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王先谦云荀子之论“感激而出”,“盖欲针砭于流俗,而非持论于衡平矣。”的确处处可见荀子对儒道末流的纠正。仅就性之善恶问题而言,孟子讲教育之可能,荀子讲教育之必要,同门异户,而旨意一也。
错别字也是有的
很棒。以前感觉荀子的人性本恶是对的,现在感觉为何孟子要说的人性本善,理解这两者区分才能真正理解儒家,并且区分儒家、法家思想。
受益匪浅。不同的儒家面向~ 下本想读孟子~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文章内容逐渐丰富,终于摆脱了语录体形成议论文,功莫大焉。法后王与人性恶,足以纠偏孔孟之说,肯定有其所指和时代背景。荀子之说本应与孔孟视为儒学之一体两面,从极端(法先王和人性善)调和为中庸,但宋儒舍弃之,毁坏儒学全貌,使宋明学问社会国家制度皆走向偏废,终不可救。是后人愧对荀子。但是说起该书内容,瑕瑜互见,前半精彩,然后逐渐平淡,似乎内容也的确稍显杂驳,也许是由于后人改动吧。王先谦的注释也的确杂芜,颇有为学术而学术之感,毫不顾及读者便利,可见起初便非针对大众进行普及,而是用于书斋中先生们的学术探讨。
非十二子和解蔽。
渐入佳境。《天论》以下,《君子》以上,篇篇精彩;《礼论》《性恶》两篇,尤须先读。吐个槽,先秦诸子文学思想真是上了个毛线。
王念孙的训诂最精;俞樾喜出别解,初看觉其好标新立异,久则觉其亦颇有理。
由修身引出治国之道,尚礼义 修身,人心善恶共存,去恶修善,以义为心中准则,以礼为外在表现,义为里而礼为表 治国,国民善恶共存,惩恶扬善,以义为天道准则,以礼为规则法度,义为首而礼为体 荀子继承了儒家礼的思想,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看似有法家的倾向,但荀子强调规则的源头在义而非利,与法家有本质的矛盾 孟子发明了浩然正气,我以为配荀子更合适 第二十三篇《性恶》与全书基调不符,应该非荀子原创
排版,纸张不错,可是读了梁任公的法学文集,他很是骂荀子
真的,十分值得一读!
补标 最爱的就是荀子www
荀子的论述真的很漂亮啊233,感觉很有说服力:“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 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性的善恶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论辩的精辟程度则足够以飨读者了。当然,荀子的解说相对“古板”一些,说明的用例也相对严谨保守——比起《孟子》来说是更畅快的,比起《庄子》当然飘逸不足啦。另外中华书局的这个集解本子真好,这一整个国学书系都是学术研究的福音。
明君子之行,表君子之志,详而得体,要而不烦,排比而不厌,唯荀子为最。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看古人的注解很赞
高中曾因荀况有一种很亲近的现代感而喜欢他,但现在明白亲近并不表明这人值得喜欢,并且也不是荀子很现代化,而是现代很荀子化。而荀子化,这也能算好事?荀况别于法家的是,他的世界留有一种道德评级的升贬运动,但性恶论和礼法并用的主张跟法家也就一纸之隔。去掉荀况那里已经破破烂烂的一点耐心,谁讲什么礼什么教化呢?民为猪狗野兽,要威逼利诱,可想而知这会是唯一的结论。读过的诸子里面语言的面孔最丑的一个。
不得不给五星,论证比孟子更强大,当然就理想而言,荀子务实的令人可怕,全书整个就是按照君主的基调来阐述。一手赏罚,一手用贤,君主垂拱而治,庶民被治而已。不过也有君民舟水的论述。公务员可以多看看。
背着导导偷偷看的书😅
治世之书
> 荀子集解
8 有用 抱剑辞秦 2020-10-10 01:13:33
王先谦云荀子之论“感激而出”,“盖欲针砭于流俗,而非持论于衡平矣。”的确处处可见荀子对儒道末流的纠正。仅就性之善恶问题而言,孟子讲教育之可能,荀子讲教育之必要,同门异户,而旨意一也。
3 有用 海鹰 2016-06-22 13:06:44
错别字也是有的
11 有用 Scipio 2013-04-06 22:38:24
很棒。以前感觉荀子的人性本恶是对的,现在感觉为何孟子要说的人性本善,理解这两者区分才能真正理解儒家,并且区分儒家、法家思想。
2 有用 January沛纸 2022-10-12 10:51:43 北京
受益匪浅。不同的儒家面向~ 下本想读孟子~
3 有用 晴信 2022-05-02 11:50:58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文章内容逐渐丰富,终于摆脱了语录体形成议论文,功莫大焉。法后王与人性恶,足以纠偏孔孟之说,肯定有其所指和时代背景。荀子之说本应与孔孟视为儒学之一体两面,从极端(法先王和人性善)调和为中庸,但宋儒舍弃之,毁坏儒学全貌,使宋明学问社会国家制度皆走向偏废,终不可救。是后人愧对荀子。但是说起该书内容,瑕瑜互见,前半精彩,然后逐渐平淡,似乎内容也的确稍显杂驳,也许是由于后人改动吧。王先谦的注释也的确杂芜,颇有为学术而学术之感,毫不顾及读者便利,可见起初便非针对大众进行普及,而是用于书斋中先生们的学术探讨。
2 有用 艾多斯 2021-03-06 15:12:22
非十二子和解蔽。
1 有用 契诃夫的樱桃园 2022-11-09 16:28:32 云南
渐入佳境。《天论》以下,《君子》以上,篇篇精彩;《礼论》《性恶》两篇,尤须先读。吐个槽,先秦诸子文学思想真是上了个毛线。
1 有用 无涯客 2023-11-16 23:54:56 广东
王念孙的训诂最精;俞樾喜出别解,初看觉其好标新立异,久则觉其亦颇有理。
1 有用 王永林 2021-11-19 16:35:43
由修身引出治国之道,尚礼义 修身,人心善恶共存,去恶修善,以义为心中准则,以礼为外在表现,义为里而礼为表 治国,国民善恶共存,惩恶扬善,以义为天道准则,以礼为规则法度,义为首而礼为体 荀子继承了儒家礼的思想,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看似有法家的倾向,但荀子强调规则的源头在义而非利,与法家有本质的矛盾 孟子发明了浩然正气,我以为配荀子更合适 第二十三篇《性恶》与全书基调不符,应该非荀子原创
1 有用 williamhsu 2012-10-21 20:03:24
排版,纸张不错,可是读了梁任公的法学文集,他很是骂荀子
2 有用 梦凉斋 2021-05-09 22:29:05
真的,十分值得一读!
1 有用 文鸯. 2022-12-07 23:10:22 湖北
补标 最爱的就是荀子www
4 有用 秦小瑾 2019-03-17 00:05:27
荀子的论述真的很漂亮啊233,感觉很有说服力:“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 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性的善恶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论辩的精辟程度则足够以飨读者了。当然,荀子的解说相对“古板”一些,说明的用例也相对严谨保守——比起《孟子》来说是更畅快的,比起《庄子》当然飘逸不足啦。另外中华书局的这个集解本子真好,这一整个国学书系都是学术研究的福音。
3 有用 秦州德里奇 2021-07-22 09:54:49
明君子之行,表君子之志,详而得体,要而不烦,排比而不厌,唯荀子为最。
2 有用 純炁之守 2021-05-07 21:54:25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2 有用 祖天德 2013-07-01 21:53:29
看古人的注解很赞
1 有用 手枝 2023-01-10 00:45:30 江西
高中曾因荀况有一种很亲近的现代感而喜欢他,但现在明白亲近并不表明这人值得喜欢,并且也不是荀子很现代化,而是现代很荀子化。而荀子化,这也能算好事?荀况别于法家的是,他的世界留有一种道德评级的升贬运动,但性恶论和礼法并用的主张跟法家也就一纸之隔。去掉荀况那里已经破破烂烂的一点耐心,谁讲什么礼什么教化呢?民为猪狗野兽,要威逼利诱,可想而知这会是唯一的结论。读过的诸子里面语言的面孔最丑的一个。
0 有用 橙子 2024-01-26 19:57:21 湖南
不得不给五星,论证比孟子更强大,当然就理想而言,荀子务实的令人可怕,全书整个就是按照君主的基调来阐述。一手赏罚,一手用贤,君主垂拱而治,庶民被治而已。不过也有君民舟水的论述。公务员可以多看看。
1 有用 鳴陽兔猻 2022-01-12 19:07:40
背着导导偷偷看的书😅
0 有用 林已南 2019-06-26 23:32:26
治世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