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容斋随笔的创作者
· · · · · ·
-
洪迈 作者
目录 · · · · · ·
目录
前言
浅妄书
文烦简有当
长歌之哀
秦用他国人
信近于义
刚毅近仁
忠恕违道
汉采众议
李太白
李白雪谗
三传记事
张九龄作牛公碑
温公客位榜
李颀诗
为文矜�过实
王文正公
汉唐八相
晋之亡与秦隋异
汉武赏功明白
甘卉卅字
字省文
韩退之
孟子书百里奚
韩柳为文之旨
李习之论文
洛中盱江八贤
诸葛公
陶渊明
论韩公文
朋友之义
范增非人杰
张祜诗
唐书判
临敌易将
司空表圣诗
汉二帝治盗
唐诗戏语
曹操用人
古人重国体
谏说之难
虫鸟之智
士之处世
绝唱不可和
唐诗人有名不显者
连昌宫词
文章小伎
和诗当和意
真假皆妄
存亡大计
田宅契券取直
岁旦饮酒
汉唐置邮
唐诗无讳避
诗文当句对
秦隋之恶
文字润笔
戊为武
锺繇自劲
大义感人
俗语算术
蜘蛛结网
诗词改字
史汉书法
曹参不荐士
民不畏死
无用之用
东坡论庄子
列子书事
曹子建论文
帝王训俭
李林甫秦检
书籍之厄
唐朝士俸微
周礼非周公书
上元张灯
刘项成败
魏收作史
东坡和陶诗
缚鸡行
贤士隐居者
杜诗命意
韩苏文章譬喻
君臣事迹屏风
朱梁轻赋
老子之言
东坡三诗
人当知足
渊明孤松
作文字要点检
瞬息须臾
杯水救车薪
云梦泽
诏令不可轻出
韩公称李杜
李杜往来诗
吕子论学
饶州风俗
徙木偾表
人焉�哉
誉人过实
书简循习
文字书简谨日
东坡诲葛延之
当官营缮
曹马能收人心
狐假虎威
徐章二先生教人
万事不可过
贫富习常
韩苏杜公叙马
醉翁亭记酒经
何恙不已
绝句诗不贯穿
丙午丁未
· · · · · · (收起)
前言
浅妄书
文烦简有当
长歌之哀
秦用他国人
信近于义
刚毅近仁
忠恕违道
汉采众议
李太白
李白雪谗
三传记事
张九龄作牛公碑
温公客位榜
李颀诗
为文矜�过实
王文正公
汉唐八相
晋之亡与秦隋异
汉武赏功明白
甘卉卅字
字省文
韩退之
孟子书百里奚
韩柳为文之旨
李习之论文
洛中盱江八贤
诸葛公
陶渊明
论韩公文
朋友之义
范增非人杰
张祜诗
唐书判
临敌易将
司空表圣诗
汉二帝治盗
唐诗戏语
曹操用人
古人重国体
谏说之难
虫鸟之智
士之处世
绝唱不可和
唐诗人有名不显者
连昌宫词
文章小伎
和诗当和意
真假皆妄
存亡大计
田宅契券取直
岁旦饮酒
汉唐置邮
唐诗无讳避
诗文当句对
秦隋之恶
文字润笔
戊为武
锺繇自劲
大义感人
俗语算术
蜘蛛结网
诗词改字
史汉书法
曹参不荐士
民不畏死
无用之用
东坡论庄子
列子书事
曹子建论文
帝王训俭
李林甫秦检
书籍之厄
唐朝士俸微
周礼非周公书
上元张灯
刘项成败
魏收作史
东坡和陶诗
缚鸡行
贤士隐居者
杜诗命意
韩苏文章譬喻
君臣事迹屏风
朱梁轻赋
老子之言
东坡三诗
人当知足
渊明孤松
作文字要点检
瞬息须臾
杯水救车薪
云梦泽
诏令不可轻出
韩公称李杜
李杜往来诗
吕子论学
饶州风俗
徙木偾表
人焉�哉
誉人过实
书简循习
文字书简谨日
东坡诲葛延之
当官营缮
曹马能收人心
狐假虎威
徐章二先生教人
万事不可过
贫富习常
韩苏杜公叙马
醉翁亭记酒经
何恙不已
绝句诗不贯穿
丙午丁未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崇寧以來,時相不許士大夫讀史作詩,何清源至於修入令式,本意但欲崇尚經學,痛沮詩賦耳,於是庠序之間,以詩爲諱。政和後稍復爲之,而陳去非遂以墨梅絶句擢寘館閣,嘗以夏日偕五同舍集葆真宫池上避暑,取“緑陰生晝靜”分韻賦詩,陳得“靜”字。其詞曰:“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長安車轍邊,有此萬荷柄。是身唯可懶,共寄無盡興。魚游水底涼,鳥語林間靜。談餘日亭午,樹影一時正。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梁王今何許,柳色幾衰盛。人生行樂耳,詩律已其賸。邂逅一尊酒,它年五君詠。重期踏月來,夜半嘯煙艇。”詩成,出示坐上,皆詫爲擅場。朱新仲時親見之,云京師無人不傳寫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04页 -
《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犬,三为豕,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谓其日晴,则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杜诗云:“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用此也。八日为谷,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书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容斋三笔 卷16 岁后八日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历代笔记小说小品丛刊(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齐东野语》《唐语林》《阅微草堂笔记》《池北偶谈》《列仙传》
等
。
喜欢读"容斋随笔"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史记(全十册) 9.6
容斋随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北宋的户籍制度与异地考试风气--读史小记
读史小记: 洪迈《容斋随笔》里记到这样一段故事:偶得延平元年孙仅榜一小录,一榜共五十人,自第一至十四人皆贯开封府,唯第九名刘烨为河南人,其下又二十五人皆贯开封,谓不应都人士中选若是之多,疑皆外方人寄籍,以为进取之便耳。 当时的开封可是世界...
(展开)

上古的这个版本还不错,看见了别错过
宋代最出名的笔记札记之一,比王应麟《困学纪闻》要好读多了(犹豫再三,不打算把《困》请回家了),以前在本地的旧书店买了一本,居然缺少几十页,晕,没办法只好今年1月又从孔夫子网上淘了一本。
(展开)
>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中华书局 (2005)8.9分 455人读过
-
岳麓书社 (1994)8.1分 31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5)8.9分 172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8.2分 19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容斋随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俞晓之 2009-07-20 12:15:58
集大成
0 有用 花簪 2007-10-03 13:23:13
俺小的时候硬生生看这本书看了一年啊,一年啊!!!
0 有用 麦子han 2010-04-17 16:57:07
毛泽东也喜欢看这本书。书的内容太广泛了,设计天文,文学,历史,医药,周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