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吴立昌主编
我是江苏镇江人。来到人间没几天,芦沟桥便响起全面抗战的炮声。二十年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文学研究所。七十年代末,回母校中文系任教,于一年前退休。教学之余,撰有《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沈从文―一建筑人性神庙》、《“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中国现代主义寻踪》(与吴中杰合作主编)、《人间云雾》等著作多种。
一部了解现代文学论争史的很好的参考书。
全书二十四个专题,分为三编,每编排列大致以时间为序。上编主要为以《新青年》为代表的革新派与封建复古派、文化保守派之争。中编是新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包括左翼文学与自由派文学之争。下编是左翼文学内部论争。 我重点关注的是这样几个专题: 沈从文引发的京派与海派之争、“两个口号”论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之争、建国前东北解放区论争及萧军批判的历史指向。 注意到一个《甲寅》前后身的转变史实细节。... 全书二十四个专题,分为三编,每编排列大致以时间为序。上编主要为以《新青年》为代表的革新派与封建复古派、文化保守派之争。中编是新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包括左翼文学与自由派文学之争。下编是左翼文学内部论争。 我重点关注的是这样几个专题: 沈从文引发的京派与海派之争、“两个口号”论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之争、建国前东北解放区论争及萧军批判的历史指向。 注意到一个《甲寅》前后身的转变史实细节。 总体来看,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论述详细、史料充实,对构建梳理文学史框架很有帮助。 (展开)
> 1人在读
> 6人读过
> 35人想读
订阅关于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中国现代文学派别论争史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乱码空间 2009-06-11 07:24:38
一部了解现代文学论争史的很好的参考书。
0 有用 R.W. 2018-11-19 00:13:49
全书二十四个专题,分为三编,每编排列大致以时间为序。上编主要为以《新青年》为代表的革新派与封建复古派、文化保守派之争。中编是新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包括左翼文学与自由派文学之争。下编是左翼文学内部论争。 我重点关注的是这样几个专题: 沈从文引发的京派与海派之争、“两个口号”论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之争、建国前东北解放区论争及萧军批判的历史指向。 注意到一个《甲寅》前后身的转变史实细节。... 全书二十四个专题,分为三编,每编排列大致以时间为序。上编主要为以《新青年》为代表的革新派与封建复古派、文化保守派之争。中编是新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包括左翼文学与自由派文学之争。下编是左翼文学内部论争。 我重点关注的是这样几个专题: 沈从文引发的京派与海派之争、“两个口号”论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之争、建国前东北解放区论争及萧军批判的历史指向。 注意到一个《甲寅》前后身的转变史实细节。 总体来看,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论述详细、史料充实,对构建梳理文学史框架很有帮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