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权运动高潮中,女权主义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一样。到了九十年代,柏林的一家女子婚姻介绍所的名字,叫做:鱼在找它的自行车。
一个北京的妇女问题研究者认为,上海市民阶级的妇女,在生活中看不见内心的理想,安身于小康的生活,沉湎于都市的时尚,生活的激情对于她们,就像自行车对于一条鱼一样。
陈丹燕认为:对生活的激情,对过一种不平凡的生活的要求,对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这些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鱼和自行车的关系。
《鱼和它的自行车》通过一个上海女子从十七岁的女孩,到为人妻母的成长过程,她像气球一样每当吹大,就会破灭的爱情,她像雀斑一样可以因为防护而变浅,但永不会消退的痛苦,通过她和大多数上海女子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再现了鱼到底是怎样找它的自行车的。找到了以后鱼又是怎样照顾它的自行车。其实,每个...
在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权运动高潮中,女权主义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一样。到了九十年代,柏林的一家女子婚姻介绍所的名字,叫做:鱼在找它的自行车。
一个北京的妇女问题研究者认为,上海市民阶级的妇女,在生活中看不见内心的理想,安身于小康的生活,沉湎于都市的时尚,生活的激情对于她们,就像自行车对于一条鱼一样。
陈丹燕认为:对生活的激情,对过一种不平凡的生活的要求,对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这些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鱼和自行车的关系。
《鱼和它的自行车》通过一个上海女子从十七岁的女孩,到为人妻母的成长过程,她像气球一样每当吹大,就会破灭的爱情,她像雀斑一样可以因为防护而变浅,但永不会消退的痛苦,通过她和大多数上海女子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再现了鱼到底是怎样找它的自行车的。找到了以后鱼又是怎样照顾它的自行车。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鱼,还有一辆自行车。
鱼和它的自行车的创作者
· · · · · ·
-
陈丹燕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丹燕,当代女作家。1958年生于北京,八岁起移居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以前的创作以儿童文学和少女题材小说为主,有《女中学生三部曲》等作品,后开始成人文学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纽约假日》等。1997年出版《独生子女宣言》,1998年出版《上海的风花雪月》,1999年出版《上海的金枝玉叶》,2000年出版《上海的红颜遗事》。
目录 · · · · · ·
那时我并没有学会遗憾,这是大人才有的感情,我只是愤怒,怒火中烧。
第2章
我感到自己像一朵白花,在绿色的癌病室的背景前,极慢,但不能阻挡地伸展自己硕大颀长的骨朵,又娇嫩、又茁壮。
· · · · · · (更多)
那时我并没有学会遗憾,这是大人才有的感情,我只是愤怒,怒火中烧。
第2章
我感到自己像一朵白花,在绿色的癌病室的背景前,极慢,但不能阻挡地伸展自己硕大颀长的骨朵,又娇嫩、又茁壮。
第3章
他什么都装做不知道。照样天天晚上按时回家,在桌子旁边看书,查词典,或者发呆,像一只热水瓶,或者一只冰箱,我觉得里面有东西,可在外面一点也看不出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 · · · · · (收起)
喜欢读"鱼和它的自行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鱼和它的自行车"的人也喜欢 · · · · · ·
鱼和它的自行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鱼和它的自行车》:一见钟情,再见无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著:陈丹燕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19 70年代,柏林的女权主义者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 1990年代,柏林有一家女子婚姻介绍所的名字,叫做:鱼在找她的自行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鱼,也有一辆自行车。 他们都在寻找着 “爱... (展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鱼,也有一辆自行车。
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 更多书评 50篇
论坛 · · · · · ·
感觉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会很有感觉呀 | 来自坠入深海 | 1 回应 | 2019-09-30 22:14:52 |
故事并不美好但很真实 | 来自大鲸 | 2 回应 | 2012-08-10 11:05:29 |
1992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绯闻》 | 来自maggie | 2 回应 | 2012-08-10 10:51:10 |
网上有电子版么? | 来自HYF | 4 回应 | 2009-11-12 23:20:44 |
想要这本书 | 来自郑海然 | 2008-09-04 13:09:2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8.1分 117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4月1日)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名如此瑞骚,内容压力很大】 (狷介有乌青)
- 陈丹燕作品整理 (死生契阔)
- 陈丹燕这个人 (Ling)
- 青鸟飞不过天空 (苏浅)
- 陈丹燕 (大眼睛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鱼和它的自行车的评论:
feed: rss 2.0
36 有用 WILLY 2014-09-01 22:41:32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不能深看。
0 有用 小锡兵 2009-02-03 08:17:45
就像鱼不需要一辆自行车
1 有用 让保罗切小田 2015-09-07 13:29:23
「我一点也不善良,我想了一遍我们班上的同学的脸,她们也都没有长着这样温暖和善良的脸。我突然怀疑,一个女孩在年轻的时候会是善良的吗?我就不是。」
10 有用 莫小段 2010-05-21 20:52:10
想要过那种不羁的,自由的,浪漫的,不安分的生活是很难的,可是,事实上,过着平淡的,按部就班的日子也是那么的不容易。
1 有用 猫姆 2014-07-09 00:14:13
文笔惊人
0 有用 cc的后花园 2025-01-07 21:46:23 江苏
在这月光的照耀下,我发现,在我心里,这份对爱的渴望竟然一点也没消失。对我来说,爱一个人,获得一个人的爱,不是一粥一饭,一屋一床,不是现实生活,甚至不是一个丈夫,一个孩子,不是那个漂亮姑娘和远方的沙沙,更不是一锅鸡汤,甚至也不是浴室窗前的一轮明月,我要的爱情是飞翔在这一切之上的一只鸟,一朵云,一道月光,它甚至不是男女欢爱,而是在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抵挡一切现实生活磨损的盾牌。 原来爱是股不死的力... 在这月光的照耀下,我发现,在我心里,这份对爱的渴望竟然一点也没消失。对我来说,爱一个人,获得一个人的爱,不是一粥一饭,一屋一床,不是现实生活,甚至不是一个丈夫,一个孩子,不是那个漂亮姑娘和远方的沙沙,更不是一锅鸡汤,甚至也不是浴室窗前的一轮明月,我要的爱情是飞翔在这一切之上的一只鸟,一朵云,一道月光,它甚至不是男女欢爱,而是在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抵挡一切现实生活磨损的盾牌。 原来爱是股不死的力量。 (展开)
0 有用 临氺照花人、 2024-12-09 22:34:48 湖北
没懂哪里浪漫了 这几段看得我真是不理解爱情了 主角还是吃太饱了、不知道是我思维古板被固化了吗 怎么有种三观不正的感觉。。。
0 有用 公子宿 2024-11-04 14:37:30 上海
#人文學科-G語言-女性小說# 7+/10,很糾結形容一本書「難堪又好看」,難堪的是皮,好看的是骨。幾乎沒有一個人物是討喜的,愛情是福爾馬林味,是爛蘋果味,是羊羶氣味,散發著自私自戀的惡臭。你突然想罵這個眼高手低、活在幻想中的女主以此讓自己良心好過些,卻發現撞開許多人不敢揭開隱秘的一生。
0 有用 乐游栗子 2024-10-21 15:29:14 湖南
读完惊奇地发现作者居然也是写《阿玉》的作者,她写小说明显比写非虚构好多了呀!文笔突然就变细腻了,也有女性视角了。 女人没有了男人,就像鱼没有了自行车。或许对于朵莱而言,对于爱情的追求甚至不需要有男人这一实体的存在。那是一种缺少现实生活琐细的、宏观的形而上的爱情,她将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这种概念爱情上,企图能够摆脱现实庸常。但这种“爱”如蜃景般飘在空中,落不到实处,所以她的真实生活也摇摇欲坠。我不赞同... 读完惊奇地发现作者居然也是写《阿玉》的作者,她写小说明显比写非虚构好多了呀!文笔突然就变细腻了,也有女性视角了。 女人没有了男人,就像鱼没有了自行车。或许对于朵莱而言,对于爱情的追求甚至不需要有男人这一实体的存在。那是一种缺少现实生活琐细的、宏观的形而上的爱情,她将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这种概念爱情上,企图能够摆脱现实庸常。但这种“爱”如蜃景般飘在空中,落不到实处,所以她的真实生活也摇摇欲坠。我不赞同这样的爱情观,但还是佩服朵莱心中难以扑灭的追求爱的热情,它永远具有死灰复燃的力量。 (展开)
0 有用 我化了 2024-10-17 16:40:38 辽宁
浪漫的本质是逃离,逃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