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于晓丹
出版年: 2000-3
页数: 326
定价: 18.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806570210
内容简介 · · · · · ·
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之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扭转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的之名。
洛丽塔的创作者
· · · · · ·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作者
-
于晓丹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纳博科夫.V.(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1919年随父亲离开俄国,途经土耳其流亡西欧。在大学攻读过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法国文学并获得学位,1922年毕业后在柏林当过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配角演员,后从事俄语文学创作。1922~1937年间他一直居住在柏林,1937年去了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家庭是个亲英派,纳博科夫从六岁起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从1939年开始就改用英语写作。从1940年开始,纳博科夫曾先后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还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了大学教职,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
纳博科夫.V.(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1919年随父亲离开俄国,途经土耳其流亡西欧。在大学攻读过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法国文学并获得学位,1922年毕业后在柏林当过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配角演员,后从事俄语文学创作。1922~1937年间他一直居住在柏林,1937年去了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家庭是个亲英派,纳博科夫从六岁起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从1939年开始就改用英语写作。从1940年开始,纳博科夫曾先后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还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了大学教职,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的创作极其丰富多样,包括了诗歌、剧作、小说、传记、翻译、象棋与昆虫学方面的论文等大量作品,但他主要是以小说闻名于世,如《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透明物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纳博科夫前后期的创作在基本主题和结构手段上的连续性是很突出的一个特征,从最初那部表现怀乡愁恩和移民生活的《玛丽》到他七十岁时所写的那部大掉书袋的探索乱伦爱情之作《阿达》莫不如此。纳博科夫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因为“艺术的创造蕴含着比生活现实更多的真实”,他认为艺术最了不起的境界应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所以他的作品致力于用语言制造扑朔迷离的时空迷宫,制造个人的有别于“早已界定”的生活与现实,显示出一种华美玄奥新奇的风格;此外,纳博科夫在昆虫学方面具有的兴趣和研究方式也使他的作品对事物的观察与描述显示出一种细致入微和精巧的特色。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吻了吻她张开的嘴唇角和滚烫的耳垂,她浑身颤动,直打哆嗦。一簇星星在我们头顶上细长的树叶的黑色轮廓间闪着微光,那个生气勃勃的天空似乎和她轻盈的连身裙下面的身体一样赤裸裸的。我在天空里看到她的脸,异常清晰,仿佛放射着它自身微弱的光辉。她的腿,她那两条可爱的、充满活力的腿,并没有并得很紧。当我的手摸到了想要摸索的地方时,那张娇憨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半是快乐、半是痛苦的蒙眬、胆怯的神情。她坐得比我少许高一点儿。每当她独自无法控制自己强烈的感情,她总要前来吻我,她的头用一种懒洋洋的柔软的几乎显得悲伤的下垂姿势朝下弯来,她裸露的膝盖总碰到并夹住我的手腕,随后再放松。她的微微颤动的嘴似乎给一种神秘、辛辣的药水刺激得变了形,发出一种咝咝的吸气声凑到我的脸旁。她总先用焦干的嘴唇草率地擦过我的嘴唇,试图缓解一下热恋的痛苦;随后,我的宝贝总紧张不安地把头发一甩,又缩了回去,接着又暗暗地凑近前来,让我亲她张着的嘴。同时,我以一种准备把一切——我的心,我的喉咙,我的内脏——都献给她的慷慨气魄,让她用一只笨拙的手握着我情欲的权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I looked and looked at her, and knew as clearly as I know I am to die, that I loved her more than anything I had ever seen or imagined on earth ,..I insist the world know how much I loved my Lolita,this Lolita,pale and polluted,and big with another's child,but still gray-eyed..I would go mad with tenderness at the mere sight of her dear wan face..“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苍白、混俗、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洛丽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洛丽塔"的人也喜欢 · · · · · ·
洛丽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89 条 )





论坛 · · · · · ·
哪里写了洛丽塔18岁难产而死? | 来自玫瑰灰 | 2 回应 | 2023-12-07 23:14:18 |
谁要转让啊 | 来自Zero™ | 3 回应 | 2021-05-06 20:47:57 |
有别的译本的请帮个忙 | 来自梦旅人 | 1 回应 | 2020-07-13 11:34:12 |
译文质量高于上海译文版 | 来自快乐哒小琦琦 | 7 回应 | 2018-11-14 00:37:3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7.8分 118451人读过
-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8.8分 1728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8.4分 197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7.9分 168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余是夫的性学书目(持续添加……) (迎风追)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 最佳名著译本 (海鹰)
- 偷来的书籍 (作为畸人的次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洛丽塔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游牧人·芳汀 2017-05-25 11:16:46
还是最喜欢于晓丹的译本,我今天满29岁了,早已经走出洛丽塔乐园,却还是感到前路迷茫,不知身处何方,未来又该往哪儿去。人生恐怕是会一直这么艰难着吧
7 有用 眠去 2007-10-07 09:05:37
不喜欢
5 有用 胡子大王 2006-02-20 21:53:03
我还从来没看过这么描写情欲的书。看得我几乎飘起来。
966 有用 赵小帅 2012-11-16 19:31:05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病态审美,要审视的是自己内心的病态,阅读的时候就像患了一场大病,合上书会感觉捡回了一条命
49 有用 世玉 2014-12-19 18:12:42
连中文都这么晦涩,大量的排比句,大量的地方名,大量的动物学,植物学名,大量的修辞。。。英文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