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生》的原文摘录

  • 中医可以越过西医学中的病因、病理、病位的这些层面,直接进入更深的层次。一个中医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一个医院。 (查看原文)
    D 2回复 5赞 2012-07-23 00:06:23
    —— 引自第10页
  • 我还在为自己能够敏感地捕捉到一个新的发现而暗喜不已,谁料到会迎来阿骅表兄的一顿批评。 阿骅表兄一定认为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还要深深地挖出思想的根源,以免后患。 “你上述的思维方式,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你知道是什么吗?”他悻悻地说。 我开始发觉自己错了,但是一时还没有静下心来,就摇摇头说:“不知道。” “有一份证据说一番话。”阿骅表兄神情肃穆,“要养成一种知识良心,它要求我们只相信和我们手中证据相吻合的议论。你上述的思维方式,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轻一点说是‘自以为是’,重一点说就是‘捕风捉影’。”阿骅表兄一字一顿地说,“这种毛病一旦在你的思想上扎下了根,它就难以有停歇下来的时候。它会跟着你一生,成为你的一种嗜好,这样的嗜好成了瘾就很不好,所以你要高度警惕。” 阿骅表兄的批评直接击中了我的心坎。现在看来,凭感觉下结论,结论走在调查的前面,是我的一个老毛病。平时没有在意,也没有什么人这样当面指出,所以一直存在着。阿骅表兄不顾情面的批评,使我惊醒,并感到深深的内疚。一个以医治病人为职业的人,患上这个自以为是的毛病是不可原谅的,我要百倍地努力把它改掉。阿骅表兄看见我知错想改的样子,就不深究了。 (查看原文)
    GoTill 1回复 2赞 2021-04-29 12:27:09
    —— 引自章节:十六、于无声处听渊雷
  • 何老师大力倡导日本针灸家泽田健先生的针灸疗法。称泽田健先生是日本汉方医学的太阳;泽田健先生的“针灸是上帝之手,具有神奇的力量”,成为他的口头禅。 (查看原文)
    D 1赞 2012-07-23 00:11:22
    —— 引自第11页
  • 汪阿姨,你常用的是哪几个方剂?” “我掌握的十六个方剂是:桂枝汤、小柴胡汤、香苏饮、三仁汤、五苓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二陈汤、小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四逆汤、香连丸、左金丸、藿香正气丸、甘露消毒丹、金匮肾气丸。” (查看原文)
    爱如少年 1赞 2019-02-05 21:17:13
    —— 引自第176页
  • “这几个方子药物组成很简单,”汪阿姨说,“如香连丸、左金 丸只有两味药,最多的藿香正气丸也只有十四味药,记住它们不难,做成卡片后,五六天就记住了。使用时最初只要记住每个方子的辨证要点,慢地就熟能生巧了。” 江阿姨,请你举例说几个方子的辨证要点好吗?” “好的。”汪阿姨说,“我这个是土办法,给自己的,不过效果很好。如我使用 五苓散 就是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病症:一个是用于突然水泻不止,另一个用于口渴不止、水入立即呕吐; 当归芍药散 就是抓住病人有贫血与浮肿倾向、脸色不华,或黄或白 香苏饮 辨证目标是饭后胃院胀而不痛,口淡置冷加高良姜, 瘦弱的人加党参、大枣; 左金丸 就是抓住口苦、头痛、吐酸,只要三个症状 里有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就可以使用了 香连丸 抓住突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三个症状,并且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有关,就是说 病症一出现就马上服药效果最好,等到第二天服药效果就差多了, (查看原文)
    爱如少年 1赞 2019-02-05 21:20:37
    —— 引自第177页
  • 张锡纯的升险汤证,也就是宗气下陷 (查看原文)
    D 2012-07-23 00:08:08
    —— 引自第10页
  • 明代刘纯《医学小学》 (查看原文)
    D 2012-07-23 00:15:44
    —— 引自第12页
  •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查看原文)
    爱如少年 2019-02-07 09:39:03
    —— 引自第277页
  • 输尿管结石(痰瘀互结) 吴某,男,50岁,千部,1998年7月28日初诊。惠肾结石两年。近三天出现阵发性腹痛,肠鸣欲便,临周难解。小便艰湿西短,形寒肢冷,时有自汗。B超检查: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诊为右输屎管中段结石。刻诊:右腰部胀,叩之疼痛,腹胀拒接。脉象孩紧而不虚,舌暗淡白,苔白腻,上有黏疲样物。腹: 全度满,接之构,右胁下廷及右脐身痞不造,重接。病为凝结成石、属太阴证,颇合大黄附子汤与芍描草汤。生大黄(后下)、附子(先煎)各10g,细年3白芍30g,美甘草6g,2剂。急煎顿服,药后腹部胀满疼痛逐渐消失,随之杨排二便全身舒畅,神倦欲眠。三天后再服1剂,诸症若失,腰部叩之不痛,腹部接之如常。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为痰亲成石,久寒结实。患者腹部剧痛,形寒肢冷,舌暗淡白,苔白腻,脉弦紧,是寡之明证;腹痛拒接、腰痛二使不畅,脉不虚是实证之象。胁下偏痛、腹肌拘紧、阵发性痉享样疼痛、脉紧等符合大黄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证。 (查看原文)
    爱如少年 2019-04-25 19:51:59
    —— 引自第856页
  • (-)1975年3月9目,本校教师的一个七岁女孩一平目日身体一向健,五天前突然发高热(40℃)、,血象检查:白细胞20.0×10L,中性78%。一医院医师诊断为支气管肺美,做西医常规处理,放果不是很好,家长央求我子以中医治疗。诊之,见发悉寡,弄流清添,直喊头痛,气高而,无汗,脉浮紧数,脉11Q次/分,活若白,断为外感风寒,太阳为病,表卫不宣,虑其化热内传,叔解表发汗、宣肺乎鳴,处以麻黄汤(生麻黄钱半,桂枝线,二主,生甘一钱)服后三小时,渗然汗出,体温复正常,诸悉除。 外感热病初期,表热为正气抗病能力外现之征象,无须强求排摩。相反,若能因势利导,于以辛温解表药物,协助机体将病那由 汗腺排出,则立即病去身安,而不致旷时持久,徒伤正气 (二)1975年8月4日,王婚,女,40岁,状元渔业大队家属2天前因纳凉, 头痛发热寒果,及西药三天无效,改服某中医师所子之银想散二剂,症情反而加剧,后又祛暑解表药亦无效。乃速我诊视。症见脉弦,若自,寒热往来,体温385℃,口苦日眩头刷痛,四爆,购月,胁,小便短烫,大便四且未解,面色发黄,无汗,鼻塞流涕,干无痍,全身酸痛,纳差,口渴喜饮,饮入不,心磁,失眼等。合验症状杂乱。我先从调理少旧入子・チ小菜和解少服两,读로,食欲亦好特但我多,我色白,有恶寒发热序节润,乃改子于少青龙画 ,以解表化饮。服后热退止,请症感除。 此倒症状复杂 时颇为使人迷感,然当时显为小柴胡证为剧故先子于小胡汤,致使主症解而他症亦迎刃而解,只余留一些轻微表证与饮而已,故继予小青龙汤二剂就克奏全功。 (三)吴老七,30岁,男,水强化学工艺厂エ人。外感后三天来扩・头寒无,口,小使黄,四虾赶,数,微黄,体温38.7℃。此为外感风寒,表证未解,寒那化热已向里传。又太青龙发迁解衣,清热除,一热身安些例极似第二例此始因失治... (查看原文)
    爱如少年 2019-04-25 19:54:58
    —— 引自第872页
  •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传统医学。”阿骅表兄看了我一眼,“它运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生命与疾病作斗争的常识,我们只能根据阅读和思考的内在脉络来体悟作者的思维方式合理与否,而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所以讨论中医学的问题最好不要运用正确与错误这一对概念。” (查看原文)
    GoTill 6回复 2021-04-29 11:44:25
    —— 引自章节:十六、于无声处听渊雷
  •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传统医学。”阿骅表兄看了我一眼,“它运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生命与疾病作斗争的常识,我们只能根据阅读和思考的内在脉络来体悟作者的思维方式合理与否,而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所以讨论中医学的问题最好不要运用正确与错误这一对概念。” (查看原文)
    GoTill 6回复 2021-04-29 11:44:25
    —— 引自章节:十六、于无声处听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