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一灯 2011-12-27 08:40:36

    复兴在哪里?看了半天没看见,只看到个爱蹦跶的中国男人

  • 5 Holder Joe 2011-05-08 15:39:54

    特别不喜欢这个标题

  • 6 江海一蓑翁 2014-04-21 14:13:35

    把胡适的思想演变历程放在民国时期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大背景下予以考量,从个人人格缺陷、政治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等维度,全面分析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无法在中国成功的诸多原因,论证过程令人信服。虽然关于胡适的论著和传记很多,但作为胡适的思想评传,本书仍有其独特贡献。

  • 7 螺丝இ 2015-01-31 23:50:03

    胡适的过于理想化令他未能意识到,在战乱频仍的中国,自由主义之手段还远不足以形成一种共同的自由主义价值观。虽有错判和矛盾之处,但很难得地,胡适的思想并未被时代的漩涡所裹挟,如果以陈寅恪“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而论,胡适确是一位富于责任感,值得景仰的知识分子之典范。

  • 0 Joseph.C 2009-05-31 15:21:56

    第三编值得关注,第一编对于胡适早年经历的叙述,多数引用胡适的英文资料,相对而言并不如后来的研究作品全面。

  • 0 安平君1909 2011-05-18 21:01:36

    格里德写的东西一直是没法读,枯燥无味,大路货太多。这本书和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一样,都是海外中国学中比较差的书。

  • 0 Knight 2011-05-14 21:34:32

    之前看过罗志田的《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现在看到这个觉得罗应该是受格里德这本书很大影响的,只不过罗书中的注释却没见这本书,是他没看过?

  • 0 冬晴れ 2011-06-03 12:59:56

    还是在北师大那边的书店半价买的新书呢。

  • 0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1-12-10 17:12:58

    其实这本书还行啊 对胡适以及自由主义在中国发展状况的评价都比较客观

  • 0 艾倫 2014-08-15 23:55:53

    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提供给了五四知识分子一种意识和灵感,整理国故再造中华就像贯穿于文学中的一根银线,借助着一份情感的号召力,但新生结果看上去很难说是西方的,扒开外表构成本质的仍是中国的基岩,而自由主义同样作为舶来品却在兴盛时变衰落下去值得思索

  • 0 Mango 2012-03-15 16:38:58

    時而洶涌澎湃,時而感傷扼腕,大時代的激蕩與悲憫,落在一些人身上,而他們最后會變成塵埃.

  • 1 菲利普 2013-09-08 22:29:58

    对胡适的哲学和政治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述,最后以胡适为例分析了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不错的思想传记。

  • 0 大清国的猫托邦 2011-04-11 22:50:26

    历史学研究方法,不够深入 @2011-04-11 22:50:26

  • 0 豆豆 2013-01-06 19:07:18

    研究深且广。读来却不够严谨。

  • 0 三皮 2012-10-08 12:13:26

    魏老师的课上读的

  • 1 hc 2016-04-17 08:50:02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胡适的观念就如最后说的,似乎一切都完全的破坏了。放到当下,可能依然如此吧。

  • 0 百噸 2014-01-11 02:39:07

    優秀的學術傳記,充分認識胡適的思想與前段生平,同時也讓我從胡適身上看到了「溫和的知識份子」的侷限,在胡適來台後看似矛盾的作法,從胡適在大陸的前半生看到了為什麼矛盾的原因。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