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出版年: 2003-8-1
页数: 362
定价: 39.6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联讲坛丛书
ISBN: 9787108018595
内容简介 · · · · · ·
回顾刚刚逝去的20世纪文学,冠以经典的盖棺论定或许言之尚早。但吴晓东在经大讲坛上推崇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却无疑称得上大师;他在课堂上选作阐释分析对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经或终将被证明为不朽。因此,吴晓东对他心仪小说家的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 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契约,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已经过去的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的创作者
· · · · · ·
-
吴晓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晓东
吴晓东,1965年3月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教至今。1996、1998、1999年分别赴日本、新加坡、韩国方学与讲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小说、中国现代诗歌、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等课程。
主要著述如下:
《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与钱理群等合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
《阳光与苦难》,文汇出版社,1998年。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诗歌卷》,文本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程光炜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记忆的神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吴晓东
吴晓东,1965年3月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教至今。1996、1998、1999年分别赴日本、新加坡、韩国方学与讲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小说、中国现代诗歌、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等课程。
主要著述如下:
《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与钱理群等合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
《阳光与苦难》,文汇出版社,1998年。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诗歌卷》,文本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程光炜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记忆的神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镜花水月世界》,文本教育出版社,2003年。
目录 · · · · · ·
第一讲 小说的预言维度:《城堡》与卡夫卡
第二讲 回忆的诗学:《追忆似水年华》与普鲁斯特
第三讲 20世纪的“圣经”:《尤利西斯》与乔伊斯
第四讲 小说的情境化:《白象似的群山》与海明威
第五讲 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喧哗与骚动》与福克纳
· · · · · · (更多)
第一讲 小说的预言维度:《城堡》与卡夫卡
第二讲 回忆的诗学:《追忆似水年华》与普鲁斯特
第三讲 20世纪的“圣经”:《尤利西斯》与乔伊斯
第四讲 小说的情境化:《白象似的群山》与海明威
第五讲 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喧哗与骚动》与福克纳
第六讲 迷宫的探索者:《交叉小径的花园》与博尔赫斯
第七讲 “物化”的世界:《嫉妒》与罗伯-格里耶
第八讲 魔幻与现实:《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
第九讲 对存在的勘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昆德拉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的人也喜欢 · · · · · ·
- 漫读经典 8.6
- 文学讲稿 8.9
- 博尔赫斯小说集 9.2
- 问题与方法 8.9
- 与鲁迅相遇 8.8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9.3
- 喧哗与骚动 8.9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8.7
- 小说的艺术 8.7
- 卡尔维诺文集(第三卷) 9.3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 更多书评 4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9.2分 203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9.6分 3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如何专业地谈论文学 (信心不逆熊先生)
- 推荐给妹妹的书 (船山顶上草)
- 一边生活,一边读书;一边物质,一边灵魂 (大鸟在旅行)
- 已购 - 三联 (苇间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的评论:
feed: rss 2.0
103 有用 修复的薄码.AVI 2011-01-31 05:11:01
如果不打算读这些原著,可以读此书,算装叉速成;如果打算读原著,千万不要读此书,它一边说原著有营养你应该吃,一边把原著嚼成恶心的糊糊喂给你,让你难以下咽
4 有用 违天择 2014-09-20 19:51:59
对经典作品的进入途径做了很有意义的汇总,对于非专业读者深度合适。
45 有用 把噗 2013-09-09 19:02:54
作者对二流小说家昆德拉真是推崇备至。这种牵着入门者的鼻子走的“炒冷饭”行径永远令人厌弃。
3 有用 Manchild 2010-07-14 00:59:14
作为讲稿毕竟不能要求它结构上有多么严谨 能够在接触作品的同时接触到更多的思潮也不错 不过一些引入显得很牵强 比如说格雷马斯的动因矩阵 普罗普的叙事理论等等 到了最后居然说 看来这样不行~~显得有些苍白 这部分的东西 我太熟悉了 再看看的时候收获也谈不上多 也就中规中矩 不过还是很赞吴晓东一直坚持了自己的鉴别立场 不如其他导论书很苍白的力求主流的客观
10 有用 Sarcophagus 2012-12-21 21:10:17
虽然只是讲稿,超出文论,于社会理论颇多可关联之处
0 有用 我就算了吧 2025-01-08 14:13:13 上海
永远对旁征博引的文章没办法祛魅,居然还能看到引用了毛尖老师的评论。还可以的导读书。
0 有用 Icarus20850 2024-11-20 15:26:20 广东
为了备课重读的。时隔多年,已经有些过时了。
0 有用 Eden 2024-11-04 19:52:14 江苏
20世纪的小说,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所创新,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图景。小说家对于小说的思考,等于对世界的思考。“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谜和悖论,确定的世界本质是不存在的,谜和悖谬就是世界的本质,正像卡夫卡和加缪所理解的世界图景那样。而恰恰是世界这种悖论的本质反过来也决定了小说的本质,小说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呈示世界本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小说并不提供答案,也不存在这种答案。”
0 有用 林逸凡 2024-10-25 21:19:43 江苏
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理论书。对理论信手捏来,易懂不晦涩。同时也依然映射着现代延续到如今的一种境况。
0 有用 山慈明 2024-10-07 12:30:36 安徽
2024年10月7日一观 此书根据作者的课堂讲课内容整理而成,以九本小说及其作者为线索,从侧面一窥20世纪的小说(文学)及小说学家(文学家)。强调对小说诗学角度的研究,几乎可以说篇篇精彩,个人感觉尤其普鲁斯特那章最佳,但其余小部分篇章有内容过度为章节题目服务的嫌疑。 “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甚至痛苦的仪式。” 的确,曾经,我们为故事的悲剧性而痛苦,现在,我们所痛苦的是故事的结构性... 2024年10月7日一观 此书根据作者的课堂讲课内容整理而成,以九本小说及其作者为线索,从侧面一窥20世纪的小说(文学)及小说学家(文学家)。强调对小说诗学角度的研究,几乎可以说篇篇精彩,个人感觉尤其普鲁斯特那章最佳,但其余小部分篇章有内容过度为章节题目服务的嫌疑。 “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甚至痛苦的仪式。” 的确,曾经,我们为故事的悲剧性而痛苦,现在,我们所痛苦的是故事的结构性。那读了两三遍还不懂怎么办,用福克纳的话说:读四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