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中华2000年帝制格局。然而,他又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几乎将汉王朝推到崩溃的边缘。
强盛的大国和天下苍生的幸福,哪方面更急迫、更重要?
雄猜的英雄对荣耀的追求是否更能得到同情、得到理解?
所有的争论直至今天依然在我们的时代久久回荡!
司马迁、班固、司马光,三位历史学家,三个不同的时代,讲述了汉武帝三张不同的面孔,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的三种不同的解读。
作者简介 · · · · · ·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学者,师从朱维铮教授,著名宋史研究专家、《资治通鉴》研究专家。2006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
目录 · · · · · ·
第一讲:帝王脸谱
第二讲:整饬诸侯
第三讲:淮南冤案
第四讲:大侠之死
第五讲:独尊儒术
第六讲:真假儒学
第七讲:丞相命运
第八讲:张汤沉浮
第九讲:酷吏当道
第十讲:四面出击
第十一讲:马邑失谋
第十二讲:卫霍功业
第十三讲:甥舅异趣
第十四讲:李广难封
第十五讲:通使西域
第十六讲:汗血宝马
第十七讲:财政告急
第十八讲:卜式作“托”
第十九讲:史公受刑
第二十讲:聚人用人
第二十一讲:向道求仙
第二十二讲:封禅前奏
第二十三讲:封禅大典
第二十四讲:祸起巫蛊
第二十五讲:父子之间
第二十六讲:兵戎相见
第二十七讲:史公绝笔
第二十八讲:罪己诏书
第二十九讲:临终托孤
第三十讲:是非功过
· · · · · · (收起)
第二讲:整饬诸侯
第三讲:淮南冤案
第四讲:大侠之死
第五讲:独尊儒术
第六讲:真假儒学
第七讲:丞相命运
第八讲:张汤沉浮
第九讲:酷吏当道
第十讲:四面出击
第十一讲:马邑失谋
第十二讲:卫霍功业
第十三讲:甥舅异趣
第十四讲:李广难封
第十五讲:通使西域
第十六讲:汗血宝马
第十七讲:财政告急
第十八讲:卜式作“托”
第十九讲:史公受刑
第二十讲:聚人用人
第二十一讲:向道求仙
第二十二讲:封禅前奏
第二十三讲:封禅大典
第二十四讲:祸起巫蛊
第二十五讲:父子之间
第二十六讲:兵戎相见
第二十七讲:史公绝笔
第二十八讲:罪己诏书
第二十九讲:临终托孤
第三十讲:是非功过
· · · · · · (收起)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试读 · · · · · ·
选题的两个立足点 汉武帝的故事,曾经以不同的形式,被重复讲述过无数次,史传、小说、戏剧,乃至电影电视。若仅仅是把的一生重新捋一遍,意义似乎不大。所以本书的宗旨,并不是简单地为汉武帝作传。 如本书标题所示,我们要讲述的,是汉武帝三张不同的面孔。什么叫“三张面孔”?一个人如何有“三张面孔”?我们这部书的讲法,不是从某个单一角度来看汉武帝和他的时代,而是始终把《...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社甫有诗《阁夜》,于此极为贴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二讲:卫霍功业 -
有个常用词叫“盖棺定论”,通过对“汉武帝三张面孔”的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盖了棺,定不了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评论同一个人,往往会有很大偏差。再过两百年,人们怎么评价汉武帝,又是我们今天无法预料的。以后不管读哪段历史,读哪位史家的作品,都可以先间一下,这位史学家为什么要这么描写?他的立场和角度是什么?其他史学家有没有不同看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二讲:卫霍功业
喜欢读"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的人也喜欢 · · · · · ·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评论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姜鹏在百家讲坛的讲师里算是比较好的。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汉武帝及他身边的人的故事,比较有特点是交叉了三位史学大家的观点(司马迁、班固、司马光)。尤其是三位史学大家,会因为各自的时代观点、信仰、目的而对于同一件历史事件给予不同的评价和解释,所以读书的时候,还需要...
(展开)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一部通俗与学术兼顾的书
虽然其电视节目,共有三十集,不仅完完整整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遍,从几年前,直到去年,大概已经看过两三遍,在这中间,也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所以,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而现在,更是把这档节目的视频,完完整整下载进了特地买的3T容量的U盘里,插入电视,可随时看。 而我...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学林出版社 (2020)7.5分 19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方向老师著作 (马上到站)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2 VII (疯清扬)
- 2012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 (我啥也不知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小米 2012-09-08 00:17:46
熟人的書,一般我不會評價。但姜鵬兄这个大著,确实很值得推荐。
0 有用 城西莱克西 2013-02-14 17:39:55
#说好的刷书呢##强壮脑残粉#用学术思路写的好看的通俗读物?
0 有用 悠然 2016-04-05 18:29:51
通过三本史书还原一个汉武帝。
2 有用 田凡曜 2020-12-18 22:06:16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后读的。跟孔子西狩获麟,春秋绝笔一样,巫蛊之祸后,太史公绝笔。那些渊博而又进取的人们,把自己跟时代牢牢捆绑,生死相息,令人垂泪,大概这就是理想主义者吧。
0 有用 土猫领地 2015-10-22 09:20:04
汉武是中国专制初期,专制的触角还只是触及到官员这一层级(底层人民的苦难不算,那是压迫,和专制不一样)。二千年里,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专制体制,用无孔不入来形容,已经不为过了。
0 有用 是明明啊 2022-11-15 16:20:09 福建
写得挺好的,用三个人的视角客观还原一个人。
0 有用 明月楼上樱华梦 2022-10-02 09:43:28 山西
最喜欢的一本,史料详实,态度也很客观
0 有用 小胖鸟 2022-09-28 10:43:42 上海
在喜马拉雅上收听的,百家讲坛系列。建议先听《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再看看这本书或者听这个专辑。前者按照时间顺序,故事性很强。后者侧重分析三位史学家的观点和立场,对各个重要历史事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比如巫蛊之祸和太子起兵,这个专辑串联了几个和卫家有关的巫蛊事件;又比如立储杀母,介绍了另外几个王子的情况;卫子夫四个孩子有三个因为巫蛊而死,还有一个女儿的儿子也是因巫蛊而死。第一次知道,... 在喜马拉雅上收听的,百家讲坛系列。建议先听《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再看看这本书或者听这个专辑。前者按照时间顺序,故事性很强。后者侧重分析三位史学家的观点和立场,对各个重要历史事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比如巫蛊之祸和太子起兵,这个专辑串联了几个和卫家有关的巫蛊事件;又比如立储杀母,介绍了另外几个王子的情况;卫子夫四个孩子有三个因为巫蛊而死,还有一个女儿的儿子也是因巫蛊而死。第一次知道,很唏嘘。// 就像姜鹏老师说的,盖棺不一定能够定论,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要从不同史学家的观点和立场出发。 (展开)
0 有用 momo 2022-09-27 20:17:51 河南
用三位史学家对汉武帝的描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帝王形象,就像文尾所述,大部分历史只能盖棺,无法定论,不同时期,不同心态,不同人对同一段历史看法不同。
0 有用 一把大刀 2022-08-13 16:50:42
仿佛在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