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上) (ICE CHAN)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民俗学(包括古代文献、历史民俗、节庆调查)【1】 (南池子)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明清小品文 (木瓜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帝京景物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告别假如 2012-03-22 23:10:37
燕不可无书而难为书
0 有用 元溥 2012-02-09 18:40:21
我儿时的北京还有明朝浪漫的气息。一点点破败一点点冷峻。现在都没有了。聊慰人心。
0 有用 琴挑 2009-11-13 09:44:48
很多地方从小就很熟悉,这种地方志果然还是要当地的人来读,否则是没有感性认识的
14 有用 Adiósardour 2015-01-03 16:58:22
在描摹人情上,张宗子一时无匹,而在刻画景物、营造场景上,刘同人也是不遑多让。其文字的冷隽,造语之奇崛,状物拟人,绘声着色,不仅把景物的形状,而且连内在的气质一并推出,就是张宗子见了也是要心服的吧。这不是我信口开河。《滴水岩》写岩洞水滴,“水渗渗生石面,既乳乃垂,既珠乃移,既就乃滴。上百千点,下百千声,乱不成听。剟剟密于棋方酣,局欲阑;删删疏于秋雨去,檐疑住。身岩滴中,视滴透莹,如失串珠,如侧下冰... 在描摹人情上,张宗子一时无匹,而在刻画景物、营造场景上,刘同人也是不遑多让。其文字的冷隽,造语之奇崛,状物拟人,绘声着色,不仅把景物的形状,而且连内在的气质一并推出,就是张宗子见了也是要心服的吧。这不是我信口开河。《滴水岩》写岩洞水滴,“水渗渗生石面,既乳乃垂,既珠乃移,既就乃滴。上百千点,下百千声,乱不成听。剟剟密于棋方酣,局欲阑;删删疏于秋雨去,檐疑住。身岩滴中,视滴透莹,如失串珠,如侧下冰帘,散未编也。”从生成到滴下,既写其形,复写其声,细腻传神,算是古今无二了。而写吏部堂院中古藤,“縱送千尺,折旋一區”,仅八个字便把古藤的气势和风度烘托起来,进而想到亲栽此藤的吴宽尚书的人品。全书的佳构妙句层出不穷,难怪周汝昌先生每读此编,便禁不住拍案叫绝了。 (展开)
1 有用 弘虫未徙 2015-12-03 14:07:09
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