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全书共十四章,其标题依次是天文、历法……,也就是十四个主题。这些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天文、历法、乐律。这是全书的头三章,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偏于“天学”一系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天学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它不像西方天文学那样以探索自然为己任,而是一门高度致用的学问。“在政治上的作用极其巨大”,“大到成为上古帝王之头等大事,甚至是惟一要事的地步”(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而且,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以天为镜子来照见地上的人事,所以天文、历法、乐律就成了中国古代“一而三,三而一”的一个体系。它很重要,读任何古书都会碰到,要读古书就不能不知道,所以把它们放在第一单元里。
第二单元:地理、职官、科举。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偏于“政治”一系的内容。这里,讲地理讲的不是“分野”(“...
全书共十四章,其标题依次是天文、历法……,也就是十四个主题。这些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天文、历法、乐律。这是全书的头三章,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偏于“天学”一系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天学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它不像西方天文学那样以探索自然为己任,而是一门高度致用的学问。“在政治上的作用极其巨大”,“大到成为上古帝王之头等大事,甚至是惟一要事的地步”(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而且,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以天为镜子来照见地上的人事,所以天文、历法、乐律就成了中国古代“一而三,三而一”的一个体系。它很重要,读任何古书都会碰到,要读古书就不能不知道,所以把它们放在第一单元里。
第二单元:地理、职官、科举。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偏于“政治”一系的内容。这里,讲地理讲的不是“分野”(“分野”是“天学”系里的重要内容,已收在第一单元里了),而是郡、国、省、府、道、路、军、州,是历代行政区划,由历代政权设置、划分而产生,不是“天象”是“人事”。职官、科举,更明显了,讲的就是活动于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的身份(职官)和他们从历史舞台下(社会上)走到舞台上(政权中)的方法、过程(科举),只不过讲职官更偏重唐宋以前而讲科举更偏重唐宋以后。这些内容如果不知道,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也许还勉强能对付,但要想了解点历史上发生的故事,那就绝然不成。所以它们放在第二单元里。
第三单元: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如果说前一单元更多地反映了古代历史大潮中弄潮儿的事迹,那么本单元则更多地反映了历史大潮本身。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民众的时代,显贵与明星固然耀眼,但更反映一个时代真实面貌的还是广大民众。本单元所论及的“姓名”、“礼俗”、“宗法”等主题,则正包含着当时最接近于广大民众生活情形的内容。
最后一个单元内容比较丰富,一共有五章: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这些有关当时“物质文明”的内容,是近几十年来学术界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古代社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读古书稍多都会遇到的问题。宫室即是建筑,是“住”的文明;车马即是交通,是“行”的文明;饮食是“食”的文明;衣饰是美学,是“衣”的文明。衣、食、住、行,再加生活用具(什物),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四个单元的十四个主题,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篇章,把中国古代社会较完整地展现到了读者的面前,也为再去直接阅读古文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的创作者
· · · · · ·
-
王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主编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翻译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等三十余部。
◎执笔者简介(部分)
马汉麟(1919~1978),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师从王力等先生,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马汉麟先生应邀参加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编写工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学与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审校者简介(部分)
姜亮夫(1902~1995),...
◎主编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翻译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等三十余部。
◎执笔者简介(部分)
马汉麟(1919~1978),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师从王力等先生,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马汉麟先生应邀参加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编写工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学与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审校者简介(部分)
姜亮夫(1902~1995),国学大师。著有《楚辞书目五种》《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等。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曾主编《小说月报》。著有《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修订者简介
刘乐园,北京大学教师。
目录 · · · · · ·
序
天文
历法
乐律
地理
职官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科举
姓名
礼俗
阶级、阶层
冠礼
婚姻
丧葬
宗法
族、昭、穆
大宗、小宗
亲属
丧服
宫室
车马
饮食
衣饰
什物
图版目录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的人也喜欢 · · · · · ·
-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器皿 8.5
- 智慧的欢歌 7.5
- 书信用语词典 9.2
- 中国民间年画 9.5
- 故宫退食录(上下) 8.9
- 细说中国园林 7.2
- 日本俳味 8.0
- 筆記:清明上河圖(盒裝). 9.2
- 世界人文简史 9.1
- 古诗文名物新证(全二册) 9.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9 条 )
知识提炼(共50页)—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4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为入门级古代文化常识书目,含有大量科普性知识,虽不乏多处纰漏(如过度口语化的描述,排版极其混乱,错字漏句,语法错误等。不清楚为何再版多次仍然出现如此低级的问题,姑且臆断审校之人应该背一点锅。如本书再出版,建议考虑便于读者明晰架构,设置一二三级目录,修... (展开)论坛 · · · · · ·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 | 来自破格 | 2006-05-09 14:50:3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9.4分 8606人读过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9.1分 4535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9.0分 601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8.7分 54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和你一起看书 (小狗要开双眼皮)
- 君子不器 (菜蒲团)
- ~ (达哒)
- ✦ 中国古代背景资料 ✦ (普通老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卡莱 2010-05-13 21:28:25
越看越汗颜,自己所知原来如此浅薄,实何面目见人。许多东西都仅知皮毛,甚至茫然不知何物。身边有些朋友喜欢历史,而历史之所以迷人,大抵缘于其向我们展现了生活曾经有过的样式,寻找自己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和根基。明白自己并不是茫茫时间荒原中的一棵树,而是洪流中的一滴水。深厚古老的中华文化,纵有再多不合今日潮流的枝蔓,到底还是有它灿烂迷人之处。今天所为亦是历史,而历史不过是人类生活持续的变迁,习惯习俗转向磨合的... 越看越汗颜,自己所知原来如此浅薄,实何面目见人。许多东西都仅知皮毛,甚至茫然不知何物。身边有些朋友喜欢历史,而历史之所以迷人,大抵缘于其向我们展现了生活曾经有过的样式,寻找自己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和根基。明白自己并不是茫茫时间荒原中的一棵树,而是洪流中的一滴水。深厚古老的中华文化,纵有再多不合今日潮流的枝蔓,到底还是有它灿烂迷人之处。今天所为亦是历史,而历史不过是人类生活持续的变迁,习惯习俗转向磨合的一条流水罢。故纸堆里幽微处可发觉的趣味,着实繁多。此书入门,时时翻阅查证当可。 (展开)
1 有用 熊罴精的奥德赛 2013-03-08 10:04:49
无一浮词,插图较逊
0 有用 小标点儿 2010-03-29 10:00:46
非常好!
0 有用 果丹皮吃掉啦 2018-05-29 13:02:37
没废话,全是干货,编写方式也清晰易懂。
0 有用 陌霖 2010-02-06 11:32:08
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没有读到???!!!
0 有用 陆四五 2021-05-02 10:16:59
可以多看几遍的知识类普及书。内容丰富,长知识了。
0 有用 熊猫达尔摩 2020-06-11 16:23:36
拓展知识的书,思维导图供参考:https://share.mubu.com/doc/9yxB9SE4uy
0 有用 Ro71 2020-03-12 15:10:01
疯狂赞美!年度好书!不论内容还是思想。 没能想到 我头一次看懂并领悟一丢丢十二律是在古代文化常识里 感天动地。 谈及避讳 看书时确实觉得它是古代人最大的矫情 而且内心痛斥其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直到章末一段话点醒我:历史学家建议避免现代人的傲慢 多从当时社会角度出发寻找合理性 是啊 哪有人为了后人研究方便去改变已然合适自己的制度 如同没有一具身体会为了构图美观而改变自己构造。 读罢后记深受感动 相隔半... 疯狂赞美!年度好书!不论内容还是思想。 没能想到 我头一次看懂并领悟一丢丢十二律是在古代文化常识里 感天动地。 谈及避讳 看书时确实觉得它是古代人最大的矫情 而且内心痛斥其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直到章末一段话点醒我:历史学家建议避免现代人的傲慢 多从当时社会角度出发寻找合理性 是啊 哪有人为了后人研究方便去改变已然合适自己的制度 如同没有一具身体会为了构图美观而改变自己构造。 读罢后记深受感动 相隔半个世纪的史学家对同样的中华文明的不同心态 让人真真切切地受到鼓舞。文化自信从来都不能由说教而建立 事实带来的感动及影响远超想象。 (展开)
0 有用 [已注销] 2020-02-26 20:24:25
知识点太多,适合查阅。插图都是些什么? 和文本内容只有主题的联系,很随意了。
0 有用 小洋柿子 2019-07-14 11:33:01
其实感觉图典也没有比后来的新版《常识》多很多有意思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