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古诗文要籍叙录(大学用书),ISBN:9787101085914,作者:金开诚,葛兆光 著
看了一遍发现还是读现代整理本最好
大概是没这种魄力做这种学问了吧,读书方向已经变了
书名叫《古诗文要籍版本叙录》更合适一些,这书绝对是下了硬功夫的,小失误疏漏自然不免,行文比较杂脞,让我这种人读得苦不堪言。。。
葛兆光先生在当年读硕士时候从故纸堆中得来的收获,很值得细细品读
黄节频繁中枪。。这书在今籍方面已经落后,二十多年的空白;优势在梳理古籍版本源流方面,清晰有条理,对旧注的评说观点鲜明。当然作者致力文献的精神那必须赞了。
应该大二之前就看到这本书才对
看过序言就觉得我完了,我没有底子。
只想说:治学贵不欺人,不自欺。
元明的别集有点看不下去。总体来看考证极其精,非要指瑕,则葛大爷对分类要求过于求简,故尊《古文辞类纂》而下《文选》。但站在今天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文选的分类实在说不上芜杂,并且给出了当时诗文尤其是文章的文类观念(今多用文体一词,以为不确。)甚至像引《移让太常博士书》篇名多异文,是对“移”这一文类不加以在乎之佐证。可能从文献角度力求简明,但站在昭明的角度不足非议。同样站在姚鼐角度《古文辞类纂》的分类也... 元明的别集有点看不下去。总体来看考证极其精,非要指瑕,则葛大爷对分类要求过于求简,故尊《古文辞类纂》而下《文选》。但站在今天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文选的分类实在说不上芜杂,并且给出了当时诗文尤其是文章的文类观念(今多用文体一词,以为不确。)甚至像引《移让太常博士书》篇名多异文,是对“移”这一文类不加以在乎之佐证。可能从文献角度力求简明,但站在昭明的角度不足非议。同样站在姚鼐角度《古文辞类纂》的分类也是大有可观,盖一代有一代人之文学观,不应该以今人观念强求。 (展开)
再版序言可谓大善!评议分析多有过时,心中有数便可。其工夫之至到,下语之精当,实是文史入门必读之书。
> 更多短评 36 条
> 更多书评 2篇
用堂
2019-09-11 17:13 1人喜欢
“又如本书卷六赵令时《蝶恋花》,有题曰《春恨》,而诸本均缺题;又赵令时《浣溪沙》...”
按时皆当作畤。
Gagod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016-10-20 22:12
“席启寓”误,应为“席启㝢”
商鹰扬
2015-05-02 22:16
《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的底本并非是本书所说的明嘉靖二十五年应氏翻刻南宋抚州本,而是嘉靖三十九年何氏翻刻本,有关这两个翻刻本之间的关系的争议,可参考祝尚书先生所著《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1999)第332-333页。
冥土枕流 (江左女郎多薄命。祗名根葉不名花)
2012-11-22 23:31
《秋柳》四首如下: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蒲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筑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 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 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桃根桃叶镇相怜,眺尽平芜欲化烟。 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于致缠绵。 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 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
> 40人在读
> 109人读过
> 380人想读
订阅关于古诗文要籍叙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正太就是个弟弟 2013-12-29
看了一遍发现还是读现代整理本最好
1 有用 乾元 2018-07-19
大概是没这种魄力做这种学问了吧,读书方向已经变了
2 有用 商鹰扬 2014-04-13
书名叫《古诗文要籍版本叙录》更合适一些,这书绝对是下了硬功夫的,小失误疏漏自然不免,行文比较杂脞,让我这种人读得苦不堪言。。。
0 有用 擂鼓瓮金锤 2013-08-22
葛兆光先生在当年读硕士时候从故纸堆中得来的收获,很值得细细品读
1 有用 风天法印 2012-08-13
黄节频繁中枪。。这书在今籍方面已经落后,二十多年的空白;优势在梳理古籍版本源流方面,清晰有条理,对旧注的评说观点鲜明。当然作者致力文献的精神那必须赞了。
0 有用 四眼猕猴酱 2019-12-13
应该大二之前就看到这本书才对
0 有用 阿金在啃大鸡腿 2019-11-09
看过序言就觉得我完了,我没有底子。
0 有用 Frusswilov 2019-09-15
只想说:治学贵不欺人,不自欺。
0 有用 陸沉 2019-09-15
元明的别集有点看不下去。总体来看考证极其精,非要指瑕,则葛大爷对分类要求过于求简,故尊《古文辞类纂》而下《文选》。但站在今天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文选的分类实在说不上芜杂,并且给出了当时诗文尤其是文章的文类观念(今多用文体一词,以为不确。)甚至像引《移让太常博士书》篇名多异文,是对“移”这一文类不加以在乎之佐证。可能从文献角度力求简明,但站在昭明的角度不足非议。同样站在姚鼐角度《古文辞类纂》的分类也... 元明的别集有点看不下去。总体来看考证极其精,非要指瑕,则葛大爷对分类要求过于求简,故尊《古文辞类纂》而下《文选》。但站在今天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文选的分类实在说不上芜杂,并且给出了当时诗文尤其是文章的文类观念(今多用文体一词,以为不确。)甚至像引《移让太常博士书》篇名多异文,是对“移”这一文类不加以在乎之佐证。可能从文献角度力求简明,但站在昭明的角度不足非议。同样站在姚鼐角度《古文辞类纂》的分类也是大有可观,盖一代有一代人之文学观,不应该以今人观念强求。 (展开)
0 有用 豆豆豆豆 2019-06-30
再版序言可谓大善!评议分析多有过时,心中有数便可。其工夫之至到,下语之精当,实是文史入门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