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非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译者: 张觉
出版年: 1995-03
页数: 1161
定价: 43.8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ISBN: 9787221038050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译者: 张觉
出版年: 1995-03
页数: 1161
定价: 43.8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ISBN: 9787221038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已注销])
- 中国思想史入门 (历史理性)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国学版本选择 (梦边缘)
- 中华哲学思想研究 (天道圣祖道德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韩非子全译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皮蛋瘦肉粥 2022-03-29 11:16:44
首先是一本有趣的书,相当于故事汇。 不要道听途说书怎么样,自己先去看看。
0 有用 三三进九 2011-12-01 14:28:44
法家以严谨著称,严谨也会引起严苛的律例,秦始皇因为接受法家思想,从而导致暴政横行,秦国三世而终。自秦以后,法家彻底被儒家打败,难以再入世人之眼。
2 有用 smile 2017-05-04 14:21:00
我听说,不知道便乱说,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肯说,是不忠诚。 世界上有三种使国家灭亡的情况:拿混乱的国家去进攻安定的国家,就要灭亡;拿邪恶的国家去进攻正义的国家,就要灭亡;拿倒行逆施的国家去进攻顺应天道人心的国家,就要灭亡。 做事不要和灾祸接近,祸害就不会发生。 几种过错:一是奉行对私人的小忠,那是对大忠的一种戕害。二是只顾小利,那是对大利的一种残害。三是放肆伤恶,刚愎自用,对待诸侯没有礼貌,那是使... 我听说,不知道便乱说,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肯说,是不忠诚。 世界上有三种使国家灭亡的情况:拿混乱的国家去进攻安定的国家,就要灭亡;拿邪恶的国家去进攻正义的国家,就要灭亡;拿倒行逆施的国家去进攻顺应天道人心的国家,就要灭亡。 做事不要和灾祸接近,祸害就不会发生。 几种过错:一是奉行对私人的小忠,那是对大忠的一种戕害。二是只顾小利,那是对大利的一种残害。三是放肆伤恶,刚愎自用,对待诸侯没有礼貌,那是使自己身亡的成因…… 所以说:玩弄小聪明的人不可以让他谋划事情,只对私人效忠的人不可以使他掌管法制。 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那么自己的身体就能保全了。自身得到了保全就叫做有道德。行为正常不邪,就不会有什么祸患灾害。遵循事物的规律来办事的人,没有不成功的。 (展开)
1 有用 山鬼 2015-05-06 01:09:24
页1025《五蠹》题解:“韩非的法制主张是非常极端的,除了国法、除了对君主有利的东西,他什么都排斥。”倘若完全生活在韩非描绘的世界,那人生还能有什么乐趣可言!!之后历朝统治者阳儒阴法,专制阴魂至今不散,韩子诚害人不浅。
0 有用 逝者如斯夫 2022-09-02 09:02:10 重庆
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我更喜欢韩非子的思想。势、法、术,势即地位权势,法是法律和规定,术指帝王之术,势高者可治人,施法可使中人,辅术以御人。韩非子的算是黄老之学的集大成者,倡导建立法制,君主内学帝王之术外示无为而治。韩非子强调专人专事,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对官员进行考核,根据绩效逐级提升(宰相比起于州郡,将军发于卒伍),和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韩非子对很多历史事件以或曰的形式给出自己的解读,... 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我更喜欢韩非子的思想。势、法、术,势即地位权势,法是法律和规定,术指帝王之术,势高者可治人,施法可使中人,辅术以御人。韩非子的算是黄老之学的集大成者,倡导建立法制,君主内学帝王之术外示无为而治。韩非子强调专人专事,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对官员进行考核,根据绩效逐级提升(宰相比起于州郡,将军发于卒伍),和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韩非子对很多历史事件以或曰的形式给出自己的解读,见解独到,思想性和论辩性极强。但是韩非子的法太过于严苛,重赏信者,轻罪严刑,对于官员少说和多说,少做多做都有进行惩罚,一方面很难判读,另一方面太严苛让整个社会变成一个无情的机器。韩非愿以身殉法,从历史也能看出但凡法家学派基本都是以惨死告终,无论是韩非、李斯还是吴起、商鞅!难怪后世要提倡外儒内法! (展开)
0 有用 逝者如斯夫 2022-09-02 09:02:10 重庆
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我更喜欢韩非子的思想。势、法、术,势即地位权势,法是法律和规定,术指帝王之术,势高者可治人,施法可使中人,辅术以御人。韩非子的算是黄老之学的集大成者,倡导建立法制,君主内学帝王之术外示无为而治。韩非子强调专人专事,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对官员进行考核,根据绩效逐级提升(宰相比起于州郡,将军发于卒伍),和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韩非子对很多历史事件以或曰的形式给出自己的解读,... 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我更喜欢韩非子的思想。势、法、术,势即地位权势,法是法律和规定,术指帝王之术,势高者可治人,施法可使中人,辅术以御人。韩非子的算是黄老之学的集大成者,倡导建立法制,君主内学帝王之术外示无为而治。韩非子强调专人专事,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对官员进行考核,根据绩效逐级提升(宰相比起于州郡,将军发于卒伍),和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韩非子对很多历史事件以或曰的形式给出自己的解读,见解独到,思想性和论辩性极强。但是韩非子的法太过于严苛,重赏信者,轻罪严刑,对于官员少说和多说,少做多做都有进行惩罚,一方面很难判读,另一方面太严苛让整个社会变成一个无情的机器。韩非愿以身殉法,从历史也能看出但凡法家学派基本都是以惨死告终,无论是韩非、李斯还是吴起、商鞅!难怪后世要提倡外儒内法! (展开)
1 有用 皮蛋瘦肉粥 2022-03-29 11:16:44
首先是一本有趣的书,相当于故事汇。 不要道听途说书怎么样,自己先去看看。
3 有用 eagle 2021-12-17 07:07:51
校、注、译兼顾,校注混排,征引诸家,用力甚巨,发明即多,体例亦好。所采摭文献如南京大学《韩非子校注》、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梁启雄《韩子浅解》等,即是参考,亦为标靶,发则多中。张觉后来的几种关于韩非子的书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铺展而成。如《韩非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取《全译》的题解校注,舍弃译文。《韩非子译注》(上古2007), 取《全译》的译文,注释从简,有修订。有书友疑惑为何张觉《韩非子校... 校、注、译兼顾,校注混排,征引诸家,用力甚巨,发明即多,体例亦好。所采摭文献如南京大学《韩非子校注》、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梁启雄《韩子浅解》等,即是参考,亦为标靶,发则多中。张觉后来的几种关于韩非子的书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铺展而成。如《韩非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取《全译》的题解校注,舍弃译文。《韩非子译注》(上古2007), 取《全译》的译文,注释从简,有修订。有书友疑惑为何张觉《韩非子校注》晚出于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却不依照新版,依然对旧版《集释》有诸多批评,原因就在于张觉《韩非子校注》是拆解《全译》而来,并非新书,亦无修订。 (展开)
0 有用 柠檬甜茶紫薯饼 2020-05-22 12:33:23
诸子百家里,最喜欢韩非子的文风,严谨犀利,气盛言宜,不过张觉老师的翻译有出错的地方,瑕不掩瑜。最近看罗翔老师说刑法刚好谈到罪刑法定原则。而韩非子所说的罪刑法定,本质上依旧是张杨君权的需要。但是看冯友兰的解释,说尊君权是当时的政治趋势,韩非子是顺势而为。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怎么看待这种局限性就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
0 有用 清禾明月 2020-03-06 18:02:02
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法、术、利、赏、罚等。其中利益似乎又是核心,不论是人际还是政治方面。当然韩非有时关心的可能是更长远的利益,所以有些时候能间接利民。《解老》《喻老》的部分可能需要跟着《老子》一起再读,《内储说》《外储说》的部分很多小故事应该也是有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