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通俗读物,出版距今已有115年;今天,一些外国人仍将此书作为我们了解中国人的首选读物。中国人已不是百年之前的中国人,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本书总结在27条中国人的特性至今读来仍使人警醒与深省。美国总统罗斯福致信作者:读了本书,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本书开创了反思中国国民性的先河。鲁迅就此写成《阿Q正传》,并在临终前向国人郑重推荐本书。林语堂的《中国人》明显受其影响。
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的创作者
· · · · · ·
-
舒扬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明恩溥(1845―1932年,Arthur Henderson Smith),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美国公理会教士;1872年来天津传教;后到山东枣庄,兼任《字林西报》通讯员。1880年后居山东恩县庞家庄从事农村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达25年之久。他在华居住近50年,著述如《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文化》、《中国的农村生活》、《骚动中的中国》、《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中国的振拔》等。该书于1890年在上海英文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又译《字林西报》)连载,轰动一时;1894年由纽约弗莱明公司结集出版。
目录 · · · · · ·
前言
一 死要面子
二 无处不在的节俭
三 勤劳又刻苦
四 东方人的礼貌
五 消磨时间
六 模糊不清
七 诚实与误解
八 言不由衷
九 柔韧有余
十 智而不慧
十一 无动于衷
十二 傲慢与偏见
十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十四 墨守成规
……
· · · · · · (收起)
一 死要面子
二 无处不在的节俭
三 勤劳又刻苦
四 东方人的礼貌
五 消磨时间
六 模糊不清
七 诚实与误解
八 言不由衷
九 柔韧有余
十 智而不慧
十一 无动于衷
十二 傲慢与偏见
十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十四 墨守成规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别国所经历的那些政变,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造了一堵石墙,厚六英尺,高却只有四英尺。有人问他这墙为什么造得这么怪,他回答说,他的目的是:要是日后墙被风吹倒,墙反而比原先的更高了!中国的政府说什么也不会被吹倒,因为它是个立方体,即使翻到了,也只是换了个面,其外貌和内容仍然如故,始终不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6页 -
中国人好比竹子,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了。竹子优雅,用途广泛,柔软易折,且中空。东风吹来,它弯向西;西风吹来,它便朝东。没有风时,它挺立不动。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容易打结。竹子虽然柔软,却难以打结。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毛发更柔顺的了。毛发可以拉得很长很长,但拉力一旦去掉,立刻就能恢复原状。单凭自己的分量,毛发能向各个方向弯曲。许多人头上的毛发都有一定的长法,一簇簇,总是朝一定的方向长的,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这种头发俗称“牛旋发”,由于无法控制,其他的头发即使数量多,还得顺着“牛旋发”的方向来梳理。如果把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比作是人的脑袋,各民族是一簇簇头发,那么中华民族就是历史悠久的“牛旋发”,可以梳理,修剪,也可以剃掉,但剃了后肯定再长出跟原来一样的头发,一般说来,还是朝同一个方向长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世界征服者史(全两册) 8.0
-
- 中国纪事 7.6
-
- 群氓的时代 8.2
-
-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 8.9
-
- 变化 8.5
-
- 画家生涯 8.5
-
- 茶馆 8.5
-
- 五四之魂 8.2
-
- 刘氏女 7.6
-
- 辩论中国模式 8.4
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0 条 )



中国人的性格,就是不能接受此书的性格
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1 )
-
学苑出版社 (1998)7.7分 1015人读过
-
EastBridge (2003)8.1分 61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7)7.7分 769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4分 4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維舟)
- Chinese Society (二 天)
- 非主流相声界 (感官盛宴)
- 爱——简单喜欢着的书 (云雀叫了一整天)
- 星罗万象 / 书 (pandeq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 2019-05-04 12:32:44
自省
0 有用 豆瓣酱 2016-12-05 15:49:49
整本书的感觉都是来炫耀他们盎格鲁-撒克逊人高尚的品格和宣传基督教教义,尤其是最后的话。但是还是不可否认的是书中的一些陋习这么多年了的确还是这样啊。
0 有用 slurry·楚迪连 2008-04-21 10:51:18
虽然描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但现在读来仍然觉得大部分描述客观且公正的适用中国人。他对中国人的了解显然会有些小小的谬误,但绝大部分他毫不夸张,甚至有些美化。为什么过了一百年,我们仍旧有那些陋习……
0 有用 一只低飞的猪 2016-09-18 17:24:16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即使过了百年,书中从外国人的视角,提到的部分中国人的性格仍然存在和保留,且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自身去剖析和感悟。
0 有用 盲聋哑 2010-07-12 14:00:15
透过他者的眼睛看清自己
0 有用 🐱 2019-05-04 12:32:44
自省
0 有用 小歌子 2019-04-29 17:05:22
高赞评论有道理,我甚至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不堪的自我。
0 有用 小凌 2018-04-11 18:45:20
在现在看来,除却末尾几章,其余可以当做笑话来看。不过,定心一想,实在可怕!129年前的国人在基督神父的眼里竟是这般模样,不禁心中一寒,发人深思! 即使到现在,也可以用来内自省!而且,中国是不是没有信仰的国服?我觉得不是。
0 有用 小正 2017-02-18 14:46:20
不好用的豆瓣
0 有用 豆瓣酱 2016-12-05 15:49:49
整本书的感觉都是来炫耀他们盎格鲁-撒克逊人高尚的品格和宣传基督教教义,尤其是最后的话。但是还是不可否认的是书中的一些陋习这么多年了的确还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