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也许可以说,组成人类基因组的23对染色体的图谱绘制是新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它提出的问题与它解答了的问题同样多。这些问题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疾病、寿命和自由意志的思考方式。这些问题将影响你的后半生。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突破会有什么后果?《基因组:人类自传》在这方面提供了超群的洞察力。通过在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马特·里德利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程。他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等问题,这将帮助你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作者简介 · · · · · ·
马特・里德利过去是《经济学家》的科技编辑、驻华盛顿记者和美国地区编辑。他是《红色皇后:性与人类本性的进化》、《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合作的进化》,和《借助于后天培养的自然力量:基因、经历以及造就了我们人类的一切》的作者,现居英国。
译者简介
刘菁,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取得生物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目录 · · · · · ·
译者序
致谢
前言
导言
第一号染色体 生命
第二号染色体 物种
第三号染色体 历史
第四号染色体 命运
第五号染色体 环境
第六号染色体 智慧
第七号染色体 本能
X和Y染色体 冲突
第八号染色体 自身利益
第九号染色体 疾病
第十号染色体 压力
第十一号染色体 个性
第十二号染色体 自我组装
第十三号染色体 史前
第十四号染色体 永生
第十五号染色体 性别
第十六号染色体 记忆
第十七号染色体 死亡
第十八号染色体 疗法
第十九号染色体 预防
第二十号染色体 政治
第二十一号染色体 优化人种论
第二十二号染色体 自由意志
文献列表与注释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RNA是联结DNA和蛋白质的化学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信息从DNA的语言翻译成蛋白质的语言。但从其运作机制来看,毫无疑问,RNA就是两者的祖先。有5条线索证明RNA的出现先于蛋白质和DNA。第一,人们发现,要改变DNA的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改变RNA相应组成成分的方式来实现,而无法直接进行更改。第二,DNA语言中的字母T是由RNA语言中的字母U演化出来的。第三,现在有很多酶,虽然其成分是蛋白质,但必须依赖一些小的RNA分子才能发挥作用。第四,RNA与DNA和蛋白质不同,可以在无须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依靠自己完成自我复制:给RNA所需的原料,它就能将其整合成相应的信息。观察细胞的任何一部分,你就会发现最原始、最基础的功能都需要RNA的参与。基因中的信息是由RNA产生的,由一种依赖于RNA的酶携带着。核糖体仿佛是一台带有RNA的翻译机,将基因的信息翻译出来,由一种小RNA分子负责搬运翻译的过程所需的氨基酸。第五,RNA与DNA不同,它本身就可以作为催化剂,切断或连接其他分子(也包括RNA本身在内)。它可以切断这些分子,连接不同的分子片段,使用它们制造出RNA结构,并加长RNA链。甚至,RNA能给自己“动手术”,即切除自己的某一段,再将两个游离端连接起来。 黑猩猩、大猩猩和红毛猩猩都有24对染色体。人类的二号染色体是由两对中等大小的猿类染色体融合形成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基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 -
例如,生活在大西洋底部硫黄出口的“黑烟囱菌”,是Luca时代结束后不久,从与我们祖先不同的一个菌群进化而来。就基因进化水平而言,这种细菌大概比银行职员更加高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基因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基因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基因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 更多书评 49篇
-
Wolfbull (这是谁?)
【补充中……】 这本书真心颠覆了好多价值观 1. Gay必须是天生的,因为Xq28基因,而且这个基因是妈妈给的!所以爸爸可以决定生男生女,妈妈可以决定这个人是喜欢男生还是喜欢女生…… 2. 智力,50%是有基因决定的,30%是由子宫环境决定的,只有20%是后天决定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来的智力越发受基因决定。【当然,智力和成功与快乐毫无关系 3. 很多绝症,和你生活的环境关联性很低。有些就是某个染色体某处的某基因中...2012-08-17 00:12 3人喜欢
【补充中……】 这本书真心颠覆了好多价值观 1. Gay必须是天生的,因为Xq28基因,而且这个基因是妈妈给的!所以爸爸可以决定生男生女,妈妈可以决定这个人是喜欢男生还是喜欢女生…… 2. 智力,50%是有基因决定的,30%是由子宫环境决定的,只有20%是后天决定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来的智力越发受基因决定。【当然,智力和成功与快乐毫无关系 3. 很多绝症,和你生活的环境关联性很低。有些就是某个染色体某处的某基因中的CAG重复了30次以上,而正常人小于10次;这种人从一出生就能知道自己到中年时候会不会死,于是告不告诉他们这个结果又变成一个很复杂的伦理问题 4. 婴儿期学习语言能力强,很少部分是因为婴儿学习快,大部分是因为语言学习是我们的本能,即基因。所以中国家长喜欢的幼儿期的双语教学简直在胡扯,这是在违背本能。以及国外那些混血儿,可以掌握各7-8门语言,本能是很大一块
回应 2012-08-17 00:12 -
优化人种历史的很多现代版本都把它表达成是一个科学、尤其是遗传学,不受控制会有多么危险的例子;其实更多地是一个政府不受控制会有多么危险的例子。 休谟之叉:我们的行为要么是实现已经被决定的,这样我们不必为它们负责;要么是偶然事件的结果,这样我们也不必为它们负责。 环境决定性比遗传决定性更应该引起警觉,它就是洗脑。它远没有给自由意志留下空间,而是减少了空间。 对于自由意志我们远远不是热爱,我们似乎是一个...
2017-08-05 17:29 2人喜欢
-
多巴胺决定活跃程度(动机) 如何识别害羞的人? (北欧人) 百忧解:提高某种胺:5-羟色胺。 为什么冬天睡得早爱吃零食还抑郁? 胆固醇高:心脏病 胆固醇低:暴力 5-羟色胺 越高,社会地位越高;反之亦然,互相影响。 你大脑里的化学是由你接收到的社会环境传来的信号所决定的。生物结构决定行为,社会又决定生物结构。
2017-08-05 09:19 2人喜欢
-
号称母系表观印记来源的基因发育过程中更容易促进躯体生长并且抑制胎盘生长。 并且,“在老鼠里,大部分的前脑看起来都是由带有母方标记的基因造出来的,而大部分的下丘脑(位于脑子的基座处),则是由带有父方标记的基因造出来的。” 并且,“来自父方的基因鼓励胚胎的发育,来自母方的基因使其发育不要过度。 黑格的理论预测,带有标记的基因通常会在这样相互作对的基因对里被发现。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在人体内,他的预测是正...
2019-06-01 01:54
号称母系表观印记来源的基因发育过程中更容易促进躯体生长并且抑制胎盘生长。
并且,“在老鼠里,大部分的前脑看起来都是由带有母方标记的基因造出来的,而大部分的下丘脑(位于脑子的基座处),则是由带有父方标记的基因造出来的。”
并且,“来自父方的基因鼓励胚胎的发育,来自母方的基因使其发育不要过度。
黑格的理论预测,带有标记的基因通常会在这样相互作对的基因对里被发现。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在人体内,他的预测是正确的。人体的IGF2基因位于第十一号染色体上,带有父方的印记。如果有人偶然遗传到了两个父方的版本,他就会受拜克维斯•魏德曼(BeckwithWiedermann)综合症的折磨,心脏和肝脏会发育得过大,肿瘤在胚胎组织里也会比较常见。尽管人体内的IGF2R基因没有印记,倒确有一个带有母方印记的基因,H19,是与IGF2作对的。”
这使得父方表观遗传标记异常带给人的影响和母方带给人的影响不一致。(安吉尔曼综合征是父系标记有两份,导致智力低下。Prader-Willi综合征是母系标记有两份,导致缺少父系基因印记,最终导致边缘智力以及食欲问题。)
这可能也导致了男性和女性体内倾向有不同的精神疾病以及发育问题。男性和女性对自身和子女发育有一种基于性选择需求的决策冲突。
回应 2019-06-01 01:54 -
海若 (We are only here briefly.)
"太初有“词”。这个词以自己携带的信息充斥了整个海洋,永不停息地复制它自己。这个词发现了如何重组化学物质,以便抓住熵的潮流中微小的逆流并给它们以生命。这个词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陆地从布满灰尘的地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天堂。最终,这个词到达了鼎盛期,巧夺天工地造出了一种粥样的、被称为人脑的机器。这个机器发现并意识到了这个词的存在。 每次我这么想的时候,我的那个粥样的机器就翻腾个不停。地球有40亿年的历史,...2011-09-27 13:24
"太初有“词”。这个词以自己携带的信息充斥了整个海洋,永不停息地复制它自己。这个词发现了如何重组化学物质,以便抓住熵的潮流中微小的逆流并给它们以生命。这个词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陆地从布满灰尘的地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天堂。最终,这个词到达了鼎盛期,巧夺天工地造出了一种粥样的、被称为人脑的机器。这个机器发现并意识到了这个词的存在。 每次我这么想的时候,我的那个粥样的机器就翻腾个不停。地球有40亿年的历史,我却幸运地活在当今这个时代;地球上有500万个物种,我却幸运地生为一个有意识的人;地球上有60亿人,我却荣幸地生在发现了这个“词”的国家;在地球所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生物环境中,偏偏就在我出生的5年前、距离我出生的地方只有200英里处,我这个物种的两个成员发现了DNA的结构,从而揭示了宇宙中最大、最简单而又最惊人的秘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嘲笑我的激情,就当我是个可笑的物质至上者吧:居然对一个缩写词【指DNA。——译者注】都肯倾注这么大的热情。不过,跟着我到生命的源头去看看吧,我希望我能够让你相信这个词是多么迷人。 引自第8页 回应 2011-09-27 13:24 -
月黄昏 (如此忧伤……)
10年之后再破解DNA的秘密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那时候都在干别的。弗兰西斯.克里克当时在朴茨茅斯那边设计水雷;只有15岁的“神童”詹姆斯.沃森刚刚在芝加哥大学注册读本科,而且已立志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鸟类学;莫里斯.威尔金斯在美国协助研制原子弹;罗萨琳.富兰克林则在替英国政府工作,研究煤的结构。 每次读到这样的文字,我都忍不住地想笑,也说不清为什么。生命的历程和自己当初的设想往往相去甚远,最初的雄心壮志、最...2011-10-22 10:28
10年之后再破解DNA的秘密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那时候都在干别的。弗兰西斯.克里克当时在朴茨茅斯那边设计水雷;只有15岁的“神童”詹姆斯.沃森刚刚在芝加哥大学注册读本科,而且已立志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鸟类学;莫里斯.威尔金斯在美国协助研制原子弹;罗萨琳.富兰克林则在替英国政府工作,研究煤的结构。 引自第10页 每次读到这样的文字,我都忍不住地想笑,也说不清为什么。生命的历程和自己当初的设想往往相去甚远,最初的雄心壮志、最初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其中的事业,在事后回首的时候几乎显得有些幼稚得可笑,人生这出戏真是诙谐,甚至可以说具有了些许讽刺意味。 书中还有不少类似的让人忍俊不禁的记述,如第50页对35岁仍未拿到博士学位的克里克的描写(此人后来成为发现DNA结构上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一颗德国的炸弹毁了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的仪器,使得他无法测量热水在高压下的黏性……”,等等。身在其中的时候为种种琐事所烦恼,觉得自己何其不幸……殊不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些当时看来的种种“不幸”,成就了后来伟大的人生。在生活中遇到倒霉事儿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伟大的科学小子们的经历聊以自慰。虽说有些阿Q的成分,但会心一笑又有何不可呢?
回应 2011-10-22 10:28 -
海若 (We are only here briefly.)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我们来自于一长串失败。我们是猿,而1500万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猴子的竞争,猿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灵长类,而4500万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啮齿动物的竞争,灵长类乳动物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四足动物,但是2亿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恐龙的竞争,我们的爬行动物祖先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由叶状鳍的鱼的后代,但是3.6亿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伞状鳍...2011-09-29 15:11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我们来自于一长串失败。我们是猿,而1500万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猴子的竞争,猿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灵长类,而4500万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啮齿动物的竞争,灵长类乳动物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四足动物,但是2亿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恐龙的竞争,我们的爬行动物祖先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由叶状鳍的鱼的后代,但是3.6亿年前,面对那些“设计”得更好的伞状鳍鱼的竞争,有叶状鳍的鱼差点儿灭绝了;我们是脊索动物,但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面对那些非常成功的节肢动物的竞争,我们是侥幸生存下来了。我们在适应环境上的成功哦该,是克服了那些让人胆战的困难才取得的。 引自第24页 回应 2011-09-29 15:11
-
月下白桦 (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渐渐了解到,行为冲动、不爱交际、性格抑郁的人(包括囚犯、暴力犯罪和自杀未遂者)与一般人相比,其胆固醇水平更低。难怪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不信任卡西乌斯(Cassius,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将领)那副瘦削的面孔,一看就好像饱受饥饿摧残的样子。 这些研究结果是令人不安的,却常常不受医学专家的重视,反而被说成是统计学的错误。但是它们在不同的研究中...2020-07-23 23:12
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渐渐了解到,行为冲动、不爱交际、性格抑郁的人(包括囚犯、暴力犯罪和自杀未遂者)与一般人相比,其胆固醇水平更低。难怪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不信任卡西乌斯(Cassius,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将领)那副瘦削的面孔,一看就好像饱受饥饿摧残的样子。
这些研究结果是令人不安的,却常常不受医学专家的重视,反而被说成是统计学的错误。但是它们在不同的研究中反复出现,其频繁程度已经不能用统计错误来解释了。一些研究者曾实施过一项多重危险因素干预(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MRFIT)测试,受试人员多达35.1万,涉及7个国家,跟踪时间长达7年。结果显示,胆固醇水平过低与过高者的死亡率,是同年龄段胆固醇水平适中者的两倍。对于胆固醇水平过低者而言,意外事故、自杀或凶杀是他们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胆固醇水平最低的那1/4男性,其自杀的可能性是胆固醇水平最高的那1/4男性的4倍,但这个趋势在女性中却不是那么明显。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都应该多吃煎蛋,以提高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水平过低或者胆固醇降低过多,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是极度危险的,就如同胆固醇水平过高的人食用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一样危险。所以,低胆固醇的饮食建议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而仅适合于那些受遗传因素影响而胆固醇过高的人群。
低胆固醇与暴力之间的联系与血清素有关,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用低胆固醇的食物喂养的猴子,猴子会变得更具攻击性,脾气也更暴躁(即使它们的体重未减轻),而原因似乎是血清素水平降低了。在北卡罗来纳州鲍曼格雷医学院的杰卡普兰实验室里,用低胆固醇(但是高脂肪)的食物喂养的8只猴子,其大脑里血清素水平很快就降到了另外9只吃高胆固醇食物的猴子的一半。这8只猴子攻击其他猴子或不合群的概率上升了40%,并且雄性和雌性猴子都是如此。事实上,通过低血清素水平可以很准确地预测猴子的攻击性,正如它能准确地预测人类的激情杀人、自杀、斗殴和纵火行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法律要求每个人都要时刻把自己的血清素水平显示在脑门上,我们就能够由此得知应该避开谁,应该把谁关进监狱,或者应该保护谁使其免受自残?
回应 2020-07-23 23:12 -
月下白桦 (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同样,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年龄越大,得癌症的概率就越高了。据统计,年龄每增加10岁,癌症出现的概率就翻一番。每个细胞都会想尽办法绕过抑癌基因的监控,成为癌细胞。不同国家的人的患癌概率不同,但基本都在10%~50%。寿命的延长常常被认为是医学预防的成功,但是这种说法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多大安慰。人们活得时间越长,发生突变基因的数量就会越多,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关闭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但一方面,癌细胞出现的概率是...2020-07-22 22:59
同样,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年龄越大,得癌症的概率就越高了。据统计,年龄每增加10岁,癌症出现的概率就翻一番。每个细胞都会想尽办法绕过抑癌基因的监控,成为癌细胞。不同国家的人的患癌概率不同,但基本都在10%~50%。寿命的延长常常被认为是医学预防的成功,但是这种说法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多大安慰。人们活得时间越长,发生突变基因的数量就会越多,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关闭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但一方面,癌细胞出现的概率是极其微小的;另一方面,在人的一生中,生成的细胞数量是十分庞大的。一如罗伯特·温伯格(Robert Weinberg)所说[插图]:“细胞在10亿亿次分裂中才出现一次致命的错误,这真的不算什么。”
回应 2020-07-22 22:59 -
月下白桦 (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出人意料的是,直到1938年以后,才有来自德国的相关报告,说明了强制绝育在现实中的真正含义。布罗克委员会曾轻率地赞赏过纳粹党的绝育法,这项法律于1934年1月生效,现在看来,它肆意践踏了个人自由,为实施迫害杀戮提供了借口。总之,正确的认知在英国占了上风。 从人种优化的这段简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种优化论的错误之处不在于它背后的科学基础,而是在于实施时的强制性。它和其他所有把社会利益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的项...2020-07-21 23:02
出人意料的是,直到1938年以后,才有来自德国的相关报告,说明了强制绝育在现实中的真正含义。布罗克委员会曾轻率地赞赏过纳粹党的绝育法,这项法律于1934年1月生效,现在看来,它肆意践踏了个人自由,为实施迫害杀戮提供了借口。总之,正确的认知在英国占了上风。
从人种优化的这段简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种优化论的错误之处不在于它背后的科学基础,而是在于实施时的强制性。它和其他所有把社会利益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的项目一样,是在伦理道德上犯了罪,而不是科学根本问题上的错误。毫无疑问的是,选择性繁殖适用于狗和奶牛,也能在人类身上获得“成功”,通过有选择地生育,能够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改善人类的总体健康状况。但与此同时,要使它在人类身上发挥作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及无比巨大的代价,这个过程无比残忍,充斥着不公和压迫。卡尔·皮尔逊曾经对韦奇伍德说:“只有社会权利是正确的,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凌驾于它之上。”这是一句骇人的话,应该成为人种优化论的墓志铭。
回应 2020-07-21 23:02
论坛 · · · · · ·
- | 来自小鬼 | 1 回应 | 2020-01-22 |
作者的有些结论貌似凭空出现。请高手解答 | 来自风压 | 1 回应 | 2018-11-01 |
看目录怎么感觉本书是宣扬伪科学的? | 来自维埃里 | 3 回应 | 2018-11-01 |
求购此书 | 来自罗慧 | 2016-09-27 | |
新版和旧版页数不一样是不是有增加? | 来自坦克 | 2015-03-0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Harper Perennial (2006)9.0分 31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8.6分 387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3天前曾上架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9.2分 157人读过
-
Harper Collins Promotion (2001)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基因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海若 2011-09-28
没有给10stars标记是因为受科技或复杂限制,内容只能片选基因点到为止,看这本书的时候意识到有空应该把看过的evolution的科普书做个整理,最好使用personalbrain之类的思维导图整理吧,有待抽空。作者的相关经典著作见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33043/
0 有用 无双如意小郎君 2013-01-05
好好看。
1 有用 暴走系乙女药 2018-07-16
好吧,压力越大越容易得心脏病,而压力大小跟自我对生活的掌控感有关。
0 有用 盟主 2010-10-25
和自己的文风很像,也让自己更全面了解生命的发现之旅。
1 有用 灰块 2011-12-23
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染色体对应的疾病等等。
0 有用 砂之器 2021-02-12
2021-12
0 有用 什么么么鬼 2021-01-25
大杂烩,从基因发散,政治历史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啥都讲了一点点,蛮有趣的。
0 有用 凯宾斯基 2020-12-17
作为生物学零基础的我来说,读起来也没啥压力,但感触也不大。不过这本书的确写得很不错,尤其是最后一章作者清楚地点明:基因塑造人,自由意识塑造自己。基因并不决定宿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克服基因的影响,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0 有用 Fasle Kargadan 2020-12-06
按照染色体的顺序每条染色体找一个主题介绍一个或几个有趣的基因,体例新颖。尽管成书于2000左右,但还是佩服作者广博的学识。以二十年后的现在的研究著述的量,应该很难有人hold住这样的体例了。
0 有用 江湖骗子 2020-12-01
目前读来,短小精悍,写的不错,于是问题来了,心理学家说成人的性格往往是童年的反映还分为安全型,依恋型什么的。这本书又说智商和性格往往由基因决定,所以养子会与生父性格更像,而不是创造生长环境的养父。 这边建议大家打一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