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家注孙子 短评

热门
  • 40 HeliumTrois 2019-03-29 14:23:17

    终于找机会把十一家注通读了一遍,和看纯粹的孙子比起来,注家们的发挥从多个角度阐释原文,能更深刻理解。当然看这书和看弹幕是一样的,前面有曹操大牛发了个弹幕,后面跟帖无数,还互相黑,真的是好玩

  • 6 THE MERMAID 2016-12-30 13:34:53

    字字珠玑,解决每个问题都有新的理解。值得读一生的书。

  • 4 村长收白菜不? 2022-02-27 20:12:18

    今年打算再读一遍,也就是第四遍了。

  • 0 橙子の城 2024-03-11 20:09:13 江苏

    能力有限,只能不求甚解

  • 0 Captain 2023-10-07 09:13:05 上海

    简直是千年前的工程学经典之作!换到现金孙子一定是个极好的项目管理!

  • 0 姜巽龑 2023-10-09 12:53:31 北京

    小时候就看过,之前因为某个电视剧想重看,但意外找到这个版本了,所以重读了一下,只能说这个东西,不是看过就过的东西,是属于随看随新,时时都能用的,可能这版比较新颖的,就是十家的批注吧,但有的感觉并不是军事家多少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5星

  • 0 CEF94 2022-05-24 14:53:32

    与历代先贤的思想对话。曹操是目前已知注《孙子》的第一人,除了对原文进行注解外,还会带一些自己行军打仗的心得,就像是读书笔记。

  • 1 奇诺 2022-04-22 10:05:26

    古代辩证法思维运用的巅峰之作——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以此为基,分而述之,最后成为具体化的兵家诸事。我一直觉得现代很多人说孙子兵法适用生活工作各个地方就比较扯,难道所有的事全是涉及生死存亡吗?里面的思想到底有多少适用?最可行的可能就是知己知彼、虚实相生吧。

  • 0 momo 2023-07-30 21:54:09 江苏

    值得每年读一次

  • 0 无忌 2023-08-08 08:32:33 广西

    我不是第一次读《孙子兵法》,小时候因为喜欢军事战争案例有读原文,至于对自己有多大帮助或者感触肯定是会随着阅历而改变的,一直以来我对于孙子兵法的认知标签为管理学。最近又读了网文《混在三国当军阀》,杰出军事家也是屡败屡战锻炼出来的,只要本钱还在就有机会翻盘,都是一直在学习,根据不同的对手主动去学习,对阵时扬长避短,轻敌是战后而不是战前,庙算(计划)永远在前。一个人没有计划,又怎么能够知道自己处在哪一个位置,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最熟的那几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是在说识人,人一旦固执僵化就很容易被对手掌控以利诱之,这是战略层次;而人若是没有自己的原则,却更容易迷失自我,这是道德层次。宋襄公仁义之战被笑千年,是看不透形势?胜败乃兵家常事,然则许多的人没有第二次机会

  • 0 戳0202 2023-06-01 16:07:20 福建

    较为"难"读的一本书,但是一字十义 榕长乐湖滨

  • 1 Chengium 2023-01-19 16:03:00 江苏

    这种带别人批注的书都挺有趣的。本书并无白话译文,读不通之处参考曹操、杜牧几位的注,其意豁然开朗。孙子兵法真乃神书,佳句频出,用兵原则千年之前便已形成,后世之变无非武器装备罢了。

  • 1 观影旅团 2023-04-07 17:33:53 湖南

    孙子是东方的拿破仑,其两千面前的智慧足以超越时空!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毛泽东的游击战十六字诀,都闪烁着其光芒。 前面学了个孙子定理,搞了半天才弄懂。破口就指名道姓地骂孙子,结果发现骂错了人,这个孙子出生在南北朝时期……

  • 1 何子诚 2023-03-06 01:38:29 云南

    前一久看完《狂飙》,再读一遍《孙子兵法》,收获多多!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十六字方针,多得孙子之精髓!这个版本注解很充实,没得说。但不足是内容过于零散,一句话分成好几段,看起来有点不舒服,另外没有翻译,有就更好了。舒适度欠佳。 要研究的话必不可少。

  • 0 提灯人 2023-04-15 23:38:26 北京

    2022.11.08–2023.04.15:还是要反复读的。

  • 0 愉悦的英雄王 2025-01-28 22:44:03 吉林

    李筌的注价值最低最能扯淡 曹公的注最简练精妙 二杜的注详实仔细 其他的注都很平庸 可惜贾诩的注解没有流传下来 否则一定能窥见其人用兵用计的玄奥(帮张绣两败曹操 多次料敌机先)

  • 0 2025-01-05 21:20:45 天津

    纵跨千年的古代论坛,于微妙之处多有发明,且有大量实例予以支撑。

  • 0 Yeah明珠 2025-03-05 19:35:13 北京

    可以读一辈子的书+1(@奥勒留斯的《沉思录》)。1.谋定而动似乎是先秦诸子的时代共性(胜兵先胜而求战,败兵先战而求胜),让我想起《内经·素问》里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相比之下,现代社会对“不假思索地行动”的鼓吹究竟是在战争和规训下对生命本能的呼唤,还是投机取巧地为软弱无力寻找借口,值得每个人再三思考。2.兵家丰富的战争经验并不盲目追求战争,反而诚恳地反战(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更添几分动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