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原文摘录

  • 6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有所改变;失业问题加剧,而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又严重起来。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虽然劳动者通常会抵抗货币工资的削减,但当工资品的价格上升时,他们并不拒绝工作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劳动者既没有明显改变最低实际工资要求,又没有明显改变他们的生产率时,却存在着巨大的就业量的变动。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传统的理论认为:劳资双方的工资协议决定了实际工资;从而,假设在雇主之间存在着自由竞争,而在劳动者之间又没有限制性的工会组织,那么,如果后者愿意,后者可以使他们的实际工资等于在同一工资下雇主们提供的就业人数的边际负效用。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实际工资的一般水平取决于劳资之间的对货币工资的协议这一说法并不具有显而易见的正确性。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上升而导致的实际 工资下降一般不会使在现行工资下的劳动供给量低于价格上升前的实际就业量。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对于全部劳动者而言,可能不存在任何办法来使相当于货币工资的一般水平的工资品等于现行的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也可能不存在任何途径,使劳动者全体能够通过它与雇主们对货币工资的讨价还价把实际工资改变到某一既定的水平。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决定实际工资的一般水平的是某些其他的因素。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1-27 22:19:42
  • 这样,如果接受古典传统的经济学者忽视了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础的特殊假设前提,那末,他们必然会作出在逻辑上完全符合他们假设前提得结论,即:所有的失业(除了所承认的例外以外)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工作的生产要素拒绝接受相当于它们的边际生产率的报酬。 (查看原文)
    无也 2023-12-02 17:10:40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
  • 由于劳动者的流动性不够完善,从而工资不能精确地反映不同职业的真正的有利之处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对货币工资的讨价还价主要是影响实际工资问题在不同劳动者集体之间的分配,而不是影响每一个就业者的平均实际工资。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如果当工资品的价格相对于货币工资作出微小上升时,为了现行的货币工资而愿意工作的劳动供给总量和在同一货币工资之下的对劳动的需求总量都大于现行的就业量,那么,人们便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虽然就业量的减少必然会使劳动者得到在数值上等于较多数量的工资品的工资,然而,就业量的减少却不一定是由于劳动者要求提高以工资品计算的工资而引起的;从而,劳动者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未必能解释失业问题。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这些人错误地设想在节制现在的消费和准备将来的消费之间存在着自行协调的关系;而在事实上,决定后者的动机与决定前者的动机之间并不存在着任何单纯的联系方式。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从企业家的观点来看是要素成本的东西在生产要素看来是他们的收入。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在企业家看来,每一数值的就业量都有一个最低的预期卖价;如果卖价低于此最低数值,他便不会提供与之相应的就业量。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在技术、资源和每一单位就业量的要素成本均为既定时,每一单个厂商和行业以及社会总就业量取决于企业家对该就业量的产品所预期的卖价。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6 23:04:11
  • 在既定的被我们称为消费倾向的条件下,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取决于现期的投资数量。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7 23:41:46
  • 在既定的消费倾向和新投资量的情况下,只存在着一个均衡水平的就业量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7 23:41:46
  • 均衡水平的就业量不能大于充分就业 (查看原文)
    畏天 2023-12-07 23:41:46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7 1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