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範疇篇 解釋篇的创作者
· · · · · ·
-
亚里士多德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 可见除第一性实体之外,任何其他的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性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性实体里面, 因而如果没有第一性实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存在。 在浙,第一性实体之所以是最得当地被称为实体,乃由于这个事实,即他们乃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他一切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它们,或者是存在于它们里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坏人如果被引导到一种更好的生活和思想方式,就可能有所改进,不管这种改进是怎样微小;如果他一朝有了改进,不管这种改进是怎样微小,很清楚他就可能完全改变,或者至少会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一个人总是越来越容易被引向德性的路上去的,不管开初的改进是多么微小。因此,自然可以假定他将会获得比过去所获得的更大的进步;只要这个过程维持下去,它将会把他完全改变过来,并把他带进相反的状况中,只要他不受缺乏时间的阻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範疇篇 解釋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第1-4章)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Κεφάλαιο 1】 【古希腊文原典】 Ὁμώνυμα λέγεται ὧν ὄνομα μόνον κοινόν, ὁ δὲ κατὰ τοὔνομα λόγος τῆς οὐσίας ἕτερος, οἷον ζῷον ὅ ... (展开)
【转】聂敏里: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实体理论——对《范畴篇》第5章的研究
提 要:《范畴篇》第5章向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普遍同意在这一章中含有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实体理论。但是传统的观点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所展示的这个实体理论是同他后来在《形而上学》核心卷中所表达的实体理论不同。本文对《范畴篇》第5章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围...
(展开)

【轉】劉創馥:亞里士多德範疇論
【作者简介】刘创馥,男,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学学士(1995),哲学硕士(1997),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2002),德国洪堡特基金会学人(2003-2004)。2004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现职为教授及研究学部主任。研究兴趣广泛,主要研究康德及黑格尔哲学,并触及西方哲...
(展开)

习读(《范畴篇》Categories)札记(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习读(《范畴篇》Categories)札记 自安德罗尼科斯编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以来,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六世纪,《范畴篇》一直居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首位,除了漫步派外,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葛派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它们关乎“那些最初和最简单的表达、以及它们所指称的东西... (展开)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第5章)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古希腊文原典】Οὐσία δέ ἐστιν ἡ κυριώτατά τε καὶ πρώτως καὶ μάλιστα λεγομένη, ἣ μήτε καθ' ὑποκειμένου τινὸς λέγεται μήτε ... (展开)
方书春译《解释篇》几处译文的讨论
§1 55页3行 原译:正如所有的人的书法并不是相同的人,同样地,所有的人也并不是有相同的说话的声音; 修改:正如文字并不是对于所有的人都相同,同样地,语言也并非对于所有的人都相同; 理由:这里的γράμματα与φωναί似指不同民族的文字、语言,而不是同民...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商务印书馆 (2003)8.6分 874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75)9.2分 38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8.7分 117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1)8.0分 53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範疇篇 解釋篇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