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由金西厓《刻竹小言》原文、名家题跋和刻竹目录三部分组成,由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整理、并首次将手写本和彩色插图合为一体,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刻竹的理论技法与明清以来的名家之作,融会贯通到一起,堪称“对竹雕作出最全面研究之作”。相信对于刻竹和书画艺术爱好者来说,本书是难得的佳作,有很高的研读和收藏价值。
王世襄,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家,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兴趣广泛,曾从事画论、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的研究,集多种传统技艺于一身,尤以对明式家具的研究举世闻名。著有《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锦灰堆》、《自珍集》等。
此书如非洋装,而采线装样式,则更其佳也。不过既为手书影印,如此却也无碍。
撇去竹刻理论技法不说,就是其中介绍物件的文字小品就十分耐读,精炼,气韵高致。时间也就过去了六十多年,为什么现在的,风味全无......是我们进步了,还是离古已远?失却本来面目。
此书是王世襄先生1947年自北平赴美加游历途径上海建议舅父金西厓撰写的小书。体例和郑散木的《篆刻学》颇为相像。对明清以来竹刻名家一一做了梳理。继而对竹刻技法和谋篇布局作出启发性的阐释。此书可以与王世襄先生后期与范遥青通信集《竹墨留青 : 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结合来看。能从中看出技艺和理念的传承。
字好,文好,要是图片再精美一点就成三绝了。
实在是刻竹艺术不可多得的宝书啊。。太好看了。就算看不懂专有名词,那文字也是一流的。
好书
跌脚叹息,原来我曾经在博物馆看竹器都是囫囵吞枣,等于白看了嘛真是。正所谓玩都玩不过人家。
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借的,闲暇时看,蛮有趣的。
> 更多短评 18 条
> 20人在读
> 136人读过
> 528人想读
订阅关于刻竹小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藏新 2019-10-28 16:27:11
此书如非洋装,而采线装样式,则更其佳也。不过既为手书影印,如此却也无碍。
0 有用 博瑗 2011-07-20 12:37:18
撇去竹刻理论技法不说,就是其中介绍物件的文字小品就十分耐读,精炼,气韵高致。时间也就过去了六十多年,为什么现在的,风味全无......是我们进步了,还是离古已远?失却本来面目。
0 有用 the Aegean 2019-03-03 10:34:32
此书是王世襄先生1947年自北平赴美加游历途径上海建议舅父金西厓撰写的小书。体例和郑散木的《篆刻学》颇为相像。对明清以来竹刻名家一一做了梳理。继而对竹刻技法和谋篇布局作出启发性的阐释。此书可以与王世襄先生后期与范遥青通信集《竹墨留青 : 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结合来看。能从中看出技艺和理念的传承。
0 有用 malingcat 2010-09-18 20:40:32
字好,文好,要是图片再精美一点就成三绝了。
0 有用 风乎舞雩 2011-06-14 21:30:10
实在是刻竹艺术不可多得的宝书啊。。太好看了。就算看不懂专有名词,那文字也是一流的。
0 有用 海悦居 2021-08-06 18:33:25
好书
0 有用 藏新 2019-10-28 16:27:11
此书如非洋装,而采线装样式,则更其佳也。不过既为手书影印,如此却也无碍。
0 有用 雀岩 2019-10-10 18:28:28
跌脚叹息,原来我曾经在博物馆看竹器都是囫囵吞枣,等于白看了嘛真是。正所谓玩都玩不过人家。
0 有用 the Aegean 2019-03-03 10:34:32
此书是王世襄先生1947年自北平赴美加游历途径上海建议舅父金西厓撰写的小书。体例和郑散木的《篆刻学》颇为相像。对明清以来竹刻名家一一做了梳理。继而对竹刻技法和谋篇布局作出启发性的阐释。此书可以与王世襄先生后期与范遥青通信集《竹墨留青 : 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结合来看。能从中看出技艺和理念的传承。
0 有用 世吹雀 2017-02-12 20:39:00
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借的,闲暇时看,蛮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