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本书简称当代西方文论,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今,范畴主要为文学理论。本书所用的“西方”概念,除了地域含义外,还包括历史文化因素,因此,本书介绍了若干俄罗斯文论,但未介绍前苏联的文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创作者
· · · · · ·
-
朱立元 作者
目录 · · · · · ·
目次
0 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0.1 两大主潮
0.2 两次转移
0.3 两个转向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1 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2 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3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2 表现主义
2.1 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2.2 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3 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3.1 诗学探索的理论特征
3.2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3 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3.4 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4 精神分析批评
4.1 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
4.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4.3 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4.4 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4.5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5 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5.1 柏格森与直觉主义
5.2 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5.3 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6 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6.1 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6.2 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
6.3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6.4 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6.5 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6.6 燕卜荪的复义理论
6.7 维姆萨特和韦勒克的“新批评”理论
7 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7.1 哲学背景与发展概况
7.2 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7.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7.4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7.5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8 原型批评
8.1 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8.2 荣格的原型理论
8.3 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8.4 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9.1 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
9.2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 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 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10.1 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 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10.3 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 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 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11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11.1 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1.2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
11.3 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11.4 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
11.5 文学符号学概况
11.6 文学叙事学简述
11.7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诗学
11.8 当代俄罗斯文论的最新发展
12 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12.1 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12.2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12.3 姚斯的接受美学
12.4 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13 解构主义
13.1 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3.2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13.3 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理论
13.4 文学解构主义
13.5 艾伯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
13.6 福科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14 女权主义批评
14.1 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14.2 茧美派女权主义批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14.3 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14.4 其他女权主义批评
15 后现代主义
15.1 后现代主义的源起与发展概况
15.2 贝尔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的揭示
15.3 哈贝马斯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对抗
15.4 利奥塔德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研究
15.5 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15.6 哈桑对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透视
15.7 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15.8 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16 新历史主义
16.1 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6.2 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
16.3 海登・怀特的元历史构架
16.4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和走向
17 后殖民主义
17.1 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
17.2 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透视
17.3 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
17.4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18 结语
后记
· · · · · · (收起)
0 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0.1 两大主潮
0.2 两次转移
0.3 两个转向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1 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2 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3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2 表现主义
2.1 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2.2 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3 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3.1 诗学探索的理论特征
3.2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3 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3.4 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4 精神分析批评
4.1 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
4.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4.3 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4.4 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4.5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5 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5.1 柏格森与直觉主义
5.2 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5.3 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6 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6.1 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6.2 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
6.3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6.4 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6.5 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6.6 燕卜荪的复义理论
6.7 维姆萨特和韦勒克的“新批评”理论
7 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7.1 哲学背景与发展概况
7.2 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7.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7.4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7.5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8 原型批评
8.1 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8.2 荣格的原型理论
8.3 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8.4 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9.1 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
9.2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 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 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10.1 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 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10.3 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 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 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11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11.1 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1.2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
11.3 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11.4 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
11.5 文学符号学概况
11.6 文学叙事学简述
11.7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诗学
11.8 当代俄罗斯文论的最新发展
12 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12.1 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12.2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12.3 姚斯的接受美学
12.4 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13 解构主义
13.1 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3.2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13.3 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理论
13.4 文学解构主义
13.5 艾伯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
13.6 福科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14 女权主义批评
14.1 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14.2 茧美派女权主义批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14.3 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14.4 其他女权主义批评
15 后现代主义
15.1 后现代主义的源起与发展概况
15.2 贝尔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的揭示
15.3 哈贝马斯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对抗
15.4 利奥塔德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研究
15.5 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15.6 哈桑对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透视
15.7 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15.8 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16 新历史主义
16.1 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6.2 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
16.3 海登・怀特的元历史构架
16.4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和走向
17 后殖民主义
17.1 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
17.2 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透视
17.3 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
17.4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18 结语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其实,瓦菜里强调的重点恰恰在另一面:“一个真正的诗人的真正创作条件是区别于梦幻状态的,尽可能越清晰越好。我从前者所见的是自觉的努力,思想的轻快反应,精神活动屈从于剧烈的抑制,和牺牲所得到的永久性胜利。”对此,当代美国著名批评家韦勒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瓦菜里虽然承认某种最初的非理性的暗示,……但他的全部实际重点放在观念时刻之后的理论沉思部分上,放在诗的计算上,放在诗人在可能性中作选择的行为上,他对一种娱乐或游戏作富有洞察力的、有高度意识的追求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
自从弗洛伊德在1900年发表《释梦》以来,精神分析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这里无法对它作全面的评价,但我们应当正视精神分析学在文学艺术领域里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和取得的进展,研究它对许多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文艺现象的解释,尽管其中许多解释有错误或失之偏颇,但它毕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作为种深层的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层次上,而是进入作者和读者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开拓文学批评的视野也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精神分析学本身存在的错误,尤其对泛性论和无意识决定论等唯心主义和反理性的思想观点,要以科学批判的眼光充分认识它的消极因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5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学理论 8.8
-
-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 8.4
-
- 西方文论史 7.6
-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7.8
-
- 影响的焦虑 8.4
-
- 比较文学概论 6.4
-
- 小说理论 7.8
-
- 后现代主义的幻象 8.0
-
- 文学批评理论 8.6
-
- 文学术语词典(中英对照) 9.4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大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两大主潮 两次转移 两个转向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随着19世纪后半期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的逐渐衰落,象征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而象征主义分为前期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末,以波德莱尔、魏尓兰、兰波和马拉美为代表)和后期象征主义... (展开)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效率很低的3天姑且学了一遍,感受是,不太痛快:跟我对它的期望比起来,它显然没那么好用。不过由衷感到前两月学了几本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书用处真的很大。这本理论教程的脉络其实不太清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划分我觉得很鸡肋,还不如反启蒙的这条思想主流最好用。这部... (展开)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书名: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作者:朱立元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字数:50.3万字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基本笔记: 0导论 20世纪初至今 19世纪西方文论是在实证主义,意志主义等思潮影响下,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创作实践为基础,突破了古典主义文...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请问2版和1版的具体区别是在哪里? | 来自阿卡德米娅 | 2020-11-18 09:55:4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8.7分 146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如何专业地谈论文学 (信心不逆熊先生)
- 珊珊推荐电影学硕士必读书籍。 (AOI_YU)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之研究 (南池子)
- 【文艺学硕士专业阅读】书单 (小卡)
- 我的清华新闻传播考研书目 (天堂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清暉 2009-12-21 18:11:21
作为教材,我是说方便背诵的教材:它比较正常。
1 有用 江皓 2009-01-12 18:56:19
我喜欢空间的观念,更关心本质一点的东西,关于博尔赫斯的阿莱夫,你不要吹得太神
0 有用 熊 2013-01-06 20:09:25
好书。理论分析透彻,各派内容详实,分类明晰,纲目详实,涵盖广泛,深入浅出,十分适于入门。只可惜其唯马主义和某些未修订的常见名罕见译法,以及很多考研英语翻译要扣0.5分的长难句不通顺等问题,损害了五星出东方的达成。PS.既然考完了我要一本一本的标记!
0 有用 水记生煎量贩 2012-12-26 15:27:21
求不挂科
1 有用 οὖτις 2018-03-22 08:09:21
当初教材就是这个,大概这本书就是我一直以来对西方文论没兴趣的原因,如果可以,我给负一千分!
0 有用 lola! 2023-09-07 15:51:06 陕西
蛮实用
0 有用 hufe 2023-07-28 07:58:48 浙江
我读的应该是第一版 九七那年的😇 贪便宜买了旧的
0 有用 Tertius 2023-07-13 20:57:58 湖北
@2015-07-01 23:33:39
0 有用 豆友272110304 2023-07-13 00:56:20 湖北
@2015-07-01 23:33:39
0 有用 L'éternité 2023-04-25 11:27:56 广东
有些地方写得还不如b站专讲哲学up主的文案,做不到通俗易懂,勉强够梳理脉络。法兰克福那里更是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