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的5星书评 (1244)

城市 2017-11-24 01:07:0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谁能责怪陀思妥耶夫斯基

写第一个字的时候,不由自主想到了村上春树,想起他在谈跑步一书里提及过的一事,大致是米克·贾格尔曾经放言:要是到了五十岁还在唱《满足》,不如死了的好。然而他年过六十仍在继续唱《满足》。村上对此点评道一个人无从想象多年以后的自己,所以他不会去笑话米克·贾格尔。...  (展开)
Lauren与海 2016-10-23 00:24:2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没有来自天上的征兆,相信你的心声勿动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卷 1.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甚至恶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幼稚得多,天真得多。其实我们自己也一样。 2.不幸的是,这些青年并不懂得,在很多情况下,舍身也许是牺牲中最轻而易举的,而从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来埋头苦学,做点学问,哪怕只是为了十倍的增强自己的...  (展开)
丸子🍡 2015-03-15 19:32:2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不是一个好的小说家我不知道,因为只看过《卡拉马佐夫兄弟》,但他一定是个好的演说家,整本小说更像一场舞台剧,人物一一出场,既对彼此说话又仿佛走向台前对观众说话。在内容上,宗教大法官和辩护人的演说写的尤为精彩。原本听说陀是想通过这本书颂扬俄罗斯...  (展开)
彳亍 2013-11-06 09:28:2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改变的历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此书说主人公是阿辽沙,但是我觉得更多描写几种在米嘉上,一开始也不是很喜欢米嘉,乱花钱,没有节制,对未婚妻那种态度,未婚妻即美且富,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格,这么好的未婚妻不知道珍惜。从我看重未婚妻富的角度,可以看出我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在乎是否有钱,越来...  (展开)
水男孩的复活 2013-10-14 23:30:0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如果你想了解天蝎座的思维方式……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无疑是一种痛苦煎熬。我惊叹于他对心理描写的刻画深度,同时又对“身边倘若有这样的人存在“的疑问的一种恐惧。记得以前读《罪与罚》的时候,甚至连续两天做恶梦,始终无法摆脱那种丝丝入扣的犯罪心理。自然,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创作方式,作为作者...  (展开)
白·墨 2013-09-05 18:29: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救救孩子

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也许我这辈子读的最长的书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了——前后四部,每部三卷,中文翻译过来有70多万字,以至于必须分成两本书才装得下。俄罗斯人冗长的叙述方式有时不免让人感到无奈,但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恰如行走一条漫长、幽暗、曲...  (展开)
林活泼泼地 2013-06-26 00:20:3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思考即是救赎

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某个夜晚,我曾问小源,你说,每个人是否都会思考他自己的人生?每个人是否都会试图去想搞清楚生活中的每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很久了,这是一种诡异的好奇,因为我无法钻入其他人的大脑中看看他们在想些什么?观察过往的行人,从...  (展开)
张宝 2013-06-07 15:03:5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谈谈Lise

陀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塑造了Lise这一魔崽的形象。 她的出场伴随着寒热病和双腿的疾病,以衬托佐西马长老的“神话”。 我一直很好奇,这个12岁的少女,或者说小姑娘,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心里装着什么?她有着一个深爱她的母亲,有一个还算宽裕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个许诺愿...  (展开)
张宝 2013-06-07 15:02:5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卡拉马佐夫兄弟》

<“是的,但在这样的生活中我能熬多久呢?” “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这是最使我苦恼的一个问题。我闭上眼睛,自己问自己:你在这条道路上能长期坚持吗?” 如果说有什么会使我切切实实爱人类的一片热忱变得冰冷的话,...  (展开)
破贼 2013-04-29 22:38:04

一个民族的寓言

书终于看完了,有点为看完而看完的味道,但是总是坚持看完了这部期待已久的书,也没有失望。 老陀的书总是这样,超快的情节和复杂的心理变化,无比的自我折磨,和长篇的对话,看着真是一种自我折磨。书中的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看到最后终于知道这三位人物,米卡象征着...  (展开)
浅初 2013-04-14 22:08:4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纯净、美好的感情,是我们在这世间能够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一年多。终于读完。 整本书都弥漫着某种焦虑感,或许是我一再逃避继续读的原因。我太容易共情和被感染。 几乎只有在讲述阿辽沙时,那种紧张的神经症般的氛围,才得到舒缓和平静。 复调的统一 和《罪与罚》不同,在这部小说里,我仿佛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陀思...  (展开)
顾视 2012-12-09 00:42: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一部意义多元的神作

这本书篇幅比较大,包含的内容也是错综复杂。小到心理细节问题,大到社会问题。德里达认为:一切文学文本实际上都是境遇性的。那当然一部巨著肯定不是单单一个简单的层次。那在这里谈谈我对这本巨著的几种理解。 如果仅仅把他的著作看成一部悬疑小说恐怕这本书...  (展开)
月已馳兮 2011-06-21 18:34:2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最激烈的怀疑与最虔诚的信仰

最激烈的怀疑与最虔诚的信仰 ——试析《卡拉马佐夫兄弟》“宗教大法官”中善与自由的永恒理想 《宗教大法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一个章节,它与小说整体故事情节的联系相当松散,“以至于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独立的作品” ,但尽管外...  (展开)
Soda兰 2010-03-04 22:50:1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要是话都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摘抄

“如果说有什么会使我切切实实爱人类的一片热忱变得冰冷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别人毫无感恩之心。”(P58,by霍赫拉科娃) “凡是您觉得自己内心存在什么要不得的想法,那么,您自己发现这一点本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净化了。”(P59,by佐西马长老) “……与梦想中的爱比...  (展开)
大米饭团团 2009-07-29 11:45:1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版

如果没有上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身上,我们看到了善与恶的激烈冲突,“是卑鄙小人、但不是贼”的米佳,“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做,可以为所欲为,一切都不应遭到禁止”的伊万,以及倾向于“民间原则”的阿廖沙,他们是人性的三种代表,而在每个个体内部,又有自身的良善与魔鬼的对立...  (展开)
鲁伊 2009-02-20 14:05:32

天堂在心中

好的故事只是小说的一件美丽外衣,真正的作家是不会为作品的故事性乏味而萦怀的。故事与表达是轻与重、文与质的问题。一些依靠故事和技巧的作品,其魅力会因阅读次数增加而递减。而作品中剖白的心灵隐秘的东西,会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而倍增其美。《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故事悬疑...  (展开)
河落喵喵 2008-08-26 09:43:08 W. W. Norton & Co.1976版

Confuse, Disturb, Subvert, and Question

The last novel of the great Russian writer Fyodor Dostoevesky, THE BROTHERS KARAMAZOV is no doubt a masterpiece. Comparied with his former works, such as the famouse one Crime and Punishment, and Notes of Underground in which literature coexists with philos...  (展开)
非文 2007-11-29 17:34:5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挣扎在信仰之中

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已有好几天,一直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怎么写我的读书笔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笔力和思想之深,好像一下子把我吸引到一个无比之深的黑洞之中,沉浸在他的思想世界里,自己想爬却很难爬出来。 记得大一时候上陈老师的当代名著选读谈到...  (展开)
骑猫旅行 2006-05-20 15:28:1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

不敢评论

评论这本书实在需要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请先原谅我的无知者无畏。 这本书充满着矛盾与挣扎,卡拉马佐夫一家每个人身上都有陀的影子,总是处在一种癫狂的状态,时时刻刻被自己的欲念和信仰所折磨,着了魔一般拷问着自己的灵魂。即使是丑角老卡拉马佐夫也颇有思想家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62 63 后页> (共1244条)

订阅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