版

  • 0 柱子 2023-02-19 01:51:36 天津

    校对奇差。

  • 0 aha 2022-05-03 12:12:33

    全书分上下两篇。下篇是按时间顺序的常规叙述,并不费力。而上篇围绕婚姻、族制、衣食、住行等主题进行论述,有大量的举证、史实串联,旁征博引,对读者的历史基础有一定要求。阅读过程中交杂着对作者渊博学识的钦佩和自身才疏学浅的惭愧,也是一番难忘的体验。

  • 0 远树 2017-04-05 18:50:53

    视野宏大,论述犀利,只是读到最后军阀混战部分,觉得这样的体量说完通史,未免匆忙

  • 0 七哥七 2016-12-29 10:23:32

    就是一部苦难史,以史明鉴

  • 1 小刺猬 2019-08-31 23:20:46

    带你串一遍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讲,除了民国时期汉本位思想的局限以外,可以说是中通课本。 算是有功底中比较易读的,如果有版本在他惯常使用的庙号旁边注明年号就更好了。 比如说我都从没有意识到阿古柏是个帕夏… “中、日两国,同立国于东方,在历史上的关系,极为深切,当西力东侵之际,本有合作御侮的可能。”如果他知道后来发生的一切。 讲到一战为止。

  • 0 晨阳 2016-02-11 22:02:17

    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文化的变革,并不是很明白;三分之一的篇幅把历史、朝代的变更串了一下,确实是通史。 佩服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随历经磨难,但最终都会同化、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使自己更强大。人亦如此。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