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1 (林静)
- 心理学藏书一览 (弘毅)
- 拿来主义丛书 (行走的笔尖)
- 2013年去书 (陶北)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挑战自卑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挑战自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赫拉扎德 2020-12-23 00:00:24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心理界的利维坦论”
1 有用 1031 2021-05-09 16:19:07
除了时代错误,阿德勒对人的认知是穿越时空的。他一定是非常善良的人,爱孩子、爱人类、爱生命。与其沉浸在描摹人性悲哀的作品里,能把乐观描摹得淋漓尽致,要难得多。人知道自己尽力的那一刻,就是最超越人的一刻。为了那个瞬间后的解脱,推动巨石至山顶的每一步路都是愉悦的,即便是体力不支终于松手、被巨石碾死在山道上。《超越自卑》的豆瓣评论有一条是发出疑问:“追求卓越,也许并不值得”。我认为,是一个人得不到、不值得... 除了时代错误,阿德勒对人的认知是穿越时空的。他一定是非常善良的人,爱孩子、爱人类、爱生命。与其沉浸在描摹人性悲哀的作品里,能把乐观描摹得淋漓尽致,要难得多。人知道自己尽力的那一刻,就是最超越人的一刻。为了那个瞬间后的解脱,推动巨石至山顶的每一步路都是愉悦的,即便是体力不支终于松手、被巨石碾死在山道上。《超越自卑》的豆瓣评论有一条是发出疑问:“追求卓越,也许并不值得”。我认为,是一个人得不到、不值得卓越,所以也不认为卓越值得自己去拥有。生性自私的人类,一生都被困在与同类合作的困境中。意义不是存在,是存在超越了存在,是超越?阿德勒其实有一个局限——并不是他一味地让人走出自我、学会合作有问题,因为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必须与世界合作;阿德勒没办法告诉一个不优秀、不合作的人,你值得被爱、你值得优秀。 (展开)
0 有用 Floret 2020-07-17 15:55:07
这本书译本真的多!感觉马晓娜版本的语言比较好读一些,前四章看的杨颖版本,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相反马版本逻辑就通畅了很多。虽然书名叫自卑与超越,但是全书只有一章系统的讲自卑感与优越感,后续几个章节通过案例分析也将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影响因素融合进去,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合作与奉献,我很认同。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望九之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文章的最后,他是这么说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 这本书译本真的多!感觉马晓娜版本的语言比较好读一些,前四章看的杨颖版本,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相反马版本逻辑就通畅了很多。虽然书名叫自卑与超越,但是全书只有一章系统的讲自卑感与优越感,后续几个章节通过案例分析也将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影响因素融合进去,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合作与奉献,我很认同。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望九之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文章的最后,他是这么说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大概就是阿德勒所讲的奉献吧。 (展开)
0 有用 M 2006-09-29 19:29:49
心理学爱好者的必读书
2 有用 安去急 2018-06-09 23:29:50
书中提到了人类面对自卑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人认为: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良环境,以保证我们的孩子能被安置得更好;第二种人觉得:生活是不公平的,别人总是点尽了便宜,既然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世界?第三种人则可能觉得:由于我不幸的童年,我做的每件事都是情有可原的。” 撇开第二种态度不提,对自卑采取第一、第二种态度,会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想要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则在他身外... 书中提到了人类面对自卑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人认为: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良环境,以保证我们的孩子能被安置得更好;第二种人觉得:生活是不公平的,别人总是点尽了便宜,既然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世界?第三种人则可能觉得:由于我不幸的童年,我做的每件事都是情有可原的。” 撇开第二种态度不提,对自卑采取第一、第二种态度,会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想要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则在他身外必须有一个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标。” “假如一个人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在困难面前便会表现出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 同样付出努力,你是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完成目标,还是苦心孤诣避免失败,决定了你是有效努力还是瞎折腾。 (展开)
0 有用 壳〇〇 2022-04-28 03:09:43
看的第一本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書
0 有用 豆豆あい 2021-09-09 16:54:43
这是最好的译本
1 有用 1031 2021-05-09 16:19:07
除了时代错误,阿德勒对人的认知是穿越时空的。他一定是非常善良的人,爱孩子、爱人类、爱生命。与其沉浸在描摹人性悲哀的作品里,能把乐观描摹得淋漓尽致,要难得多。人知道自己尽力的那一刻,就是最超越人的一刻。为了那个瞬间后的解脱,推动巨石至山顶的每一步路都是愉悦的,即便是体力不支终于松手、被巨石碾死在山道上。《超越自卑》的豆瓣评论有一条是发出疑问:“追求卓越,也许并不值得”。我认为,是一个人得不到、不值得... 除了时代错误,阿德勒对人的认知是穿越时空的。他一定是非常善良的人,爱孩子、爱人类、爱生命。与其沉浸在描摹人性悲哀的作品里,能把乐观描摹得淋漓尽致,要难得多。人知道自己尽力的那一刻,就是最超越人的一刻。为了那个瞬间后的解脱,推动巨石至山顶的每一步路都是愉悦的,即便是体力不支终于松手、被巨石碾死在山道上。《超越自卑》的豆瓣评论有一条是发出疑问:“追求卓越,也许并不值得”。我认为,是一个人得不到、不值得卓越,所以也不认为卓越值得自己去拥有。生性自私的人类,一生都被困在与同类合作的困境中。意义不是存在,是存在超越了存在,是超越?阿德勒其实有一个局限——并不是他一味地让人走出自我、学会合作有问题,因为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必须与世界合作;阿德勒没办法告诉一个不优秀、不合作的人,你值得被爱、你值得优秀。 (展开)
0 有用 Charlotte 2021-02-07 10:08:39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0 有用 Iris 2021-01-24 14: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