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传读书笔记:
她对人的判断异常敏锐,正是从她那里,以赛亚学会了重视性格甚于才智,重视活力甚于诡辩,重视道德本质甚于言辞敏捷。
p64:鲍拉说
良心“是个大嗓门的东西,它会像钟那样敲响十二点,然后告诉你说不可以”
p66:身为旁观者自有其好处,那就是你自己不用冒犯错误的危险,尽可以眼看着别人去替你犯错。。。。
彭斯德说
无论这种状况是好是坏,我们都必须忍受。改变它的唯一希望就在于面对它,而不是在对以前那个世界的怀恋中生活下去。
p79 柏林 他喜欢世俗性,喜欢对权势世界的内部运转方式有某种把握,喜欢听闲话,喜欢试着去了解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卑劣动机在让这个世界运转下去。“世俗性”在他的词典里几乎和所谓的“现实感”成了同义词,而这种现实感正是大多数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们明显缺乏的。
他在1937年的作品中将牛津(大学)描绘成“一个严密而自足的系统,有着自己独有的、有时甚至是虚假而荒谬的符号和价值系统,一般和外部世界毫无关系。”
p90 伯林终身行为的镜子,自由主义艺术家 屠格涅夫(《前夜》)
p93 他把两个宣传标语放在一起,“选霍格就等于选希特勒。选霍格”戏谑
p113:柏林在1939年《证实》论文里指出,“可证实性依赖于可理解性,而非相反”。有的陈述可以理解,但无法证实。逻辑实证主义无法解释这一点。
p114:正如伯纳德威廉斯所说的那样,以赛亚强烈地意识到“没有任何一种抽象或分析的观点能够脱离同历史的及个人的思想的一切关系而独立存在。每一种思想都不仅仅属于某个环境,它同时还属于某个特定的人,以及由其他思想构成的、一种不只是在形式上被规定的前后关系。”
p115: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将哲学重新定义为科学的侍女的做法却完全不能使伯林信服。正如他后来所写的那样,哲学的诞生地是“作为对经验进行思考和分类的根据的永恒或半永恒的范畴”。正如所谓“永恒或半永恒”所暗示的那样,哲学的主题应该是历史性的。对于思想的这些模式和范畴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是一种不能消除的特征。对于艾耶尔和实证主义者而言,人类思想的历史性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特征,引不起他什么兴趣。而在伯林这里,它却提出了哲学本身的中心问题,亦即连续稳定的人类价值观念是否可以与明确无误的历史变化相调和,在这样的变化中,这些价值观念在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以及同一文化中不同个人之间得到表现。此外,这种对于价值观念的强调使得道德和政治哲学重新回到了舞台的中央。
p116:有两种基本的主张在伯林脑海扎根,一,各种价值观念有可能是相互矛盾、无法调和的,二是人类并不具备无限的可塑性。
p117:康德说,用人性这根弯曲的木材什么直的东西也做不出来。
p131:美国没有迷宫,只有浅浅的、一目了然的街景;和美国人交谈永远是那么令人失望:“绝对没有盐、没有辣椒,也没有芥末”。(伯林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p137:walter lippman是犹太人,对身为犹太人心怀忐忑,
p165:即使是伟大的政治人物也很少能够理解他本人试图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加以改造的历史,而政治也总是具有一种产生悲剧的潜在可能性,因为它试图掌握的那些力量永远不可能完全被人力所控制。
p182:当爱国性质的呼吁言辞一度降低到粗鄙口号的水准时,这些诗人却知道如何用魔力唤起民族感情最真切的源头:对俄罗斯民族语言的热爱。
p232:希腊诗人阿基洛克斯的一行诗:“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以赛亚认为,歌德和普希金是狐狸,陀斯托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刺猬。
p233:他希望自己不要过于严肃,这样才能捍卫自己的信念而不致走向犬儒主义,才能让人觉得有趣而不至于给人以肤浅的印象。
p236:他没有孩子,没有随从,也几乎没有什么工作上的责任。他是在有意识地延长自己的青春时代。
p245:魏茨曼是为权力而活着的(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吼道:“做?人们都说我是以色列的象征,我就坐在这儿,象征着以色列。”
p250:他看出这些敏锐的感觉是一种扭曲的表现,因为这令他过分热衷于获得异族人的赞成,而且它本身形成了一种否定的辩证法;他越是变得敏感,他的自我意识越是突出,他就越是把自身置于排斥和否定的可能性之下。
p256:“考虑到所有的悲惨或罪恶”,他写到,“作为一种恶的状态,一种心理上的不适,首先需要一种补救的措施。”但这将是对生命价值的误解。当这种救疗文化与发达的社会福利制度相结合的时候——在艾德礼的英国或杜鲁门的美国——产生的结果就是一种缺少灵魂的社会统一。
p258:1949年1月,共产党人的军队占领了北京,夏天尚未过半,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已经落入了共产党手中。当时华盛顿流行的问题是“谁让我们失去了中国?”
p259:共产主义的根源,他告诉这些严肃的年轻妇女们,存在于十八世纪的信仰之中——其最为极端的形式在卢梭那里表现出来——即相信对于人类而言有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否认生活的不同理想”是“可以互相调和“的,举例而言,自由、平等和博爱就是”美好但相互矛盾的“。共产主义继承了这种信念,斯大林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试图将全人类都塑造成相同的模样。
p263:伯林眼中的爱因斯坦
一是他的”现实感“,”只有一个世界,这就是‘人类经验的世界,只有它才是真实的”。这种现实感——世界就是它表面上的那个样子,它能够通过耐心细致的研究加以了解——是面临意识形态麻醉时唯一有效的保证。二、他把自身始终如一的国际主义和对民族主义的憎恶同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坚定信奉统一了起来。
p265:"因为我们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思考的,所以语言也就必然地具有了盔甲的作用和性质“
p268:以赛亚期待着丹尼尔.贝尔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终结“的出现,他评论说,有关政治和道德的终极目标的争论已经被一种关于手段和方法的技术性争论代替了。实际上,在一种乏味的管理上的一致性掩盖之下,激烈对立的各种原则仍然处于斗争当中。
p269:以赛亚下结论说,时代要求的”并不是(如同别人常告诉我们的那样)更多的信仰,更有力的领导,或更科学的组织。毋宁说是与这些相反的东西——少一些救世主式的热情,更开明的怀疑主义,对不同特性的更大忍耐。”与不义做斗争是必不可少的,。。。。
p274:在卢梭之前,人们始终将自由理解为消极的自由,是思考和行动过程中一种没有障碍的状态。在卢梭及后来的浪漫派那里,自由这个概念则变成了只有当人的内在本质得以实现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的一种东西。自由和个人创造以及个人表达变成了同义词。一个享有消极自由,也就是行动和思考的自由的人,完全可能缺乏积极的自由,也就是自身的内在本质发挥到极致的能力。
以赛亚坚决认为,解放一个人就是要把他从各种障碍——偏见、暴政、歧视——当中解脱出来,去实现他自由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告诉他怎样去运用他的自由。
p275:伯林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对人的分裂性的强调:自我被相互对抗的各种冲动撕得四分五裂,人类追求的各种目标处于冲突之中。
使得他对于朋友来说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伙伴的那个易变、多面的自我实际上处在激烈的分裂状态当中:一只渴望成为刺猬的狐狸;一个渴望与人交往的孤独的思想家;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的中间路线从他的左派和右派朋友们那里招致的不快常常折磨着他。
p279:人类不是提线木偶,不是巨大的非人力量的玩物;他们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可能是由他们的阶级地位、种族、性别或者文化传统形成的,但是作为个体,他们保留着道德抉择的能力,在这一意义上,他们仍然享有独立于这些决定性因素的自由。
p280:一个由自由的个体和机构组成的社会是依靠个人责任以及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决定论----历史决定论、科学决定论、心理决定论——其作用大都如此,它们是诱人的,因为它们让人觉得舒适。。。决定主义理论的魅力在于我们“希望推脱自己的责任并且不再做出判断——只要我们自己不再被人评头论足,最重要的是也不再被迫去评判他人——而这种希望则来源于这样的一种愿望,即想要逃到某种巨大的、非道德性的、非人的铁板一块的整体那里去避难的愿望,不管这一整体是自然或历史或阶级或种族或'我们这一时代严酷的现实‘“
20120123
p310-311他不同意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观点,以及自由是“人类才能发展的必要条件”,他从自己对阿赫玛托娃的那次拜访中认识到,个人的天赋即使是处于最不自由的逆境之下也仍然可以开花,自由与其说是人类兴盛的必要条件,不如说是偶然条件,就像只是对于人类的兴盛也只是可有可恶的。
p334:在浪漫派之前,人们一直相信悲剧是由于错误或者“人孰无过”的人类天性而产生的。但是在浪漫主义者所揭示的世界中,悲剧则是不可避免的:在生命的终极目标这个问题上,人们必定会发生争执;而且这些目标本身也是冲突的。世上所有美好的事务不可能同时降临。价值观的冲突和悲剧性的损失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众人面前,他摆出一副欢天喜地而又冷嘲热讽的态度来应付这些冲突,但是他心中常常被一种感觉困扰着,如果说这不是悲剧感的话,那必定是一种对必然性的觉察,他觉得自己一旦承担起自身的义务,就会不可避免面地失去一位亲爱的人或是一件心爱的东西。
p351:为英雄品质制定的不切实际的标准是道德专制的一种形式: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不应该看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姓名来冒险,而是应该看到在别人都惊慌失措的时候,他是不是能够保持镇定,不管是在道义上还是政治上。
p380:万物都是其自身而非他物,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自欺欺人呢?如果说历史没有脚本的话,为什么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就应当有呢?
"我不相信生活具有任何意义,我根本就不会去问生活的意义是什 么,不过我怀疑它根本就没有意义,这给我带来一种巨大的安慰。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生活。相信我,那些寻求某种深刻的包涵了整个宇宙的。脚本或是上帝的人是犯了个可怜的错误。“
p386:伯林坐在菲亚特汽车巨头乔万尼。阿涅利身旁,在穿插播放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的时候,他一直坐立不安。伯林看到自己的施主对所有这些高级的文化和精彩讲话感到厌倦,于是便建议阿涅利想想高兴的事情来打发这乏味的时间。阿涅利精神一振,悄悄对伯林说,他要把自己认识的所有倾国倾城的美女在脑子里面慢慢的意淫一遍。他压低嗓子说,这么做至少要花上三刻钟甚至一个小时。他露出了一副极乐的神情,忘了音乐和讲话,沉浸于自己的”美梦“中。
p387:科学和技术可能会进步,但是在道德领域却没有这样的脚本。近现代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与中世纪相比既没有改善也没有败坏,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尺度。
p408:传记是独一无二的人的艺术,而他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声音和头脑以及这两者的戏谑和顽皮,他生存方式的轻松还有他最优秀的那些思想的严肃,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在一个黑暗的世纪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才智的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充满怀疑精神与讽刺意味,不偏不倚,并且无拘无束。
他是一位成功上位的男小三
|
> 去伯林传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有没有kindle版(花白胡子。)
哪里是作者介绍(恶夫)
很好的摘录。
另,按老狐狸的逻辑,文不对题也是价值之一种。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