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姊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宏伟的图景”。
书中人物众多,上至各交战国最高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从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战争结束为止,涉及大多数主要战场和重要事件。
作品中涉入的战史,都是真实的;所引的数字材料,都是可靠的;兴凡显赫人物的言语行事,也都是出自正史——凡此种种,加上作者感人至深的文学手法,铸成了这部“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
战争风云:1939-1941(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
赫尔曼·沃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沃克:
1952年,凭借《凯恩舰哗变》获得科利策文学奖。1915年生于美国纽约,父母为俄裔犹太移民。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哲学,珍珠港事件后,参加美国海军,在一艘驱逐舰上参加了南太平洋的战事。退役后,专事创作,先后有九部长篇小说、四个剧本、一部电影剧本和一部犹太人研究专著出版。《纽约时报》评价,“仅凭《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便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目录 · · · · · ·
第五至七章,第三十七至第四十章 萧乾
第八至第十二章 任吉生
第十三章,第四十四至四十八章 王央生
第十四至二十章 苏玲
第二十一至二十九章 姚念赓
· · · · · · (更多)
第五至七章,第三十七至第四十章 萧乾
第八至第十二章 任吉生
第十三章,第四十四至四十八章 王央生
第十四至二十章 苏玲
第二十一至二十九章 姚念赓
第三十至第三十三章 茅于美
第三十四至第三十六间 赵澧
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六章 颜渗龙
第五十九至六十四章 海观
· · · · · · (收起)
"战争风云:1939-1941(上下)"试读 · · · · · ·
《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姊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模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宏伟的图像。” 本书《战争风云》中人物众多,上至各交战国最高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术故事从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是在对她的男朋友希威尔·波茨曼说话,大家都管他叫波茨。他俩是九月份在一次舞会上认识的。波茨瘦高、苍白,性格温顺,蓄着一头厚厚的棕色直发,无边眼镜后边一双凸出的、沉思的眼睛。他总是穿棕色衣服、棕色鞋,打棕色领带,甚至连衬衣也是棕色的;他经常阅读大部头的、枯燥无味的经济和政治书籍,自己对人生也抱着一种灰溜溜的看法,认为美国社会注定要毁灭,很快就要崩溃。梅德琳觉得他很有意思,对他感到特别新奇。这时他在棕色衣服外边围着一条粉红色围裙,帮她收拾小饭桌,削炖肉用的葱头。 波茨站起来去搀和饮料,一边谈到组织一个乐队的种种困难。他很拘谨、腼腆。他确实认为要别人不感到拘束的唯一办法就是聊天,而他经常谈到的话题之一就是他自己。他说他是蒙大拿州一个部长的儿子;十六岁时,当地一位医生没有治好他的甲状腺病,却介绍给他许多英格索尔和海克尔①的著作,纠正了他对宗教的看法;为了反抗父亲,他选择了长号手这个职业。 ①英格索尔(1833—1899),美国演说家、律师:海克尔(1834—1919),德国博物学家。两人都是达尔文主义捍卫者和传播者,反对宗教和哲学的蒙昧主义。 接着他又转到战争这个题目上,他解释说,战争就是帝国主义者争夺市场的斗争。这话题是华伦说到他自己是一个正在受训的海军战斗机驾驶员而引起的。随后,波茨又开始阐述马克思对战争的分析,从劳动价值学说开始。梅德琳已烧好饭菜,端上桌,觉得有他陪她的客人,心里很高兴。她知道波茨很健谈,也对他的谈话感兴趣,她想华伦和杰妮丝说不定也会感兴趣。但奇怪的是,他们都沉默不语。她想,也许他们刚刚发生过小小的争论。 波茨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从来不按他们真正劳动所得获取报酬。资本家只付给他们最低工资。资本家因为拥有生产资料,就把他们控制在自己手中。一个工人的生产价值和他报酬所得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这样就迟早导致战争。每个国家的资本家都堆积了大量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在嵌着护墙板的图书室内,总督拨动海军收音机的刻度盘:一部七英尺高的庞大的黑色机器,机器里闪烁出红光、绿光和黄光,发出哨声和呼啸声,接着是一个日本女人清晰的声音。她先讲德军在莫斯科周围获得的巨大胜利,预言苏联即将投降,然后又用愉快的声调报道弗兰克林·罗斯福的秘密作战计划暴露后在美国引起的巨大骚动。《芝加哥论坛报》曾经得到所谓《胜利纲领》的一个文件(那个美妙的声音拖长了调子,说到胜利计划的时候,维克多·亨利坐直了身子),这个计划要求征召八百万军队,对日本进行防御战争,并要求从英国基地起飞对德国进行全面空袭,然后在一九四三年入侵欧洲。她宣称出于爱国的热忱,那家报纸把全部计划都发表了! 那个女人说,罗斯福的罪恶阴谋是要站在殖民主义财阀一边,把美国拖进战争中去,这个阴谋现在暴露出来了。美国人民已经愤怒地站起来,国会议员正在号召对白宫的骗子提出弹劾。白宫正在保持可耻的沉默,但是最近日本的建议中那种公正和爱好和平的意图——特别对照战争贩子罗斯福的秘密阴谋——正在受到美国全国的欢迎。那个女人不断地说下去,把《芝加哥论坛报》上的那个文件一整节一整节读出来。帕格了解那些章节,有些句子还是他自己写的。 “帕格,你是怎样理解这件事情的?这是一堆胡话,是不是?”托莱佛打了个哈欠。“大概哪个记者弄到了一份参谋部应付紧急事变的研究计划,拿来大做文章了。” “当然啦。还有什么别的可能呢?” 帕格心里痛苦极了。象这样的事都能发生,美国已糟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日本人可以占领东印度,甚至菲律宾;美国还是不愿作战的。在他看来,象这样在报纸上泄漏国家的最高秘密是缺乏起码的荣誉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唯一叫人放心的一面,就是这种卖国行为如此毫不掩饰,如此叫人吃惊,也许德国人和日本人根本就不会相信,尽管他们一定会利用这件事而大肆宣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战争风云:1939-1941(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战争风云:1939-1941(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尼米兹 8.2
-
- 诺曼底登陆 8.2
-
- 被遗忘的士兵 9.0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全二册) 9.1
-
- 美军战争家书 8.9
-
-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8.4
-
- 幼狮 8.5
-
- 浴血太平洋 8.4
-
-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 8.0
战争风云:1939-1941(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战争风云》: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美国家庭中的二战那些事
> 更多书评 36篇
论坛 · · · · · ·
小时候买了一套连环画 | 来自江南渔者 | 2014-01-24 12:19:18 | |
这个书怎么改颜色了? | 来自俞晓之 | 2 回应 | 2012-06-11 17:13:53 |
请问拜伦的教名“勃拉尼”的英文是什么? | 来自金星上的红茶馆 | 2011-06-29 01:52: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8.7分 473人读过
-
Little Brown & Co (T) (1972)8.7分 2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9.3分 58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9.0分 1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战争 (1997xhp)
- 37°暖书单(一) (37°暖)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休闲阅读(虚构类) (1997xhp)
- 文学&小说 (yaodighos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战争风云:1939-1941(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12 2015-04-06 17:56:42
书里的娜塔莉比电视剧版的好太多
1 有用 效颦 2014-08-24 10:48:32
很精彩的。以及每次看到插播的战争局势分析部分都有一种跳过去的冲动……
1 有用 Sunshine 2007-06-10 11:55:43
极好。翻译的也极好
1 有用 响箭 2011-03-13 14:18:29
历史小说,很精彩。
1 有用 ezfinance 2006-02-19 21:55:57
已经是第二次读了,仍然很受震撼和感动.绝对的二战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