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长篇小说《全家福》是著名女作家叶广芩描写居住在北京四合院中王满堂一家及其邻里几代人五十年恩怨情仇、生死沉浮、悲欢离合的动人心魄又发人深省的世俗生活故事。
作者娟秀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生性耿直,以“平如水,直如线一为人生准则的古建队长王满堂,倾心顾家,对儿孙呵护备至而耗尽心力的大妞,热心助人却时刻不忘“敌情”观念的治保主任刘婶,时乖命蹇却对生活泰然达观的周大夫,以及柱子、刨子、门墩、坠儿等年轻人。小说在社会嬗变中展开故事、深化了爱国爱家、热爱生活、数爱生命的主题。其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风趣幽默。全书处处表现着北京人对生活、对世事的积极态度和达观性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风俗画卷,读来饶有韵味,回味无穷。
全家福的创作者
· · · · · ·
-
叶广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叶广芩 女 北京市人,1968年赴陕西,做过护士、记者、编辑,90年代初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任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采桑子》《注意熊出没》等,中篇小说《黄连厚朴》等。还有电影《红灯停绿灯行》、电视连续剧《家族》《全家福》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 叶广芩系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理事,现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并获陕西省委、省政府"德艺双馨"称号。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十四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十四章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老剩儿说,萧先生,我要像您,早晨肚子里有一碗炒肝俩薄脆垫底,我也能坐这儿细细地品王二姐。 鸭儿说,找爹,爹是找来的吗?你爹是谁,我不认识,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别以为到了北京在哪儿都可以认爹。 人家周家既不该着也不欠着你们的,你们该走就走,甭赖在这儿! 鸭儿对父亲提出意见,说得给母亲做点特殊的,母亲虚 得厉害。王满堂说明天他下班捎点猪头肉来。鸭儿把筷子一拍说,您再捎二两老白干来更好,那是月子人吃的东西吗? 大妞说,你们给我走,别在这儿找不痛快。把我的火逗上来,我可什么都不吝。麦子说,俺山东那地界专出好汉。大妞说,你个乡下娘们儿,嘴还挺损。嘴损架不住你没理,你给我把这东西拆了,拆了你走人! 刘婶说,住下,住下,有什么困难就找街道,找我也行。我就是街道,街道就是我。柱子,把那碗扣肉给我推过来,我再不吃两口全让你一人招呼了,留神滑肠。你那吃草的肚子,这么吃肉不行…… 周大夫看着满头大汗的柱子说,小伙子不惜力,是个实诚人。 坠儿说相片上的阿姨很漂亮。周大夫说她是漂亮,太漂亮了,就由不得她自己了…… 这次大妞豁出跑来主动去找麦子说话,并不是她的作战原则有了什么改变,而纯粹是一种为了说话而说话的临时需要。正如许多北京老太太一样,常常是没话找话,是看见街上的驴也想问好打招呼的主儿。当然,大妞不是老太太,但是大妞具备未来老太太的气质。 麦子说……俺过不惯也得过……大妞说,我常想,什么时候我在城里住腻了,也要回临州住几天。麦子一时无言…… 狗掀帘子,嘴挑着 王满堂说,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是惦记着那只小母鸡儿。我说,那小巧玲珑的东西不是咱们这样的家庭供摆的玩艺儿,你趁早甭往那儿想。 马太太问什么叫“吃伤了”,大妞说就是永远不想再吃了。 上马饺子下马面,这是老北京的规矩。 老天爷也有睁开三分眼的时候。 大妞说,你就眼看着你姐一个女孩儿家让人指指戳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工人怎么了?工人也是人,工人现在已经不领导一了,现在是一切领导工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全家福"的人也喜欢 · · · · · ·
全家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老北京人达观的态度需要我用一辈子去学习
很好看的一本书,书里写的是北京四合院中王满堂一家和邻里几代人五十年的世俗生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风趣幽默,读起来轻松有趣。 王满堂是古建队队长,他的子孙也都从事着建筑相关的工作。整本书以“古建”为线索穿起来,立意新颖的同时还有科普作用。 看完全书,让我感...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7.7分 118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8.6分 1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全家福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林雨飞 2011-11-07 10:16:33
终于不是格格家的那些事儿,讲述了一个老百姓自己家的兴衰人生。看得真的很过瘾,有时候哭,有时候笑。没住过胡同的我,也挺羡慕那个时代的北京人,再也回不去了啊。
1 有用 Cornlee 2011-03-19 03:55:26
不全是苦,也有不少乐。所以比海岩什么的强。
1 有用 辛伐他汀 2013-02-15 20:01:16
先看了电视剧再来看的书。书中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多京味十足的对话。电视剧前半部分和书较温和但后半部分改编的部分很多。书中没有出现彪子这个人物。柱子也不止有刨子一个儿子,而是双胞胎。别佳,鸭儿,坠儿等人变动较大。老萧基本在框架内。刘婶和医生着墨较少。目前电视剧看到一半左右,因为是开年大戏估计结局不会是原著那样有点凄凉。原著的结局是四合院被拆迁,更符合现实。
1 有用 尘昏白羽老老番 2010-09-26 19:53:18
想重看一遍,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的,很有韵味,周大夫和刘婶是一对欢喜冤家,别佳一定有深情的蓝眼睛,又会耍嘴皮子!
2 有用 三羧酸 2022-05-26 16:10:20
还是好看有趣的。 从老萧回来,刘婶开始冒粉花花开始,就感觉这是不是要硬拉郎配?后面周大夫居然也不看妇科病开始扭秧歌了……靠!刘婶和周大夫这天生的敌对头居然他妈在一起了!!!苍天大地,四海八荒……作者为了人到死是成对儿的开始闭着眼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