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贾晋华
出版年: 2004-12
页数: 335
定价: 20.50
装帧: 平装
丛书: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ISBN: 9787108021656
内容简介 · · · · · ·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和现在十分不同。那时,我们拥有基本的原材料,虽然王绩的五卷本诗文集直到1987年,也就是《初唐诗》出版十年之
后才面世;那时,很多诗文集的笺注本都还没有问世,我们也还没有傅璇琮等学者就作者生平和诗歌编年作出的重要研究成果。现在的电子文献把检索字词变得非常容易,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二十五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那时,我们缺乏现有的种种研究工具,只能依赖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中国学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研究领域精彩纷呈,令人欣慰和鼓舞。
《初唐诗》、《盛唐诗》有它们的局限、错误和缺点。如果能够重写,它们一定会很不一样。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所利用和借鉴的学术研究,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和现在十分不同。那时,我们拥有基本的原材料,虽然王绩的五卷本诗文集直到1987年,也就是《初唐诗》出版十年之
后才面世;那时,很多诗文集的笺注本都还没有问世,我们也还没有傅璇琮等学者就作者生平和诗歌编年作出的重要研究成果。现在的电子文献把检索字词变得非常容易,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二十五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那时,我们缺乏现有的种种研究工具,只能依赖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中国学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研究领域精彩纷呈,令人欣慰和鼓舞。
《初唐诗》、《盛唐诗》有它们的局限、错误和缺点。如果能够重写,它们一定会很不一样。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所利用和借鉴的学术研究,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即使在多年之后,我相信书中的一些基本论点和对文学史采取的视角仍然不无其有效之处。
文学史不是“名家。的历史。文学史必须包括名家,但是文学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理解变化中的文学实践,把当时的文学实践作为理解名家的语境,我们不应对一个长达百年的时期进行大刀阔斧的概括,而应该检视较短的时期,作家群体,不同的区域。这样一来,传统的学术研究,比如说交游考、年谱,就会和文学史写作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
在对诗歌的研究里,学术工作的惟一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诗篇。好的文学史总是回到诗作本身,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笔下那些令人讶异的、优美的、大胆的创造。
最后,我要向这两本书的译者贾晋华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如果三联书店认为这两本著作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值得在中国再版,那么,功劳有一半属于贾教授。
2004年8月
初唐诗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中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
目录 · · · · · ·
序 傅璇琮
致中国读者
初唐年表
导言
第一部分宫廷诗及其对立面
第一章宫廷诗的时代
第二章对立诗论和隋代
第三章隋代的遗产:魏征和李百药
第四章太宗朝的诗人
第五章王绩
第六章上官仪
第二部分脱离宫廷诗:七世纪六十及七十年代
第七章初唐四杰
第八章卢照邻:宫廷诗的衰退
第九章京城诗
第十章王勃:新的典雅
第十一章骆宾王:诗歌与修辞
第三部分陈子昂
引子
第十二章陈子昂的诗歌生涯
第十三章《感遇》
第四部分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680-710
引子
第十四章文学机构
第十五章在708年怎样写宫廷诗:形式、诗体及题材
第十六章宫廷生活中的诗歌
第十七章高氏林亭的一次私人宴会
第十八章宫廷咏物诗
第十九章其他应景题材
第二十章武后朝的新歌行
第二十一章杜审言
第二十二章沈�期
第二十三章宋之问
第五部分张说及过渡到盛唐
引子
第二十四章张说
第二十五章进入盛唐
附录一 宫廷诗的“语法”
附录二 声调格式
附录三 关于文献目录、作品系年及资料选择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初唐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初唐诗"的人也喜欢 · · · · · ·
- 盛唐诗 8.4
- 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8.2
- 追忆 8.7
- 晚唐 8.3
-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8.3
- 尘几录 8.0
- 韩愈和孟郊的诗歌 8.2
- 迷楼 8.1
-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7.6
- 抒情与描写 7.9
初唐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读宇文所安《初唐诗》书摘笔记: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作者自称此书是“中国文学史试探”,但更像译诗选集。 | 来自狼牙棒武壮士 | 1 回应 | 2008-12-06 23:09:31 |
中国诗歌的爱好者遍布全世界 | 来自美和 | 1 回应 | 2008-03-15 22:35: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7.9分 227人读过
-
Yale Univ Pr (1977)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12月)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聯經 (200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國研究 (東寫西讀)
-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推荐书目 (晓行夜宿)
- 已购 - 三联 (苇间疯)
- 宇文夫妻店 (深山夜读)
- 石塘睡鹤(诗意地栖居) (萨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初唐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efunct 2014-05-16 00:10:38
打五星要果断,不要瞻前顾后
2 有用 fanneyfly 2010-01-10 16:03:09
重读感觉收获很多,细读层面由于过分倚重 close reading 而多有误读,但在“主题”阐释方面给出了很多有趣的路径;就诗论层面而言,宇文延续了西方新批评到结构主义的传统,从“形式”角度解释文学史演进,得出了有趣的结论:由宫体诗发展而来的“三部式”形成了初唐的“规范诗学”,而大诗人往往是借助“古风”超越规范诗学的对立诗学的拥泵,二者博弈的过程也是由初唐走向盛唐的过程。
1 有用 思想家俱乐部 2011-09-09 14:29:02
关于宫体诗到唐诗的演变讲得很精彩。
0 有用 支离疏 2017-11-01 11:56:43
尚可。
1 有用 雾港 2013-09-18 17:27:31
对各种诗的类型和固定主题的分析很叫人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