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唐鲁孙系列:中国吃》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中国吃的创作者
· · · · · ·
-
唐鲁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目录 · · · · · ·
馋人说馋(序一) 逯耀东
忆唐鲁孙先生(序二) 高阳
何以遣有生之涯(自序)
吃在北平
再谈吃在北平
北平的甜食
北平的独特食品
二谈北平的独特食品
故都的早点
故都的奶品小吃
燕京梁园知味录
燕尘偶拾
北平上饭馆的诀窍
津沽小吃
吃在上海
熊掌及罕不拉怎么吃
曼谷的水果
�酒
闲话“香槟酒”
酒话连篇
为人肝醒酒汤敬覆仙翁先生
谈喝茶
谈烟斗与抽板烟
鼻烟及鼻烟壶
漫谈香烟
与林语堂一夕谈烟
香烟琐忆
后记
· · · · · · (收起)
忆唐鲁孙先生(序二) 高阳
何以遣有生之涯(自序)
吃在北平
再谈吃在北平
北平的甜食
北平的独特食品
二谈北平的独特食品
故都的早点
故都的奶品小吃
燕京梁园知味录
燕尘偶拾
北平上饭馆的诀窍
津沽小吃
吃在上海
熊掌及罕不拉怎么吃
曼谷的水果
�酒
闲话“香槟酒”
酒话连篇
为人肝醒酒汤敬覆仙翁先生
谈喝茶
谈烟斗与抽板烟
鼻烟及鼻烟壶
漫谈香烟
与林语堂一夕谈烟
香烟琐忆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终因醉酒的次数多了,让咱悟出一个门道来,就是算定今天的应酬是闹酒的场面,事前先来一碗鸡蛋炒饭,最好再来上两块五花三层红焖肉。等斗起酒来,至少比平常酒量加上两三成。这个方法既简便,又不伤身体,而且还没副作用。特别碰到急性子一上冷盘就先干三大杯,等上头菜舌头已经半截的朋友,尤著特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4页 -
饮者八德 (四)酒逢知已,互倾肝胆,豪情万丈,意气如云,无拘无束,相见恨晚,酒到杯干,兴尽方休,这是豪饮。 (五)酒能遣忧,也能添愁。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随兴而来,任兴而饮,不计后果,不醉无归,这是狂饮。 (六)酒量似海,百杯不醉,棋逢对手,不断干杯,一斤也好,两斤更妙,推杯换盏,最后连瓶一倾而下,这是驴饮。 (七)事事如意,愉快飞扬,巨觥剧饮,酒量逾常,有时愤恨愁怨,积郁阻胸,但求一醉,以解愁烦,这是痛饮。 (八)寿庆喜宴,同坐良俦,猜拳行令,自然开怀,称雄摆阵,不醉也醉,这叫畅饮。 把喝酒分成上述八类是明朗屠本峻分的,叫做饮老八德。不过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分法。大致说来所分八德也还近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酒话连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唐鲁孙系列(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故园情》《唐鲁孙谈吃》《酸甜苦辣咸》《老古董》《老乡亲》
等
。
喜欢读"中国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吃"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吃堂口和吃灶口分别是什么意思? | 来自啤老师 | 2018-04-16 20:07:50 | |
《中国吃》《唐鲁孙谈吃》其中有很多重复吗?如果... | 来自halmi kuu | 2014-06-04 20:44: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7.9分 683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7.6分 1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吃譜 (徒然曜日)
- 新周刊深夜读书 (你找不到我的)
- 写食书 (风车兔子洞)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星禾 2013-06-25 21:36:31
唐先生让我见识到了何为民国的讲究人
0 有用 JOJOORC/Z 2010-02-04 18:48:32
谈酒谈得极好,海淀莲花白啊,下次喝点儿
0 有用 Ruby超人小姐 2009-04-15 13:08:24
我想吃老北京的奶酪。。。。
5 有用 撒旦的表妹 2015-06-12 10:05:52
同样是名门之后,更喜欢赵珩写吃的精致讲究,唐鲁孙可能是因为吃的精贵而文字却太接地气?总之这一本不是特别喜欢,熊掌那一章看得格外不舒服。我看的是繁体版本,大概是未删减版的,各种gf称呼,以及对我执政党的鄙弃,有点意思。
0 有用 rottenapple 2013-01-29 13:58:08
都说八旗子弟会吃善玩,果然不虚。
0 有用 陈毓秀 2023-07-18 21:59:06 浙江
3.5。清末民初京城文化研究的好素材,就是许多道听途说,可能实际并非如此,却又被他信誓旦旦的掌故有点多,或许已经超出了白璧微瑕的程度,颇为可惜。
0 有用 Leslie99 2023-06-08 15:51:22 湖南
行文有些啰嗦,能看得出作者年轻时是个会玩的主
0 有用 又摘桃花换酒钱 2023-05-14 10:11:19 吉林
读到后面开始说起烟酒了,真是体会不到的快乐了。
0 有用 嘟甜嘟甜 2023-05-12 10:40:44 北京
一本比较有意思的美食书
0 有用 渡狸 2023-04-28 19:45:48 江苏
这本和雅舍谈吃组成了我对民国食事的大半印象,京味儿的行文读来也很顺畅,但是不知为何总觉得不如雅舍谈吃让人有反复重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