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比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好看多了。这本书反复提到了北平人的文化,那种深入骨髓的观念。始终没有琢磨明白中国人,到底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塑造了怎样的一种国民。外国人对我们的认识也好,偏见也好,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与行为。因为目前的国,和国民素质,都常常让人感到绝望。
每天40分钟地铁,读了一个多月。读到祁天佑受辱后溺水自尽那段,流了眼泪。爱老舍。
死去的天佑让人联想到后来投了水的老舍先生。沉默的好人。
良心不在的時候,讀讀這本書
老舍写北平真是绝了,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无人能超其右
小羊圈的人都说,日本投降了,就有好日子过了…不禁想起关于饥荒的段子:1942被饿死的人说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于是1960又被饿死了…多难之邦上求生活的人,就像一条长长的弹夹,被历史之手无情地扫射,一代接一代,猛烈似北平的冬风…
老北京语言、老舍对于家庭和外部环境的态度、老舍性格软硬的对立、老舍自杀方式的预言,细读读,全在里面
现在的中国写手太不会写人物了。比如写恶人,只会写完全丑恶的或者亦正亦邪富有魅力的恶人。看看人家写的冠家五口人吧。
我相信一個人去讀他的書是一件過癮的事情,他好天真和善良,我在他身上看見了人性。
除了老舍,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是如此热烈而真诚地爱着北平。
老舍自己都说了四世同堂写的有些杂了,因为当时抗战,条件极差,老舍得了疟疾,三日一小晕,五日一大晕,还贫血,这小说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
能把每个人都写的这么鲜活,真是抗战时期北平的多人传记。读完后好心疼,老舍先生心里该是难过成了什么样子,我总想象他在写书的时候,微暗的灯下,是泪流满面,咬牙切齿,无声无息的死了一次又一次。
重整山河待后生。
好,只能说太好了,需要写论文作为书评的那种好……出神入化的写人技能!我果然还是现实主义派的TVT!!只是为何很多书评都要多加一句【并没有被激起爱国热情】,这很正常很值得骄傲吗?切腹谢罪吧你们。
后面过于超展开了。
真是把北平(中国)人写透了。光是以瑞宣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就那种怂,那种懦弱,也有点良知有点尊严因此也会有不甘,但正是这点良知尊严和不甘更加反衬了怂和懦弱,于是拧巴纠结不断地找借口来降低自己的内疚感,但也永远就这么自我催眠,与其说羁绊住他的是家庭责任倒不如说是这个文化下的知识分子的本质。再过五千年,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概也还是这样
#2012343#
拍成电视剧就毁了~ = =
三星半作品. 一直都觉得老舍中篇小说优于长篇,看完这部方觉果不其然. 里面很多细节的展开太过生硬了些. 当那些北平的风物人事,在伊笔下却娓娓道来,十分动人. 想念北平的初秋,石榴葡萄宝丫头.
> 四世同堂(上下)
60 有用 小晨 2013-07-09 21:25:20
比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好看多了。这本书反复提到了北平人的文化,那种深入骨髓的观念。始终没有琢磨明白中国人,到底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塑造了怎样的一种国民。外国人对我们的认识也好,偏见也好,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与行为。因为目前的国,和国民素质,都常常让人感到绝望。
50 有用 pinata 2014-07-29 18:45:07
每天40分钟地铁,读了一个多月。读到祁天佑受辱后溺水自尽那段,流了眼泪。爱老舍。
42 有用 贝塔 2011-04-25 09:36:57
死去的天佑让人联想到后来投了水的老舍先生。沉默的好人。
46 有用 木木示言 2011-09-05 11:02:49
良心不在的時候,讀讀這本書
7 有用 张老实 2012-04-01 12:29:48
老舍写北平真是绝了,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无人能超其右
11 有用 小田 2013-02-05 10:52:33
小羊圈的人都说,日本投降了,就有好日子过了…不禁想起关于饥荒的段子:1942被饿死的人说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于是1960又被饿死了…多难之邦上求生活的人,就像一条长长的弹夹,被历史之手无情地扫射,一代接一代,猛烈似北平的冬风…
9 有用 袁牧 2009-02-01 20:50:54
老北京语言、老舍对于家庭和外部环境的态度、老舍性格软硬的对立、老舍自杀方式的预言,细读读,全在里面
5 有用 白色不黑熊 2012-08-25 16:05:53
现在的中国写手太不会写人物了。比如写恶人,只会写完全丑恶的或者亦正亦邪富有魅力的恶人。看看人家写的冠家五口人吧。
5 有用 顧北 2007-10-26 17:13:25
我相信一個人去讀他的書是一件過癮的事情,他好天真和善良,我在他身上看見了人性。
5 有用 危地马拉鹦鹉 2011-05-28 22:46:28
除了老舍,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是如此热烈而真诚地爱着北平。
5 有用 城市中的乡绅 2013-01-21 12:16:18
老舍自己都说了四世同堂写的有些杂了,因为当时抗战,条件极差,老舍得了疟疾,三日一小晕,五日一大晕,还贫血,这小说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
3 有用 格子 2009-06-13 13:31:06
能把每个人都写的这么鲜活,真是抗战时期北平的多人传记。读完后好心疼,老舍先生心里该是难过成了什么样子,我总想象他在写书的时候,微暗的灯下,是泪流满面,咬牙切齿,无声无息的死了一次又一次。
2 有用 学而时习之 2010-08-23 11:22:11
重整山河待后生。
2 有用 快雪时晴 2014-05-29 13:23:30
好,只能说太好了,需要写论文作为书评的那种好……出神入化的写人技能!我果然还是现实主义派的TVT!!只是为何很多书评都要多加一句【并没有被激起爱国热情】,这很正常很值得骄傲吗?切腹谢罪吧你们。
2 有用 科学的京兆眉妩 2012-03-15 02:11:11
后面过于超展开了。
2 有用 三鲜伊面 2015-09-29 09:48:13
真是把北平(中国)人写透了。光是以瑞宣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就那种怂,那种懦弱,也有点良知有点尊严因此也会有不甘,但正是这点良知尊严和不甘更加反衬了怂和懦弱,于是拧巴纠结不断地找借口来降低自己的内疚感,但也永远就这么自我催眠,与其说羁绊住他的是家庭责任倒不如说是这个文化下的知识分子的本质。再过五千年,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概也还是这样
1 有用 ཉི་མ། 2012-07-27 20:15:24
#2012343#
0 有用 万爷小名叫万年 2011-12-12 14:52:59
拍成电视剧就毁了~ = =
2 有用 九霄云NineNine 2013-10-17 02:09:53
三星半作品. 一直都觉得老舍中篇小说优于长篇,看完这部方觉果不其然. 里面很多细节的展开太过生硬了些. 当那些北平的风物人事,在伊笔下却娓娓道来,十分动人. 想念北平的初秋,石榴葡萄宝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