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 草婴
出版年: 2004-8-1
页数: 500
定价: 64.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ISBN: 9787532126347
内容简介 · · · · · ·
12卷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文版已出版。巴金老人当年精心收藏的托翁文集珍本中的精美原创插图,也第一次被收录在这套《全集》中。在托尔斯泰辞世94年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从俄语原版直接翻译的托翁全部小说,也是著名翻译家草婴20载辛勤笔耕的结晶。
书中200多幅精美的俄罗斯画家原创彩色插图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据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介绍,这些插图是从国内仅存的珍本《托尔斯泰文集》里翻拍制作的。这本书原由著名作家巴金所藏,是巴老早年在莫斯科的旧书店里觅得并一直视为珍爱的宝贝。1999年,巴老想把这些书捐赠给上海图书馆。
作者简介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来又扩大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主,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小说无疑占主要地位。而托尔期泰成为世界文化巨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除了三部长篇小说,托尔斯泰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这些小说,即使不包括以民间故事形式出现的作品,至少也有六七十篇。
目录 · · · · · ·
高加索俘房
人靠什么生活
一个人需要许多土地吗
傻子伊凡的故事
雇工叶密良和空大鼓
霍斯托密尔
——一匹马的身世
疯人日记
伊凡·伊里奇的死
小俄罗斯传说《四十年》的结尾
三个儿子
苏拉特的咖啡馆
克鲁采奏鸣曲
魔鬼
《魔鬼》结局的异稿
弗朗索瓦丝
代价太高
因果报应
年轻沙皇的梦
寓言三则
东家与雇工
谢尔基神父
树皮屋顶上蜂窝的两种不同历史
地狱的毁坏和重建
未完成的稿
母亲
谁对?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克鲁采奏鸣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魔鬼》的两种结局及其他

疯人日记:被困住的托尔斯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八八三年,托尔斯泰被带到省公署鉴定精神病,专家说一切正常。他思考过往,写下了自我精神分析回忆录《疯人日记》。这一年,他刚好60岁。 在《日记》里,托尔斯泰提到了一次打猎时迷路,被困在森林里的往事。打猎是托尔斯泰为数不多的嗜好,但这一天,他的精神崩塌了,任何爱... (展开)
欧洲的良心、不朽的人道主义者——托尔斯泰

小说《克鲁采奏鸣曲》喜欢的句子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8.4分 266人读过
-
现代出版社 (2012)8.4分 70人读过
-
上海远东/外文出版社 (1997)9.0分 63人读过
-
现代出版社 (2012)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克鲁采奏鸣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庚桑野 2012-07-02 20:39:36
此篇有一种强烈的由赢家而为撸瑟的气质。
1 有用 王志军 2019-01-31 10:14:09
看到五年前标记:新一年打算再读一遍托尔斯泰。今年恰好又在做同样的事。哈哈。
0 有用 幕苏 2016-05-25 21:56:44
选读了伊凡伊里奇之死与克鲁采奏鸣曲。一个与我而言是虚无的确信,一切都是虚空,毫无意义。但是临终时刻的天使之光,也算是一种希望。还有一个是彻底的撕毁。我不过也是一个受肉欲引诱的行尸走肉罢了。
0 有用 Palo 2018-09-23 23:33:49
伊凡伊里奇之死那篇(纳博科夫讲过)确实看起来比较水准比较高。其实主要来看为什么说托翁后期过于喜爱讲道德、信仰上帝,喋喋不休地说教。想象一个老人如此,很是可爱。
0 有用 思无邪斋 2014-03-11 23:07:45
赞。细节战胜一切
0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20-03-18 22:15:43
如果戒色吧编一本文选的话,《克鲁采奏鸣曲》和《魔鬼》一定要列入。检索了一下,该吧只引用过一小段“托尔斯泰说欲望”的话,这两篇显然还没进入视野。
0 有用 momo 2019-08-27 22:45:01
小说
1 有用 王志军 2019-01-31 10:14:09
看到五年前标记:新一年打算再读一遍托尔斯泰。今年恰好又在做同样的事。哈哈。
0 有用 Palo 2018-09-23 23:33:49
伊凡伊里奇之死那篇(纳博科夫讲过)确实看起来比较水准比较高。其实主要来看为什么说托翁后期过于喜爱讲道德、信仰上帝,喋喋不休地说教。想象一个老人如此,很是可爱。
0 有用 幕苏 2016-05-25 21:56:44
选读了伊凡伊里奇之死与克鲁采奏鸣曲。一个与我而言是虚无的确信,一切都是虚空,毫无意义。但是临终时刻的天使之光,也算是一种希望。还有一个是彻底的撕毁。我不过也是一个受肉欲引诱的行尸走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