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丸山真男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王中江
出版年: 2000-1
页数: 324
定价: 1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13286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王中江
出版年: 2000-1
页数: 324
定价: 1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13286
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致力于寻找日本思想史自身的现代性资源,从而打破日本的近代化是由西方引起、日本的近代性思想也是西方影响的产物的通说。同时,在朱子学被视为封建腐朽的意识形态的日本学术界,丸山真男的这种新鲜的视角无疑为审视朱子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目录 · · · · · ·
目录
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代译序) 孙 歌
英文版作者序
第一章 日本近世儒学发展中徂徕学
的特质及其同国学的关系
第一节 前言――日本近世儒学的产生
中国历史的停滞性与儒学―日本儒学―日本近世
儒学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探讨日本近世
儒学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朱子学的思维方式及其解体
朱子学的结构―朱子学的思维特性―德川初期思
想界中这一特性的表现―朱子学思维方法的全盛
期―宽文至享保时期思潮的急速推移―朱子学思
维方法的解体过程(山鹿素行―伊藤仁斋―具原
益轩)
第三节 徂徕学的特质
两个事例―徂徕学的政治性―方法论―天的概念
―道的本质―道的内容―道的根据―徂徕学中公
私的分化―元禄、享保时期的社会
形势―政治组织改革论
第四节 徂徕学同国学特别是宜长学的联系
徂徕学的普及及其反叛―萱园学派的分化―徂徕
学之后儒学的衰落―国学同徂作徕的否定性联系
―两者在思维方法上的共同性―正面联系的种种
表现―联系总结及国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结束语
注 释
第二章 日本近世政治思想中的“自然”与“制作”――
作为制度观的对立
第一节 本章的课题
第二节 朱子学与自然秩序思想
第三书 徂徕学的转换
自然秩序逻辑的破坏工作―其政治实践志向
第四节 从“自然”到“制作”推移的历史意义
制作逻辑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的绝对化问题
第五节 昌益和宣长对“制作”逻辑的继承
“制作”逻辑的政治归宿―安藤昌益思想中的“自
然”与“制作’”―本居宣长思想中的“自然”与“制作”
第六节 幕末的发展与停滞
近世后半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及其思想界一种种
制度变革论―“制作”立场的理论局限―维新后
两种制度观的对立
注 释
第三章 “早期”民族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 前言――民族及民族主义
第二书 德川封建体制之下的民族意识
第三节 早期民族主义的诸形态
海防论―富国强兵论―尊皇攘夷论―它们的历
史局限
注 释
初版后记
择后记
· · · · · · (收起)
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代译序) 孙 歌
英文版作者序
第一章 日本近世儒学发展中徂徕学
的特质及其同国学的关系
第一节 前言――日本近世儒学的产生
中国历史的停滞性与儒学―日本儒学―日本近世
儒学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探讨日本近世
儒学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朱子学的思维方式及其解体
朱子学的结构―朱子学的思维特性―德川初期思
想界中这一特性的表现―朱子学思维方法的全盛
期―宽文至享保时期思潮的急速推移―朱子学思
维方法的解体过程(山鹿素行―伊藤仁斋―具原
益轩)
第三节 徂徕学的特质
两个事例―徂徕学的政治性―方法论―天的概念
―道的本质―道的内容―道的根据―徂徕学中公
私的分化―元禄、享保时期的社会
形势―政治组织改革论
第四节 徂徕学同国学特别是宜长学的联系
徂徕学的普及及其反叛―萱园学派的分化―徂徕
学之后儒学的衰落―国学同徂作徕的否定性联系
―两者在思维方法上的共同性―正面联系的种种
表现―联系总结及国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结束语
注 释
第二章 日本近世政治思想中的“自然”与“制作”――
作为制度观的对立
第一节 本章的课题
第二节 朱子学与自然秩序思想
第三书 徂徕学的转换
自然秩序逻辑的破坏工作―其政治实践志向
第四节 从“自然”到“制作”推移的历史意义
制作逻辑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的绝对化问题
第五节 昌益和宣长对“制作”逻辑的继承
“制作”逻辑的政治归宿―安藤昌益思想中的“自
然”与“制作’”―本居宣长思想中的“自然”与“制作”
第六节 幕末的发展与停滞
近世后半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及其思想界一种种
制度变革论―“制作”立场的理论局限―维新后
两种制度观的对立
注 释
第三章 “早期”民族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 前言――民族及民族主义
第二书 德川封建体制之下的民族意识
第三节 早期民族主义的诸形态
海防论―富国强兵论―尊皇攘夷论―它们的历
史局限
注 释
初版后记
择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代的选择并不在于‘虚构’的环境与‘真实’的环境之间。人只能生存于各种各样的‘虚构’、各种各样的‘意匠’之间,这是我们的宿命。如果没有对于这种宿命的自觉,那么我们将无从找到磨练在虚构之中进行选择的能力的途径,其结果,无非只剩下两种方向:要么追随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上谁都不变这一表象所示的法则,从而使自己的立场不知不觉地变化;要么成为渗透于自我内部的制度、习惯、人际关系的奴隶。”(原文引自丸山真男《现代的人与政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7页 -
“理论家的任务不是与现实直接融合,而是依照一定的价值基准把复杂多样的现实归纳为方法序列,因而被归纳整理的认识无论如何完美都不可能无限地包容复杂多样的现实,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代用品。理论就是理论家从自己的责任出发,从现实当中,准确地说是从现实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当中有意识地挤压出来的产物。因而,理论家的目光一方面要严密地注意抽象的操作;另一方面,由于现实在自己的处理对象之外伸展着无边无际的旷野,它的边际消失在半明半暗之中,故理论家必须对此保有某种断念之感,同时又对于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被舍弃掉的素材保持爱惜之情。这种断念和对剩余之物的感觉培养着对于自身的知识运作的严格的伦理意识,并进而唤起着能动性地推进理论化的冲动。” /23引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代译序) 孙 歌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学术前沿(共76册),
这套丛书还有
《学术与政治》《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社会学的想像力》《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
等
。
喜欢读"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转】泽井启一:丸山真男与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
丸山真男把思想史定位在了"赋予意义的层次",在与西欧社会推进近代化的参照中导入了从社会自身变化的相关关系中来把握思想的成立和展开这一明确的思想史方法论。然而在"近代化论"中,丸山并没有解决在儒教广泛影响的东亚社会中,何以只在德川徂徕学中产生了近代化的契机这一根...
(展开)

从封建的世界观到近代的世界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复旦大学商兆琦 序言 我听一位日本教授讲过:“在日语中,评价、评判和名声的含义有所不同。‘评价好’指专业领域内的认可,‘评判好’指在更广泛的学术界的声誉,而‘名声好’则指在普通读者中也获得赞誉。丸山真男是三者兼得之人。” 丸山生于1914年,卒于1996年,生前是东京... (展开)>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不错的书,了解日本以及中国当前传统迷失、前路纷... | 来自fox | 2009-10-25 14:14:0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9.8分 30人读过
-
東京大学出版会 (198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书店·学术前沿 (如雨乃可乐)
- 历史研究生参考书 (蚂蚁仓主)
- 國族想像,公私分野【1】 (南池子)
- 东亚文化圈 (乐浪公)
- 豆瓣五星图书【政治学】 (爱玛·包法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松左尘下 2011-05-18 23:12:26
十年前读的旧书
2 有用 Pamir 2014-11-21 13:34:44
丸山需要的背景知识太多,不能作为一般性阅读
1 有用 Ccs.涣 2014-06-17 21:06:02
丸山真男思想上的敌人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1930至1940年代弥漫日本社会的狂傲的民族主义。——渡边浩。不从这一点出发而外在地批评此书,都会失去着力点
0 有用 每天运动半小时 2011-06-08 13:10:20
日本政治思想沿袭关系研究
0 有用 BLUE 2011-05-10 18:13:07
其实只读了一半,要罚钱所以还了。他的意思是说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是必然的因为儒学在日本被解构分化了?而中国没有自己进入现代化是因为没有这个????读不懂啊,不过序写得很好!!怪不得上课老师只叫我们看序。。。
0 有用 Lonely God 2023-01-17 23:44:42 浙江
不懂
0 有用 三康目 2022-12-29 11:53:15 广东
在一个很粗浅的基础上读这本书使得自己总处于一个一知半解或晦涩的位置,然而不妨碍一些总结性描述性的观点让我如醍醐灌顶一般。总之丸山的思想是日本的明珠,会在打好基础后再读的。
0 有用 晏九 2022-12-09 02:05:18 山东
独断之学,学术史高山,真·思想史必读,丸山和余英时可谓东亚思想史双璧。建构儒学自我分解的学派序列(藤原惺窝/林罗山→伊藤仁斋/山鹿素行→荻生徂徕→本居宣长);应用欧洲哲学范畴与社会学方法;对霓虹内部现代性的追寻。“现代主义”与“西方中心”固然有之,但其下是对普遍思维形式与历史风势的确信,比伪学大师和单纯解构者,实则要高明不少。另读完才发现今年出了修订翻译,打算双12入手一本~
0 有用 不喜欢读书 2022-10-27 14:33:00 广东
难懂🚬
0 有用 全都是风 2022-08-23 22:37:19 贵州
某种写思想史的方式至少在东亚范围内(也)具有相当大的可共享性,可是外来的和尚看起来就易下口一些(怪不得唐僧去西边总是被吃)|就,特别听话滴,正好学习一下日本史。另外,作者英文版序中提及的日本右翼势力罗织罪名的方式,咦真是,恶的可共享性比善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