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介绍
本书是沈从文有关文物与艺术
研究论文集。共收录作者近50篇研
究论著,包括古代镜子的艺术、谈
瓷器艺术、花边、织金锦、古代人
的穿衣打扮、谈皮球花、龙凤艺术、
鱼的艺术等等。这些论著考证严密,
论述生动,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
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
的成果集成。也是国内第一次结集
出版的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专著。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的创作者
· · · · · ·
-
沈从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沈从文(1902―1988),漢族,
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主要笔名
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1918
年在家乡小学毕业。1922年到北京,
自学写作。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八骏
图》、《边城》、《湘行散记》等
是这时期代表作品。抗战爆发后,
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回京,
在北京大学教书。1949年以后,长
期从事历史文物研究工作,先后在
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
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
化史等。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任研究员。
目录 · · · · · ·
目 录
代 序 沈从文转业之谜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长会的发言稿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文物
抽象的抒情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无从驯服的斑马
古代镜子的艺术
谈瓷器艺术
中国古代陶瓷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分瓜��”和“点犀孟”
“杏犀孟”质疑
试释“长檐车、高齿屐、斑丝隐囊、棋子方褥”
说“熊经”
“商山四皓”和“悠然见南山’
谈樗蒲
从《不怕鬼的故事》注谈到文献与文
物相结合问题
花 边
谈金花笺
谈广绣
谈染缬
江陵楚墓出土的丝织品
蜀中锦
织金锦
明织金锦问题
《明锦》题记
清代花锦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关于天王府绣花帐子的时代及其产生
原因的一点意见
关于赖文光马褂问题的一点意见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宋元时装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过节和观灯
湘西苗族的艺术
塔户剪纸花样
谈皮球花
龙凤艺术
鱼的艺术
谈写字(一)
谈写字(二)
读展子虔《游春图》
谈谈《文姬归汉图》
春游颐和园
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 · · · · · (收起)
代 序 沈从文转业之谜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长会的发言稿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文物
抽象的抒情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无从驯服的斑马
古代镜子的艺术
谈瓷器艺术
中国古代陶瓷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分瓜��”和“点犀孟”
“杏犀孟”质疑
试释“长檐车、高齿屐、斑丝隐囊、棋子方褥”
说“熊经”
“商山四皓”和“悠然见南山’
谈樗蒲
从《不怕鬼的故事》注谈到文献与文
物相结合问题
花 边
谈金花笺
谈广绣
谈染缬
江陵楚墓出土的丝织品
蜀中锦
织金锦
明织金锦问题
《明锦》题记
清代花锦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关于天王府绣花帐子的时代及其产生
原因的一点意见
关于赖文光马褂问题的一点意见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宋元时装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过节和观灯
湘西苗族的艺术
塔户剪纸花样
谈皮球花
龙凤艺术
鱼的艺术
谈写字(一)
谈写字(二)
读展子虔《游春图》
谈谈《文姬归汉图》
春游颐和园
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 · · · · · (收起)
喜欢读"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 沈从文晚年口述 8.0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 8.9
- 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 9.1
- 故宫退食录(上下) 8.9
- 古诗文名物新证(全二册) 9.2
- 奢华之色 8.8
- 苦雨斋序跋文 8.2
- 过去的工作 8.3
- 苦雨斋识小 7.9
- 章服之实 8.1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与丁玲反目成仇,被刘文典瞧不起,沈从文:我愿把余生奉献给文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人对沈从文先生的了解,始于那部《边城》。 在这部小说里,沈从文通过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情爱、祖孙之间的血脉慈爱、邻里之间的互助友爱,向我们展现了边城百姓身上那种至真至善的美好人性。 然而,沈从文花了那么多笔墨,把书中那些小人物写得如此善良美好,但临到最... (展开)这个写小说的沈从文,终究是一匹无从驯服的斑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51年4月下旬,暮春时节,北京多少还有些冷。故宫午门城楼,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场即将举办的展览忙碌着。 展览开始后,有一个中年男人,自告奋勇,每天都去看展,还非常热情兴奋地向观众讲解展出的文物。 这个人是谁呢? “这人是谁,他怎么懂得那么多?” 1951年1月... (展开)沈从文:前半生从文,后半生鉴古,皆为宗师
从《从文自传》开始,湘西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在此后的几部自传作品与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数种材料中,多次谈及文物与其人生历程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后世读者对其丰富人生的了解,对他文人与文物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也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 从中我们会发现沈从文...
(展开)
好版本是比较出来的,何况是诚意满满之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留存最早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是94年外文出版社版,大32开,260页,一张图片也没有,对于文物艺术类的杂文集来说,简单的有点可笑,“谈广绣”“谈金花笺”“谈染缬”全靠读者自己体会,排版草率,翻翻就脱线了,那时候的书都那样,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展开)为什么沈从文先生从作家“转行”到文物研究专家?
“他的存在太渺小了,一切必须服从于一个大的存在,发展。” 提到沈从文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因为他的《边城》让每一位读者都不由得钟情于此,沉浸在他文字的世界里。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他笔耕不辍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
(展开)
沈从文:读展子虔《游春图》
相传隋代展子虔作的《游春图》,是一幅名画,它的经济价值,传说值黄金四百两。我意思可不在货币价值。这画卷的重要,实在是对于中国山水画史的桥梁意义,恰象是近年发现的硬质青釉器在青瓷史上的位置,没有它,历史即少了一个重要环节,今古接连不上。有了它,由辽阳汉坟壁画...
(展开)
评论花花朵朵坛坛罐罐
一本很奇怪的书。 1、价格很贵; 2、文字部分都是沈从文写的,收录了沈从文各种文物研究心得。绝大多数发表在文革前各种公开媒体,据不完全印象统计,《光明日报》偏多,但也有少数生前未发表的,极少数49年前发表的; 3、应该是有编辑重新编辑的,主要是配了大量和文字相关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4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8.5分 114人读过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9.1分 532人读过
-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8.5分 225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6)8.8分 5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古中国的精致 (苏门答腊)
- 设计艺术学习 (左旋_AlienX)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寂齋藏書 · 天 (大熊)
- 工藝、文物書單 (XYZ)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ansSachs 2008-03-20 13:01:18
对外行的确有点艰深了,八卦不多
0 有用 婧好 2010-10-28 17:44:41
太专业了,读不太懂的说...
0 有用 珊珊碎玉 2009-06-15 09:31:58
理论知识增长~
1 有用 日暮里 2010-12-23 15:55:25
找了好久终于在旧书市场找到的。
1 有用 nothing传叔 2015-10-05 18:01:54
这一版是何其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