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目录 · · · · ·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说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附录: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自序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说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附录: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编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史界因果之劈头一大问题,则英雄造时势耶?时势造英雄耶?换言之,则所谓“历史为少数伟大人物之产儿”、“英雄传即历史者,其说然耶否耶?罗素曾言:“一部世界史,试将其中十余人抽出,恐局面或将全变。”此论吾侪不能不认为确含一部分真理。试思中国全部历史如失一孔子,失一秦始皇,失一汉武帝…其局面当何如?佛学界失一道安,失一智顕,失一玄奘,失一慧能;宋明思想界失一朱熹,失一陆九渊,失一王守仁;清代思想界失一顾炎武,失一戴震:其局面又当何如?其他政治界、文学界、艺术界,盖莫不有然。此等人得名之日“历史的人格者”。何以谓之“历史的人格者"?则以当时此地所演生之一群史实,此等人实为主动一一最少亦一部分的主动一一而其人面影之扩大,几于掩覆其社会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5页 -
李存勖、石敬瑭、刘智远,以沙陀三小族,窃一掌之地,而䩄然奉为共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二十世纪国学丛书(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经子解题》《文心雕龙札记》《宋元戏曲史》《国史要义》《词学通论》
等
。
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梁启超:略谈史料的来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作为社会科学,以资料为研究对象,和其他学科比较,史学资料的取得非常困难。历史记录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史料,有价值的散失很多,或有意隐匿(清自改实录);或有意蹂躏(秦烧列国史记);或新作出旧资料湮灭(唐《晋书》成而废旧史十八家);或经丧乱大部分史籍悉沦没(... (展开)
治国史宜读何书?——梁启超谈对传统史学的改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人想知道学中国历史应该读什么书,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中国史料有数十万卷,一个人不可能全读完,即使全读完了,不能满足阅读者的需要,结果和没读差不多,所以,对浩瀚的中国古代史籍进行改造,变成了一个非常急迫的需求。 首先要认识到,古代的历史,写出来是不是... (展开)
梁启超: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分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人类之记述始于韵语,《诗经》为中国最初之史。后有极简之编年史,如《春秋》,此类史是薄录,不能谓之著述。同时又出现一种近于史类之书,即书(志、记),《尚书》属于此类。 2、《春秋》、《尚书》二体,皆为古代正史,史学界初有组织之名著,唯有左丘之《左传》,佚名... (展开)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既然是为作业而读,干脆直接把作业搬上来了。短评憋屈久了,偶尔能敞开写还是挺爽的。 以下,我将会从对作者本身、文章风格、具体内容的三个角度评价,最后再谈谈我从书中获得几方面收获。 在此之前,我认为本书的地位与意义大都在“初始”二字。关于“初始”,有两个内涵。 从...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8.8分 80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8.8分 467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8.6分 138人读过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8.5分 1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二十世纪国学丛书·华东师大版 (显微无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豆友46369297 2010-12-11 23:14:42
老赵,你什么时候还给我?
1 有用 大壯室 2011-08-15 18:36:04
佳。頗可讀。
1 有用 乐 2018-01-04 01:57:40
2018第一本。
1 有用 黄小松 2022-04-16 03:47:15
平实精辟,梁氏着意于历史大势或曰社会趋势规律,吸收他家长处,扩充史料,考订辨伪,最后史迹颇有历史哲学的味道,一本小书把好多内容都网罗进去,崇拜。
1 有用 覃心居 2020-01-21 18:06:05
2018年12月
1 有用 黄小松 2022-04-16 03:47:15
平实精辟,梁氏着意于历史大势或曰社会趋势规律,吸收他家长处,扩充史料,考订辨伪,最后史迹颇有历史哲学的味道,一本小书把好多内容都网罗进去,崇拜。
1 有用 覃心居 2020-01-21 18:06:05
2018年12月
0 有用 阿妙 2018-12-17 17:10:48
任公真的厉害(´⌒`。)
1 有用 乐 2018-01-04 01:57:40
2018第一本。
0 有用 Howzzz 2016-10-19 14:57:33
拜识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