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月色的书评 (36)

燕赤侠 2009-05-21 08:31:14

雨夜读董桥

 静坐桌前,除了灯照到的地方外,都是暗的。   窗外雨声渐停,偶尔还有滴水之音,更显安静。   案头是一杯朋友送的太湖翠竹,叶子在杯中舒展,根根似旗。色润而清,似董桥文。      看董桥文陆续有好几年了,每每拿起,不忍放下,可惜到手的都是所谓合集的零碎,难得...  (展开)
阿修梦呓 2012-12-21 15:04:21

冬安

董桥的这本书真是看了很长时间,每天睡前读那么一两篇,带着书中的人情物影入眠。平日总怪董桥的散文写得太简淡,各种收藏人名对我这门外汉更似罗列或小炫耀,因此不禁会思忖怪罪其人的性格。后来在一篇散文中,董桥说自己写往事, 流露出的尽是克制的感情,力求理智,...  (展开)
kelet 2005-04-17 10:04:28

人间万事消磨尽,唯有清香似旧时

早晨起床的时候,还是想再躺一会。所以拿了个靠枕,随手翻看旁边的书,最后选定的便是这本《旧时月色》,这样一读便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 当初并不是特意要去买的,只是不忍见到书店的书架上她被折曲的页面,所以索性“解救”回家,但是回去后看了才知道是本清闲的好书。 其...  (展开)
Miss Lucky 2011-06-30 23:11:37

边看边记

2011.6.30 23:07 看董桥的旧时月色第一辑里第一篇,提到一个中心人物萧姨,祖籍苏州,家父跟鸳鸯蝴蝶派的人颇有交情往来。正好今天才关注的@老高y 微博里才了解到几个鸳鸯蝴蝶派大家,如苏州文艺界三老,而董桥也提到了范烟桥和程小青。真是好巧好巧。  (展开)
西流 2006-12-13 23:18:34

董桥的旧时月色

□西流 去书店,总要买本书回来才安心。然而看遍了,却找不到一本心仪的,不是买过了,就是没有兴趣,或者有兴趣,却觉得不必买,到图书馆借本看看就得了。还有些却是不屑于看的,觉得即使送了,也不过是占地方,又浪费眼目和时间。 所以有时去书店也是痛苦。最后总算看...  (展开)
亭长 2006-11-01 13:42:10

文字家文中的一点英文

董桥是文字家,不大敢用文字来描述他。转录几段他散淡文中的英文,套一句笑话,真是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 Sometimes the details in a poem will remind me of a day I would otherwise have forgoten. (牵带出余光中的诗集“莲的联想”) He has the merit --- if it is...  (展开)
静亦 2009-12-08 20:29:30

旧时月色

第一次知道董桥这个名字,还是前些年得益于洁尘的文章,对于董桥运用文字的水平她很推崇。我一向以为洁尘的眼光和阅读品位很独特。因而,她的不少书评都被我用来作为买书的依据。加上前天刚买的《旧时月色》,董桥的作品已经读了些许。不敢说完全能够读懂,只在内心深处觉得通...  (展开)
此情 2007-06-25 17:04:11

那月

冯唐是很懂心理学的,自从看了他的那篇《你一定要少读董桥》,我开始读起了董桥。先是一本三人合集,看得不过瘾,这次是《旧时月色》。封面是晕黄与灰蓝,左下角那一弯上弦月落到树梢后面去了。有一些黯淡和一些温润,在把书拿到手里的瞬间,浮雕纹路纸张里传递出的雅致,...  (展开)
kantwei 2007-03-07 00:55:34

生熟恰到火候,文章可待矣。

旦角自然是生脆动听,一登场,一亮嗓子,满堂喝彩。然再听听老生,那也很有意思,如白鹤高唳,如平沙落雁,寂寞沙洲冷,四下唏嘘,一时无言,晃悠悠,漏滴到天明。  (展开)
戈壁一粒砂 2011-09-17 17:56:42

向往

毕业工作后,看了一个夏天的书。 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最初的时候是从哪里知道董桥的了。不过这本书是我工作后看的最认真的一本书了。 每一篇文章都认真的看过了,细细的想过了。 记忆最深的是《寥寂》开头的几段文字,觉得所描绘的正是我所向往的境界。消受了许多珍贵的友情,在人...  (展开)
船头尺 2011-08-21 13:47:01

转:董桥躲在文字后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董桥的文字是肉做的,每一个字都长触角。董桥的题目是属锣的,每一道题都让人敲出共鸣。在《满抽屉的寂寞》之前,董桥活脱脱一个文人书生,温文典雅中散发着贵族气,这倒远离他戴过的英国剑桥文学博士帽。在《让政治经济好好过个周末》之中,董桥踮着脚看社会各个层面的肖像,...  (展开)
云起半山 2009-09-10 17:03:46

一弯明月勾往事

董桥的文字别具风格、博古通今、中英夹杂、幽默睿智又情趣盎然;他的书也一直让我收藏了细读、静读并慢慢读,这样的文字魅力对我来说实在是难以拒绝的!最近刚从当当网买来了江苏文艺版的《旧时明月》,收到书后很是开心,浅褐黄的封面显得半新不旧,两棵稀疏的树枝映衬存着一...  (展开)
贾直 2008-09-20 11:00:15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旧时月色》

董桥与汪曾祺的散文在结尾处有些神似,都喜欢以平淡却意味隽永的方式结文。当然两人的差别也很大。董桥的文字是下过功夫的文字,而汪曾祺的文字正像他所说的是“随便丢在一起的”。例如,当董桥描写人物时,文字是腻人的不得了。这种“浓妆”风格与汪曾祺的“淡妆”文风相映成...  (展开)
小妖 2011-04-21 17:58:39

最好的选本,没有其他

这本书,江苏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一从印刷厂出来,就已经到了我的手上了。 这几年来,前前后后,在火车上,在长途汽车上,在雨夜难眠时,在微醉之后,我也曾把它拿出来一读再读。至今,整本书读了有四五遍,有些文章恐怕看了有几十遍了。 一本好的选集,选稿很重...  (展开)
颦儿 2011-03-20 23:28:40

旧时月色在潇湘1

只是我的看书笔记,看到哪就是哪,也是我想说的,等看完了,再整理 看董桥先生的《旧时月色》里那开篇,怎么就想到了法国文学。萧姨是上一辈的人,那样的描绘,独尽风流,总让人觉得后面会有什么美丽的故事发生。(其实咱就yy,咱看到的就是暧昧,她的一颦一笑,咱想到的就是暧...  (展开)
希言自然 2010-12-07 10:40:06

慢慢品

这本书,看了好多天,还没看到一半。 如同一瓶醇酿,浓度太高,一次不能消受太多,只能一点一点的品。 每次打开,看一篇,就觉得够了够了。。。。。。 几百个字,往往浓缩了太多人生的转承起合,太浓太酽了。 董先生笔下的文字,真的是稠得化不开啊!  (展开)
Little Leaf 2010-06-02 23:21:12

初品董桥

很久没有看散文。却因着董桥我似乎进入了他的那个时代, 看着精彩的文字忍不住涂涂画画地还写一遍,阅读的快乐 让我内心丰盛。淡淡地述说着人事风情,温暖入心。  (展开)
索尼亚读书 2010-03-26 09:38:23

董桥那些零珠散玉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 文笔洗练意境幽深 令人感叹文字之魅 饱经西文浸润的中文 有别样的风味 终究难以一气呵成 心中常有牵挂 都是怀人追诉的文字 南洋辑清亮 台湾辑青涩 伦敦岁月润泽暗沉 香港真切 大陆零散 其笔端人事在我们是渺远而朦胧的 曾经被无情毁灭的 是文人墨客...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6条)

订阅旧时月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