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想领域的耕耘者
人生篇
幸福递减律
为什么不脸红
归来乎,羞耻之心
下士窃名
“最甜蜜的语言”
人无信不立
谁是可尊敬的人
注目照亮别人的火焰
享受工作
“人死观”
想起华威先生
人际交往中也要打“假”
“秘诀”
多点书卷气
论只“看”不“读”
论读书要带脑袋
腹有诗书气自华
欲望的舞蹈
满足与不满足
驽马恋栈豆
学会遗忘
“羊上树”
带着《庄子》休假
休闲更是一种心境
社会篇
“乐凯”说“不”
谣言止于智者
“心理扶贫”
“重赏”与“勇夫”
“走宴”
会议费是个筐
“广场”“花园”的冒名顶用
散步难
从曼谷“包公热”说起
想起大众化
软硬兼施
重视“第三者”
“酒香”与“巷子深”
借珠卖卖
话说新行当
重 诺
也是“间离效果”
说浮躁
“哗众”未必能“取宠”
娱乐、文化不宣“一锅煮”
且说居住空间的分割
“一好遮百丑”
坚毅的精神之剑
环球成一“村”
文艺篇
文坛的“清高”
谨防“贵族化倾向”
走出小街
写作不宜“卡拉OK”
批评的人格
文坛的一股清风
要笑得“正直高尚”
作品鉴赏的“正”“反”观
“春江水暖鸭先知”
由《故事会》说雅 俗
“障翳”与“幕布”
控制平庸 多出精品
编辑篇
出版是一种选择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呼拉圈与扑克的随想
“天下图书一大抄”
且说“发烧书”
编选不宜滥
人才到位
纸上反响终觉空
“巧妙的圈套”
写情书似的复读者来信
“抄”已不是 何堪再“炒”
治盗先治腐
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有感
编辑工作的三十字诀
书评篇
记录新文学业绩的一块丰碑
――读《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中 长篇
小说卷
美学的与历史的追求
――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评奖记感
更接近文学本位
――上海第二届长中篇小说评奖记感
当代文坛的一根标杆
――读《当代文坛大家文库》
回眸一笑百媚生
――致《危楼记事》作者李国文
它也是一顶“艺术创造工程”
――读《艺术创造工程》
对20世纪“精神之旅”的回眸
――读《世记回眸・人物系列》
丰富了世界戏剧理论库
――读《中国戏曲通论》
序跋篇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中外名家微型小说大展》序
用生命写就的书
――《壮士中华行》序
《小楼记事》序
《艺术世界》创刊的话
促进你实现“艺术本性”
――《文艺鉴赏大成》编后
在处女地上恳荒
――《文化鉴赏大成》编后
《海上乱弹》跋
《一个“助产士”的手记》跋
《说钱集》跋
《微型小说面面观》跋
《海外游思》跋
屐痕篇
走访滑铁卢
在梵高 伦勃朗的画前
林肯纪念堂前的遐思
寻访歌德故居
菜茵游思
交河圆梦
沁心千岛水 怡情作家楼
莫高窟的“世界”
跋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