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于晓丹
出版年: 2000-3
页数: 326
定价: 18.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806570210
内容简介 · · · · · ·
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之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扭转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的之名。
作者简介 · · · · · ·
纳博科夫.V.(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1919年随父亲离开俄国,途经土耳其流亡西欧。在大学攻读过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法国文学并获得学位,1922年毕业后在柏林当过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配角演员,后从事俄语文学创作。1922~1937年间他一直居住在柏林,1937年去了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家庭是个亲英派,纳博科夫从六岁起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从1939年开始就改用英语写作。从1940年开始,纳博科夫曾先后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还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了大学教职,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
纳博科夫.V.(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1919年随父亲离开俄国,途经土耳其流亡西欧。在大学攻读过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法国文学并获得学位,1922年毕业后在柏林当过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配角演员,后从事俄语文学创作。1922~1937年间他一直居住在柏林,1937年去了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家庭是个亲英派,纳博科夫从六岁起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从1939年开始就改用英语写作。从1940年开始,纳博科夫曾先后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还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了大学教职,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的创作极其丰富多样,包括了诗歌、剧作、小说、传记、翻译、象棋与昆虫学方面的论文等大量作品,但他主要是以小说闻名于世,如《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透明物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纳博科夫前后期的创作在基本主题和结构手段上的连续性是很突出的一个特征,从最初那部表现怀乡愁恩和移民生活的《玛丽》到他七十岁时所写的那部大掉书袋的探索乱伦爱情之作《阿达》莫不如此。纳博科夫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因为“艺术的创造蕴含着比生活现实更多的真实”,他认为艺术最了不起的境界应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所以他的作品致力于用语言制造扑朔迷离的时空迷宫,制造个人的有别于“早已界定”的生活与现实,显示出一种华美玄奥新奇的风格;此外,纳博科夫在昆虫学方面具有的兴趣和研究方式也使他的作品对事物的观察与描述显示出一种细致入微和精巧的特色。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吻了吻她张开的嘴唇角和滚烫的耳垂,她浑身颤动,直打哆嗦。一簇星星在我们头顶上细长的树叶的黑色轮廓间闪着微光,那个生气勃勃的天空似乎和她轻盈的连身裙下面的身体一样赤裸裸的。我在天空里看到她的脸,异常清晰,仿佛放射着它自身微弱的光辉。她的腿,她那两条可爱的、充满活力的腿,并没有并得很紧。当我的手摸到了想要摸索的地方时,那张娇憨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半是快乐、半是痛苦的蒙眬、胆怯的神情。她坐得比我少许高一点儿。每当她独自无法控制自己强烈的感情,她总要前来吻我,她的头用一种懒洋洋的柔软的几乎显得悲伤的下垂姿势朝下弯来,她裸露的膝盖总碰到并夹住我的手腕,随后再放松。她的微微颤动的嘴似乎给一种神秘、辛辣的药水刺激得变了形,发出一种咝咝的吸气声凑到我的脸旁。她总先用焦干的嘴唇草率地擦过我的嘴唇,试图缓解一下热恋的痛苦;随后,我的宝贝总紧张不安地把头发一甩,又缩了回去,接着又暗暗地凑近前来,让我亲她张着的嘴。同时,我以一种准备把一切——我的心,我的喉咙,我的内脏——都献给她的慷慨气魄,让她用一只笨拙的手握着我情欲的权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我现在想到欧洲野牛和天使,想到颜料持久的秘密。想到预言性的十四行诗,想到艺术的庇护所。这就是你和我可以共享的唯一不朽的事物,我的洛丽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洛丽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洛丽塔"的人也喜欢 · · · · · ·
洛丽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37 条 )





论坛 · · · · · ·
哪里写了洛丽塔18岁难产而死? | 来自Win | 2023-05-13 03:35:49 | |
谁要转让啊 | 来自Zero™ | 3 回应 | 2021-05-06 20:47:57 |
有别的译本的请帮个忙 | 来自梦旅人 | 1 回应 | 2020-07-13 11:34:12 |
译文质量高于上海译文版 | 来自快乐哒小琦琦 | 7 回应 | 2018-11-14 00:37:34 |
洛丽塔!十年之约 | 来自墙1961 | 2018-09-01 01:36:1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7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7.8分 112323人读过
-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8.9分 1626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8.5分 19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余是夫的性学书目(持续添加……) (迎风追)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 最佳名著译本 (看不见我)
- 偷来的书籍 (作为畸人的次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洛丽塔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胡子大王 2006-02-20 21:53:03
我还从来没看过这么描写情欲的书。看得我几乎飘起来。
101 有用 林愈静 2007-09-04 20:54:24
我在想欧洲的野牛和天使,颜料永不褪色的秘密
5 有用 李娇娥 2014-09-19 11:23:08
无法理解、无法欣赏
16 有用 野客 2019-10-23 22:56:23
污浊的人读到污浊,圣洁的人寻到圣洁。
22 有用 Rumi 2020-04-10 22:05:43
亨伯特如此渴望自己的洛丽塔,然而从没真把洛丽塔当做人类,如果在小说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宽恕了这种违法行为,这才让人觉得恐怖。
0 有用 海风琴和魔笛 2023-05-24 13:53:24 上海
恋童癖的自我辩解,失语的Lolita,可以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对照来看。
0 有用 Duet 2023-05-16 20:28:35 湖北
太甜腻。电影更好。
0 有用 云洛花开 2023-05-13 21:41:22 辽宁
男主执着的以爱之名的自白,扭曲又病态,意识流的文字,无法审判的感情。花了五个小时读完,隐隐的头疼,剩下一道咒语“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0 有用 黑米粥188 2023-05-13 19:09:38 浙江
感觉自己读的时候快读飘起来,但是读完却好像啥也没留下,都说于的翻译是最好的版本了,但还是觉得如果能读原文应该是种享受,无奈英语水平不高的我,只能跟着译者的处理方法转 不得不说纳博科夫如果不是“变态”,那他是真能写,把一个“变态”的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
0 有用 喧哗上等 2023-05-11 22:30:30 江苏
开篇作者将读者们比喻成“陪审团”,将这份道德关系摆在大家面前去评审,而后便从一个自命堂皇,享有特权的中年男人的角度讲述,我们得承认,美是有迷惑性的,是可以颠倒黑白的,有些人生来就具有这种能力,而亨伯特便是这样的人,他构建了一种生活,一种允许他放纵自己对青春期女孩的欲望的生活,然而他无数次将这份关系诡辩成爱情,将自己束之艺术家高阁,将洛丽塔彻彻底底变成了他强行占有的艺术品,但却说他们是“彼此疯狂、笨... 开篇作者将读者们比喻成“陪审团”,将这份道德关系摆在大家面前去评审,而后便从一个自命堂皇,享有特权的中年男人的角度讲述,我们得承认,美是有迷惑性的,是可以颠倒黑白的,有些人生来就具有这种能力,而亨伯特便是这样的人,他构建了一种生活,一种允许他放纵自己对青春期女孩的欲望的生活,然而他无数次将这份关系诡辩成爱情,将自己束之艺术家高阁,将洛丽塔彻彻底底变成了他强行占有的艺术品,但却说他们是“彼此疯狂、笨拙、不顾体面地、万分痛苦的相爱了”,强行将自己的私欲裹挟在这份不平等的爱情里,洛丽塔不是美丽的罪恶,也不是不合时宜的错误,他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是一场道德的自我堕落,最后将少女的面纱布满血的荆棘。 (展开)