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华文史新刊--中华书局 (彼岸)
- 基础工具书、常用索引手册、数据处理方法类书目 (南池子)
- 现代中国的新语汇与新观念 (书白)
- 【真】中華文史新刊 (-)
- 现代中国学科的建立 (乙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新语探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カイ 2018-10-25 20:09:38
感覺這本比新出的紅皮本好不少。
1 有用 catrina-箱推し 2011-10-31 10:53:42
從老闆處借的書。老闆有很多好書,嗯嗯。
0 有用 shiduo 2010-04-09 21:59:33
“不说日语不行么?” 为什么不能说日语呢?
2 有用 命运建筑师 2010-08-17 00:52:26
翻了一下。介绍文化与文字交流历史的多,提到了佛教对中日词语的影响,中日间在古代和现代向西方学习时的互动。取了重要词汇列表及其参考书,可资查考。分析的几个例子,以概念史的标准来看,不算精确和出众。
0 有用 junepig 2020-05-28 20:09:55
上起汉、下迄民国,横贯中日西,巨细靡遗,信息量很大,梳理之功不可谓不深,但也难免有前后重复的部分和一些谬误,比如以sosiki为英语之组织,将日本制汉字粍误写为耗等。另外就是叙多议少,更像一本资料集。
0 有用 文孟先生 2023-02-13 01:34:39 湖北
经典之作。
3 有用 日就月将 2022-09-04 18:20:37 湖北
对历史上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中西日之间的新语生成史进行“综汇式的把握”,除了汇集成果,其初步分类如借用中国古典词对译西洋概念的三类(保留原义、引申新义、借形变义)、汉字新语的五种类型(古典翻新、中西涵化、概念升华、对译误植、侨词来归),不乏新意。归类可继续优化,时隔17年后《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就分型为古典引申、语义假借、借形变义、新名创制、侨词来归和名实错位六种。在回应批评的文章中,冯先生提到... 对历史上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中西日之间的新语生成史进行“综汇式的把握”,除了汇集成果,其初步分类如借用中国古典词对译西洋概念的三类(保留原义、引申新义、借形变义)、汉字新语的五种类型(古典翻新、中西涵化、概念升华、对译误植、侨词来归),不乏新意。归类可继续优化,时隔17年后《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就分型为古典引申、语义假借、借形变义、新名创制、侨词来归和名实错位六种。在回应批评的文章中,冯先生提到《新语探源》相较于封建、经济、自由、形而上学等四个有争议关键词的概念史个案研究,“只是前期性作品”。这就神似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和《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只不过,前者先总括后细描,后者先细描后综括。有意思的是,书中称“‘以太、料理、××’等未获流行”,十多年后“料理”已获流行 (展开)
0 有用 窗边有人吃豆豆 2021-07-26 20:14:18
这本书貌似引来了沈国威日本发来的檄文,蛮有趣的,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0 有用 junepig 2020-05-28 20:09:55
上起汉、下迄民国,横贯中日西,巨细靡遗,信息量很大,梳理之功不可谓不深,但也难免有前后重复的部分和一些谬误,比如以sosiki为英语之组织,将日本制汉字粍误写为耗等。另外就是叙多议少,更像一本资料集。
1 有用 宁奈 2019-07-06 10:34:09
覆盖了很多感兴趣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